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7513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档案馆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档案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收集、接收、整理和保管档案和资料 档案管理研究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华强 | |||
开办资金 |
107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018.01 |
34846.4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档案馆 |
从业人数 |
9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在市委办公厅的坚强领导下,市档案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迎接服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主线,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实现了新进步,事业发展呈现出新气象。现将全面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得到新加强 深刻认识和把握“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牢牢把准档案工作的政治定位、政治特质、政治功能,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贯彻落实到档案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不懈深化理论武装。健全馆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持续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围绕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8次(“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等专题学习会9次),累计学习122项内容、59学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45次,累计进行交流发言74人次;组织“五四精神·照我前行”青年读书读档交流会和“学百年党史 展巾帼风采”读书分享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学在经常、融入日常,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批示。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多次组织专题会议再学习再领悟再讨论,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更新工作理念、检视成效不足。制定《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工作任务清单》,在做对、做实、做好上持续聚力用劲,在深化、消化、转化上全面对照审示,动态调整完善贯彻落实工作抓手和有效载体,切实推动学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全年市委领导对档案工作作出批示、市委办公厅领导对档案工作作出要求15次,厅务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对党忠诚教育,李华强馆长以《深刻把握“两个确立” 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奋力谱写档案事业发展新篇章》为题上专题党课,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馆总支通过集体“政治生日”、红色电影舞台剧观赏、先烈足迹追寻、档案文献展观展等多样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为政治信条、体现为政治担当、转化为工作实效。 二、以“两个服务”为目标,档案独特作用得到新彰显 主动把档案工作放到全市工作全局中去谋划推进,使档案工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 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系列宣传。举办红色研学、档案馆开放日、“百年印记”档案文创产品发布等活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度游览、神秘的仿真复制技术讲授、红色档案故事宣讲、红色影像展播等形式讲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让红色基因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承赓续。拍摄《共产好》档案宣传视频,参与“江河奔腾 千人读档”跨省区联动展播活动,携手当代党员杂志社在七一网、七一客户端推出“档案有故事”栏目,用档案阐释和宣传新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回望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初心使命,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热烈氛围。 深度挖掘档案资源信息。编制《重庆市历次党代表会议和党代表大会〈报告〉摘编》和《邓小平同志在重庆市党代表会议上的两次报告》2期《档案资政专报》,呈报市委领导同志参阅。与四川省档案馆合作编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概览》,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 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联合当代党员杂志社、綦江区委开展“全民阅读走基层·党建读物进万家”活动,将党史知识和红色档案故事送到百姓家、送进群众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平台和党性教育主题教室建设,全年接待基层党组织143个、观众26000人次,联合市团校、渝北区委党校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12场次、1390人次。 不断提高档案便民利用服务质效。聚焦群众查档需要,制定《档案查阅利用操作说明书》《民生档案跨馆利用办理流程操作说明书》等,持续优化流程,让群众查档更加便捷高效。拓展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范围,与广东、福建、深圳等8省市档案馆签订跨馆利用服务协议。全年接待群众查档4645人次,免费复印打印档案33118页,调阅实体档案7937卷又231件,查阅电子档案1082768画幅、114652条。 三、以“四个好”为抓手,档案事业发展基础得到新巩固 聚焦管好用好红色档案、记录好留存好新时代奋斗历史的关键基础,持续推进档案资源、利用、安全体系建设,筑牢档案事业长远发展底板。 推动档案收集提质扩面。完成9540卷脱贫攻坚档案和3296卷疫情防控档案归集工作,形成专题数据目录14余万条,“两类档案”收集征集做法得到国家档案局领导肯定。加大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活动等相关档案收集力度,指导17个区县50个乡镇、村社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验收工作。累计为78个单位提供上门指导服务148人次,全年接收档案141193卷,征集档案资料372件、41册、音视频数据57.8G。 推动档案管理提质提档。健全库房管理制度,开展零散档案、特殊档案清理清点和全宗卷规范整理。全面摸排统计馆藏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四个历史时期档案资源,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档案目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要档案目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要档案目录”3大目录库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民主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37个专题目录库。 推动档案资源开发提质增效。继续推动实施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完成4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档案史料汇编,参与《重庆市委大事记》(2017、2018、2019、2020)编校。开展重庆市委大院历史文化沿革编撰。 推动档案安全防护提质提级。出台《总控室运行管理暂行规定》《数字档案馆非涉密软件系统使用管理办法》。制定《档案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推进档案安全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处置演练常态化。制定《馆藏红色档案抢救保护方案》《馆藏录音录像抢救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分类分级推进保护,全年消杀档案26.41万余卷、修裱档案486画幅、仿真复制1182画幅。做好档案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开展档案数字资源在线备份、离线备份和异地异质备份。 四、以科技和数字化为驱动,档案信息化水平得到新提升 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档案信息化跟上时代步伐,逐步向数字治理模式转型发展。 加大档案科研攻关力度。积极向国家档案局申报科技项目,《面向重庆市“渝快办”一网通办政务平台数据归档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电子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管理及应用研究》通过审批,成功立项。开展“市重点档案保护中心”项目建设咨询、论证。 提速“存量数字化”步伐。精心实施2022年档案数字化项目,完成数字化加工6.43万卷,档案数字率提升至55.13%。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三年攻坚行动,两次向市委领导报告档案数字化工作推进情况、资金申报及落实情况,多次赴发展改革、财政、大数据管理部门对接争取,2023年馆藏档案数字化预算资金实现新突破,预计超过2300万元。 推进智慧型数字档案馆建设。系统开展智慧型数字档案馆建设可行性研究。稳妥推进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移交接收,“重庆市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重庆市数字档案馆政务外网统一平台”纳入国家档案局“机关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试点名单”;初步打通“渝快办”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系统数据通道。 五、以落实责任制为牵引,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得到新提高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断提高党建质量,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建强基层党组织。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围绕组织设置规范、支委会建设规范、组织生活规范等6个方面固强补弱,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坚持班子成员为分管支部讲党课、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带动和督促支部书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真正让党支部强起来、让党员党性强起来。将机关党建与文明单位创建有机结合,以“党建+文明创建”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激励党员干部发挥主角作用,用心用情服务群众,档案接待利用岗成功创建“2022年重庆市巾帼文明岗”。组织45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卡口值守、信息录入、环境消杀和答疑解惑等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用“党徽红+志愿红”守护群众的“健康绿”,为重庆中心城区打赢疫情歼灭战贡献档案力量。 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要点,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班子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守好重点领域,对展览展陈外聘讲解员开展全员政治审查,修订完善展览展陈讲解词,把好展览导向关、宣传内容关、阵地安全关;坚持“先审后发”,严把档案编研、对外宣传、网站与公众号管理各关口,确保各项工作内容与党中央有关精神和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保持一致;守牢档案开放关,对70226件馆藏档案进行涉密清理及开放审核,对16732件开放档案进行审核审定,严控敏感信息。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好政治、廉洁、能力关,树立重实绩、重能力、重实干的选人用人“风向标”,完成2名正处级和6名副处级领导干部选任,40岁以下正处级干部实现零突破,中层年轻干部力量配备进一步优化;晋升职级27名,交流任职处级领导7名、一般干部22名,人才队伍活力进一步激发。实施“人才强档”工程,国家档案局“三支人才队伍”选拔中,我馆干部获评国家级档案专家领军人才1名、国家级档案专家2名、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和全国青年档案业务骨干各3名;开展“传帮带”结对、实岗锻炼,14名年轻干部到厅机关跟班学习,1名年轻干部到基层蹲苗,年轻干部思想理念、业务能力、作风素质进一步提升。 抓牢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一把手”末位表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主动邀请驻厅纪检监察组领导参加馆务会,自觉接受监督;坚持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传达学习中纪委、市纪委通报,节前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加强日常教育,组织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前往长寿区预防犯罪法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六个一”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月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档为鉴 清廉入心”廉洁文化微视频获评市直机关新时代廉洁文化微视频征集三等奖。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通知》,出台《市档案馆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修订《市档案馆内部控制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内部审批、分级授权等关键环节;制作《政府采购项目廉洁意见表》《档案服务廉洁告知书及监督卡》等,强化全过程监管,不断筑牢廉洁防线。 抓实巡视审计整改。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针对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明确75项整改任务,制定制度文件15项,立行立改完成率100%。针对审计指出的21个具体问题和4个方面的建议,明确36项整改措施。目前,除新馆建设资金结算受前期疫情影响有所延迟外,其余20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陈雪梅 联系电话:13635429560 报送日期:2023年05月15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