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42866778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调查、发掘、征集、收藏保管、保护、鉴定、研究和陈列展览 以及有关社会服务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程武彦 | |||
开办资金 |
329(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083.96 |
59640.64 | |||
网上名称 |
www.3gmuseum.cn |
从业人数 |
19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本单位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认真执行,未有违规行为发生。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年来,我们不断丰富和优化博物馆文化产品供给,确保疫情期间公共服务“不打烊”,让市民乐享高品质文化生活。先后多次荣获业内大奖和荣誉称号:“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工农红军标语展”“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获“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荣誉、“百物话百年”项目荣获重庆市“十佳文物活化利用优秀作品”“虎妞说碳——低碳艺术研学体验展”入选国家文物局主题展览征集推介项目;获评第九届博博会弘博奖最佳展示奖、最佳组织奖;馆藏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研究入选“重庆市2022年度文物科技创新项目”;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获评“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伴你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赏志愿服务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1名讲解员被中宣部授予“金牌讲解员”称号、1名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 一、立足馆藏特色,注重交流合作,创新传播方式,策划推出一系列高水准的陈列展览。联合湖北省博物馆等4家单位共同推出年度原创大展《一见钟琴——从宫廷礼乐到文人雅兴》,包含“中国第二大编钟”擂鼓墩2号墓编钟等多个镇馆之宝亮相重庆。配合展览推出“一见钟琴·音乐会”,多位全国著名古琴家齐聚三峡馆展厅,用我馆珍藏的名琴向全网观众贡献了一场音乐盛宴,直播观看量超100万人次。2022年共举办各类线下展览39个,其中原创展览7个,微展览12个,引进展览10个,输出展览10个。推出“虎佑神州”等线上虚拟展览5个,完成各类展览形式设计方案21个。 二、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品牌,为博物馆教育活动注入新内涵。从2010年开始,连续13年打造“重播新声代—小小讲解员”教育品牌,2022年在“暑期班”基础上,增设“春季班”“秋季班”,同时为乡村孩子定制课程,让山区的孩子共享博物馆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打造“巴山蜀水”专题研学品牌,举办“巴山蜀水”暑期专题班;策划开展“虎佑神州 乐在重博”“博物馆馆里过端午”“美丽祖国画出来”等节日节庆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多年龄段研学活动,针对中学生特别开发“体验博物馆—社会实践”馆内研学4期,首次针对成人策划开设花鸟画启蒙培训班。 三、创新服务方式,打破博物馆地域边界,逐步构建从“观众走进馆舍天地”到“博物馆走向大千世界”双向互动的社教格局。与多家单位和机构合力推动 “三峡文博讲坛”走出博物馆,开发“重庆历史文化” “一见钟琴”“博物馆专题”等3大系列主题讲座,并邀请市内知名专家分别在万州区、渝中区、南岸区、北碚区等区县举办线下讲座,扩大博物馆讲座传播力、影响力。同时根据受众需求,开放线上讲座通道,让博物馆文化服务走进更多观众。 四、宣传推广亮点纷呈,博物馆关注度逐年上升,重庆博物馆标识不断显现。建立完整的博物馆宣传推广采编发联动平台、多媒体直播系统和智慧媒体资源库。策划《一见钟琴——从宫廷礼乐到文人雅兴》大型音乐雅集直播、“5·18国际博物馆日”交通广播“走进博物馆”等6场专题音视频直播活动,直播观看总量超600万人次。创建微博话题16个,其中话题“重庆防空警报”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主榜第4位,累计阅读次数达到1.5亿人次。 五、高标准开放运行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高水平推动三峡文物保护修复。2022年,牵头实施重庆库区三峡出土文物2022年度保护修复项目,修复完成200件/套三峡出土文物。配合实施《重庆库区三峡出土文物修复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完成《重庆三峡库区出土文物2023-2024年度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巫山等5地)》。获批重庆市文物局2022年文物科技创新重点项目8项。完成《重庆巴南区长坪大寨太和门抢险加固及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涂山窑窑址保护及利用方案》《丰都县仙女湖镇厢坝组团文物点保护项目设计方案》等7个项目方案设计。 六、考古工作多点发力,市外勘探取得成果。完成玉米洞遗址2017年度出土的1000件石制品和化石标本整理。开展綦江区、巫山县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申报巫山龙骨坡遗址、玉米洞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南京地区考古调查勘探项目顺利实施,已完成委派项目五项。中标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常熟段考古勘探项目。 七、藏品征集及时有序,藏品管理科学规范。修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办法》,完成藏品信息采集登录、移交入库、消杀养护工作。规范开展79批次2112件/套的藏品提用工作,其中用于展览提用(借用)38批次1282件/套。完成涉案文物鉴定15起,组织专家45人次,鉴定涉案物品193件。完成日本浮世绘展览临时进境审核工作1起,涉及审核物品150件/套。圆满完成我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工作。 八、科学研究深入拓展,课题研究取得进展。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4项(省部级及以上34项),其中新立项26项、在研43项,结项5项。公开发表文章113篇,其中SCI 4篇,CSSCI 1篇,北大核心6篇。成功申请知识产权类成果16项,其中专利8项,软著8项。出版著作8部。编辑出版《长江文明》4期,《重庆历史与文化》2期。《巴渝文库》累计出版10种26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资源调查与利用研究》等重大课题取得实质性进展,《白鹤梁题刻整理与研究》荣获重庆第11届重庆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本年度接受捐赠藏品638件/套(1558件)。 |
填表人: 李俊 联系电话:13368201026 报送日期:2023年04月14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