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2年

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重庆市文化创作室)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2年度)

发布时间:2023-07-05 15:44
发布时间:2023-07-05 15:44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3739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重庆市文化创作室)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开展文化艺术创作,促进文化繁荣。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影视、动漫作品创作制作

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4号

法定代表人

黄猛

开办资金

15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4.4

141.1

网上名称

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重庆市文化创作室)

从业人数

1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2022年度无变更登记事项。

一、锚定主业,创作初见成效 今年,中心编剧陈国亮、刘阳和、谭竹、熊明国分别完成了川剧《天筑》《成渝线》《山城巷》、舞剧《离人心上秋》、电影《最后的防线》等剧本的创作以及修改打磨。熊明国参与创作的电视剧《湾区儿女》获得中宣部第16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电视类优秀作品奖、第3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优秀电视剧提名;参与创作的电视剧《从这里开始》已于今年在珠海开机,入选由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开展的“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献礼二十大优秀电视剧展播活动,并获得中宣部2022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毛迪、陈国亮创作的话剧《土木年华》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首演。毛迪担任第一编剧的话剧剧本《太平门》、刘阳和作词的歌曲《愿得长江万里清》入选重庆市文联“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刘阳和参与策划撰稿的情景国乐音乐会“弦上巴渝”在大渡口钢花影剧院演出。李卫东撰写的《四面青山侧耳听》《幺妹住在十三寨》等文艺评论在华龙网、新华网等媒体上刊播,获得了几十万的点击量。兼任市作协副主席的何炬学完成了长篇现实题材小说《失踪之城》。兼任作协副主席的谭竹撰写的散文集《独坐美丽的夜》获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作协文艺资助项目并出版。 在创作取得初步成果的同时,今年以来,中心还不断创新创作思路。一是探索实施文旅融合创作工程,完成《我的使命是唤醒沉睡的“宝贝”》、《追溯时光—用一生寻找失落的世界》等5篇三峡考古口述史的首批创作;二是策划《梦乡村》文旅农乡村振兴项目,组织举办“梦乡村”文旅农乡村振兴艺术沙龙,挖掘话剧《梦乡村》内在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三是策划“重庆市文学作品改编工程”。草拟《重庆文学作品改编工程方案》,初步完成了长篇小说《太平门》《红色掌柜》的剧本改编,同时与相关文艺院团就相关文学作品改编进行合作。 二、搭建平台,整合创作资源 一是建立重庆市本土艺术创作人才库。今年,在市文化旅游委主任刘旗的亲自策划和安排下,建立了重庆市本土艺术创作人才库,中心配套制定了《重庆市本土艺术创作人才库管理办法》,首批60余名编剧和音乐创作人才入库。 二是初步完成《重庆艺术》升级改版。调整杂志定位,确定了以舞台艺术创作全过程作为主体和特色,并据此优化栏目设置、升级美编装帧,同时,探索推出重大创作的“特刊”。 三是策划 “艺术之家”、“重庆舞台艺术成果展”项目并开展前期设计,为艺术创作者的提供聚会、碰撞、讨论的空间和平台。 三、组织创作活动,繁荣艺术创作 一是组织开展创作采风。中心组织市内优秀词曲作家赴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开展为期1周的采风创作活动,并推出一批较高质量的原创歌曲。 二是组织开展创作研讨活动。召开重庆市艺术创作座谈会、重庆市戏剧编剧高级研修班(上戏)学习创作分享会,指导举办重庆青年作曲家个人原创作品音乐会等活动10余次。 三是组织开展艺术沙龙活动。开展“文学作品改编”主题艺术沙龙、“重庆音乐艺术沙龙”等活动5期。 四是与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合作推动两地少数民族戏剧创新与发展,共同举办了“2022川渝民族戏剧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四、服务创作项目,提高创作质量 一是修改制定《重庆市市级文艺院团舞台艺术精品创作项目申报指南》,进一步规范了市级文艺院团舞台艺术精品创作项目的立项和结项工作。 二是组织实施市级文艺院团舞台艺术精品项目创作资金申报项目的评审,顺利完成50余个市级文艺院团舞台艺术精品创作资金申报项目和36个非市级文艺院团申报项目的评审任务。同时,聘请第三方对9个市级院团创作项目的资金拨付等进行结项审计。 三是扎实推进市专委会工作。全年共计开展专委会各类工作30余次。组织专家对京剧剧本《红色掌柜》、川剧剧本《巴蔓子》等8个剧本(方案)进行了“盲评”;组织专家对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话剧《片片红叶情》等6个剧目进行了审看验收。安排专家观摩舞剧《绝对考验》等剧目3次。 四是积极与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对接,完成重庆市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申报,155个项目通过资格审查,其中29个项目进入会议评审阶段。组织专家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舞剧《绝对考验》、“大足石雕技艺传承与创新艺术人才培养”等4个项目进行了中期监督。 五、培养创作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中心召开了人事人才专题研究会,部署中心人才培养、引进等工作,启动了商调和公招2名艺术管理和策展人员工作,参评重庆英才名家名师,推荐毛迪同志作为中心副主任人选。 二是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共同举办2022年重庆市舞台美术设计高级研修班,选送10名学员赴上海戏剧学院进行为期半年全脱产培训学习。 三是推动艺术创作管理规范化。遵循艺术创作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和创作规律,创造性制定《艺术创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 四是抓好中心和本土艺术创作人才库队伍建设,组织创作人员观摩学习舞剧《绝对考验》、川剧《江姐》等20余个剧(节)目,不断提高了中心和本土艺术创作人才库创作人员艺术鉴赏能力。 五是加强川渝合作,派员参加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四川青年话剧编剧人才培养”、“破可行动——现代舞编创培训班”学习,与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共同主办“2022年度川渝戏剧编剧培训班”。 六、抓好党建工作,切实筑牢思想堡垒 一是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组织生活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专著,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大、市第六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 二是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每月召开1次支委会,集体研究决定中心重要事项;每月开展1次主题党日活动,增强支部凝聚力;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2021年度组织生活会,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民主测评。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要求,认真开展2022年度党风廉政例行谈话,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党风廉政专题片,结合案例开展“以案四说”,推进“以案四改”。 四是落实疫情防控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安排部署,在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号召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干部职工开展抗疫作品创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胡佳渝  联系电话:15123363355  报送日期:2023年05月17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