(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2年

重庆市江北规划和自然资源事务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2年度)

发布时间:2023-07-05 16:07
发布时间:2023-07-05 16:0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595189497U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江北规划和自然资源事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江北规划和自然资源事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承担土地勘测、土地资源调查、国土档案资料管理和信息查询等工作

重庆市江北区北城天街66号

法定代表人

任朝兴

开办资金

173.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江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江北区林业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01.56

5761.12

网上名称

重庆市江北规划和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2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一、耕地保护方面 1.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按照市级要求,成立区级、乡镇级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专班,出台《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专班职能职责和运行制度》以及《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初步建立了区、镇(街)、村(社区)、社四个层级耕地网络化管理体系,逐步规范专班运行机制。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要求,成立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局内耕地保护责任机制,建立健全议事机制,合力推进耕地保护工作。领导组织成立后,我科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一年来,共组织专题会11次传达自然资源部有关耕地保护工作部署、学习耕地保护最新政策、研究耕地保护相关问题、统筹协调耕地保护相关工作等,组织镇街分区交流会10次,开展现场调研指导18次,向区领导专题汇报耕地保护工作12次,向市级报送专题报告8个。 2.全面完成2022年度耕地保护任务。在区耕保专班的统一领导下,压实镇街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及时将市政府下达的24637亩耕地保护任务、1004亩恢复补足耕地任务分解至镇街,研究制定了本区耕地恢复补充工作方案,提出了镇街补助资金方案建议,积极指导、跟踪推进镇街完成耕地恢复补足任务。各镇街倒排时间,攻坚克难,加紧推进今年耕地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恢复耕地举证284亩。经自查,已全面完成年度耕地保护任务。 3.合理试划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坚持“规划先行”,强化底线思维,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推进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从源头上加强耕地保护。在摸清本区耕地现状底数、充分考虑区情的基础上,积极协调区级相关部门,经过反复调整,足额试划并上报我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成果。目前,该成果已获自然资源部审核通过,自9月30日起启用。 4.加强耕地日常监测及处置。核实整改耕地减少图斑,经组织完成对市局下发的季度监测耕地减少图斑、自然资源部下发的耕地耕地卫片监督图斑进行核实,并提出分类处置、整改措施。 5.严格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积极保障区内建设用地需求,主动对接市、区协调解决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问题。按照江北·酉阳对口帮扶工作方案,积极协调酉阳提供0.62公顷耕地、0.08公顷水田指标上市交易,用于解决五宝、鱼嘴200户农房转用问题。全年落实渝长高速复线、马万路高速公路连接道、鱼嘴、五宝农房转用等6个项目共计18.73公顷耕地占补平衡。 6.落实耕地用途管制。按照166号文件要求,完成全区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编制工作,全年累计耕地转出46.52亩,转进284亩。 7.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管理。组织专家评审5宗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督促预存土地复垦费用414.87万元。积极对接市局,解决渝长复线、轨道4号线5标段等项目快速接入“渝快办”端口的问题,为用地单位及时、顺利办理临时用地手续提供支持。 8.推进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按部要求,对江北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组织部门(农委、生态环境、林业)论证,已上报成果。 9.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组织完成2021年度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年度更新工作。 10.强化日常巡查。每月对永久基本农田、临时用地土地复垦、设施农用地等开展巡查。本年度,共移交9条违法违规用地线索至执法支队。 二、生态修复方面 1.做好矿山生态修复各项工作。一是摸清底数,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对我区历史遗留矿山进行了全面核查,顺利完成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及上图入库工作。二是完成我区五宝镇干坝、万缘村3个历史遗留矿山的认定工作。三是完成五宝镇干坝、万缘村3个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目前,已完成项目设计方案入库及竣工验收工作,待市局审批后开展生态地票认定及交易。四是继续做好生产矿山边开采边治理工作。 2.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对我区现有生态问题进行了进行了梳理诊断,明确了近远期目标,划分了我区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安排布置了一大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规划印发后,将全面提升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筑牢守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3.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实践。一是开展明月山保护与利用课题研究,就明月山生态保护修复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调查研究,为明月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奠定基础。二是在五宝镇矿山生态修复中引入生态地票交易,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为全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鲜活案例。三是会同其他科室报送觅香湖生态修复项目参与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评选。 三、不动产权籍调查方面 1.江北区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江北区作为第一批次上报成果的区县,通过全国三调办验收后,按照国家、市级“三调”实施方案及工作要求,完成了“三调”工作总结、成果集成,完成对“三调”各阶段形成的影像资料、成果数据、图件及报告等档案进行整理归档。经市三调办审核,向区委区府汇报后,已于1月份发布江北区“三调”主要数据。 2.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根据市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渝规资办发〔2021〕52号)精神,江北区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已按照采购程序委托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并严格按照时限和规范于2月份上报国家,顺利通过国家核查。 3.自然资源常规监测工作。按照市局要求,我局积极开展自然资源常规监测工作,2021年第四季度共收到下发图斑56个;2022年第一、二、三季度共收到下发图斑近200个,已完成了对所有下发图斑的内外业核查举证工作,对第二季度的常规监测工作,正开展技术服务采购工作。 4.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造林绿化空间工作。科室积极配合林业科、空间规划科、耕保修复科开展工作,提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和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 5.开展森林资源专项调查和2021年度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为全面查清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结构、功能和生态状况以及变化情况,掌握真实准确的森林资源情况,根据市局通知,积极配合开展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提供相关数据资料。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以下简称三调)为唯一底版,开展2021年度湿地资源调查监测,查清我区湿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推进构建湿地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体系,按照进度,全市于3月前统一建设湿地资源数据库,开展湿地资源数据汇总分析工作,形成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6.2022年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待技术服务单位锁定成果后,提交质检。 四、地理信息管理方面 1.涉密地理信息管理。科室对内对外提供涉密地理信息共计20余次。其中对外提供10余次,主要涉及用于五宝镇横二路(横一路)占用耕地实地踏勘论证、耕地撂荒地调查、马万路(高速路连接段)项目扩建、五宝镇明月湖环湖农村公路、运动大道二期用地勘界等项目;对内提供3次,用于卫片图斑合法性判定、,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造林绿化空间范围、江北不动产宗地数据库清理项目等项目。 2.测绘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根据市局和区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有关文件精神,自然资源调查登记科严格按照相关部署和安排,开展测绘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一是将上级文件精神通知传达到辖区内18家测绘单位,要求各测绘单位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局相关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安排,为确保“两会”期间安全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二是要求各测绘单位在6月17日以前做好自查,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并形成自查自纠报告。三是在6月对辖区内测绘单位逐一进行检查,保证辖区全部测绘单位检查完毕。按照安排部署,7月10日前通过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进行督促整改落实。 3.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涉密测绘地理成果领用单位专项检查。按照市局文件精神,科室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对监管内容开展了检查等工作,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形成报告上报市局。同时,根据市局下发的涉密地理信息领用单位等信息,结合我局掌握的情况,对涉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领导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市局,圆满完成了工作。 五、测绘管理方面 1.全区土地城乡地籍测绘成果审核管理工作。对集体土地征收转用、国有农用地转用项目的土地测绘管理加强监督,现场指导协调权属界线划定,2022年上半年完成了横二路工程用地勘测定界、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铁山坪西洞口临时用地等项目,共计2.4508公顷。 2.全面推进“多测合一”工作。一是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按照市局分阶段整合测绘事项的部署和要求,建立健全江北区工作体系,与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管局、区人防办制定了《关于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测绘事项整合及成果共享的工作方案》。二是多测合一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已经上线正式运行近2年多,系统上线以来,接件工作有序开展。2022年,我区综合测绘系统接件8件。并不断加强宣传,结合区内企业和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宣讲和沟通,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引导,得到广泛好评。今后我局将继续加强对多测合一市场的监管,做好多测合一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六、落实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方面 提前介入,开展项目用地前期工作,落实最严格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全年共受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25件。按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相关文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长江北岸(塔子山至金科太阳海岸段)岸线生态综合修复工程(二期)、万马路二期拓宽工程、五宝运动大道二期工程用地预审并出具预审意见,总计面积95.2687公顷,同时完成市级预审系统备案;另完成了小苑道路等22件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项目审查,按规定及时为单位出具不需要用地预审意见,指导项目进入下一阶段用地手续办理。 七、落实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方面 1.农用地转用和集体土地征收报批。对急需用地的市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农用地转用项目持续保障。按征地程序和农用地转用审批要求,全年完成了五宝镇大晏路、马万路、轨道交通四号线(宏帆停车场)、渝长复线连接道、港城公园区(麦基诺项目)郭家沱街道半节岗社生态修复项目土地征收和农用地转用审批和批文取件工作,涉及面积共计59.4331公顷。 2.临时用地审批。保障项目节点工程,对临时急需使用土地的项目开展临时用地审批。今年共审批临时用地3宗,涉及总面积为1.3109公顷,即: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铁山坪西洞口临时用地项目、马万路(高速公路连接段)临时办公用房、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土建5标临时办公用房。对已完成的3宗临时用地项目,在部级“自然资源综合监管-临时用地信息系统”中完成备案工作。 3.农村村民建房农用地转用审批。统筹耕保科、地矿科,林业科等科室对鱼嘴镇、五宝镇收集汇总的129户农房,面积0.9181公顷,开展审查,对辖区内符合一户一宅的农房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提供保障。 八、落实征地政策,开展征地实施方面 取得征地批文后,代区政府对使用集体土地的大晏路、马万路、半节岗生态修复项目分批发布征地公告和补偿安置方案,开展征地实施工作。共涉及我区五宝镇下湾村、马井村,郭家沱街道郭家沱村等6个村32个合作社,面积50.7832公顷,指导区征地事务中心安置被征地人员636人,发放征地补偿安置资金约2.7亿元,保障了被征地社员及时、足额补偿安置到位。 九、维护信访秩序和稳定方面 1.征地信息主动公开。实时公开新取件的征地批文、“一书四方案”等征地资料;按照征地信息网上公开计划安排,已经完成2015年至今89个征地批文的报批及公告、4个临时用地报批等相关信息的网上主动公开工作。按照市局要求及文件精神完成《重庆市江北区农村集体土地征收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的制定。 2.做好征地安置信访接待、信访回复,行政诉讼,政府协调,维护社会稳定。因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土地利用等问题,处理回复、接待杜前惠、周志美、谌贵安等群众向我局来信、来访27件50余人次,保障了公民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同时耐心对其进行政策解释,纾解群众情绪,对征地引起的矛盾予以正向疏导。 3.积极应诉行政诉讼案件8件,已判决6件。分别是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已判决案件全部胜诉,胜诉率100%;未判决2件,均在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另王国惠案收到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目前处于诉讼中止状态。完成政府协调、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处理各一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唐伟  联系电话:13883489433  报送日期:2023年05月16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