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676120803T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指导志愿服务行动,服务青年社会组织,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按照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 提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计划 推动工作发展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关工作 开展志愿服务重点项目实施工作 开展其他志愿服务工作 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有关服务 承担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81号附4号 | |||
法定代表人 |
龙江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重庆市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34.5139 |
682.9399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 |
从业人数 |
1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登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提升青年志愿服务对中心大局的贡献度 (一)以青年志愿服务为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一是持续输入人才活力。选派260名志愿者深入37个服务县,通过人才、信息、服务等方面有机结合,助推拓展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残疾人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工作,深入实施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行动专项,选派87名志愿者深入33个服务县助力基层残疾人事业发展。二是创新输入项目资源。联合市乡村振兴局举办青少年志愿服务乡村实践体验活动,选拔120名独立营队员和60组亲子营队员深入乡村体验农耕文化,培养其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三是巩固夯实阵地平台。建成“青村茶舍”示范点5个,累计开展活动71场,覆盖群众3980人。 (二)持续深入实施西部计划项目,着力提升实践育人工作成效。一是形成“市级+区县+高校”联动机制。组织41个服务县和26所高校在人才需求方面的沟通交流,开展宣讲活动200余场,吸引6.3万余名大学生报名,派遣2089人在市内服务,招募400余人赴新疆、兵团、西藏、四川等地参加服务,创历史新高。二是实施青马工程西部计划专项培养。印发《重庆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西部计划专项实施方案》,将西部计划志愿者纳入青马工程培养范围,切实提升志愿者政治思想和理想信念。三是提升西部计划志愿者作用发挥。指导西部计划志愿者组建项目团队,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方面,设计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并遴选优秀项目进行支持,推动其落地实施。 (三)着力规范“蓝精灵”大型赛会服务。推动《大型赛会活动志愿服务管理规范》出台,招募1080余名“蓝精灵”志愿者参与“智博会”“西洽会”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达3万余小时,累计服务观众、嘉宾等15万余人次。 (四)着力提升生态环保青年志愿服务覆盖面。一是深化队伍建设。组建各类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100余支。二是积极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美丽中国·青春行动—‘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2022净滩行动”、“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绿植领养’”活动、“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做节约粮食践行者’”主题活动等1000余场,吸引约9万名青年志愿者“打卡”。三是深化河长制工作。印发《五布河“一河一策”方案(2021—2025)》,切实推动五布河河长制工作走深、做实、见效。印发《2022年重庆市五布河河长制工作要点》,明确全年河长制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工作效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开展“渠江”市级河长巡河活动1次。 (五)着力提升应急青年志愿服务行动救援力度。开展应急救援志愿服务30余次,参与志愿者1500余人次,受益群众超过2万人次。印发《重庆市应急救援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预案》,梳理工作流程、预设工作任务、明确岗位职责。打造市级应急救援宣教体验示范点1个。联合团四川省委及川渝两地10余家单位共同开展“联动—2022”第三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急志愿服务综合演练暨应急救援技能大比武活动。夏季开展蹲点值守及巡航护航志愿服务实战,60名队员轮流在嘉陵江部分流域服务150天;集结100名“山城雪豹”抢险救灾青年志愿者参与北碚山火救援。 (六)精细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扎实做好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专班统筹力度,形成《重庆市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预案》等“1+7”机制文件,按照“区域化”行动、“组织化”推进、“精准化”发力、“正向化”引领的原则,先后在3月、5月、8月和11月进行实战检验。累计招募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11.85万人,上岗服务10.02人,服务240万人次,有效助力疫情防控高效开展。 (七)深化助残志愿服务。组建市“馨小青”助残青年志愿服务队、市“馨小青”残疾人青年志愿服务队2支市总队,选择部分区县、高校建立“馨小青”助残区县、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分队各10支,通过“团队帮扶+结对接力”的方式,根据残疾人实际需求,围绕关爱服务、喘息服务、手语学习服务、学业辅导、社区融入等内容开展助残青年志愿服务,现已开展活动400场次,服务残疾人13200余人。 二、全面加强青年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建设 (一)持续推动“青少年之家”建设提质扩面。一是加强机制建设。推动《“青少年之家”建设管理规范》出台,通过建立过程督导机制、定点联系机制,提升“青少年之家”活跃度,现已累计开展活动7.4万余场,服务青少年126万余人次。二是加强阵地建设。新建“青少年之家”实体阵地113家,推动建成常态化运行“青少年之家”1018家,参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青少年之家”达827家。三是加强资源筹措。联合市水利局、市残联等11家市级部门打造“志愿青春”品牌项目。在10个区县打造“青少年之家”市级示范点,配发活动物资包662个,个性化服务青少年13.2 万余人次。 (二)继续提升高校志愿服务能力。用好高校志愿服务评估指标体系,激发高校志愿服务活力与作用发挥。继续与市委宣传部、市教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第二届重庆市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大赛,吸引162个项目参赛,评选出18个优秀项目,依托“青少年之家”阵地推动项目成果转化,助推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孵化3个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三)深化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活力提升。对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开展“回头看”,在已完成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注册的基础上,聚焦提升团的组织力和青年志愿服务的动员力。坚持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相结合,在整合资源、提升活力上下功夫,强化推进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实现“有专职干部、有专门项目、有专门宣传、有专属架构”等“四有”模式。 (四)强化社区青春行动实效。一是印发《进一步加强重庆社区青春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协调、工作保障、信息同享等机制,明确分管副书记牵头抓总,9个部门配合推进。二是加强宣传,推送典型案例12期、发布微视频11期。三是顺利完成评估工作,12个实施社区评估结果为优秀,并被团中央通报表扬。 三、着力推动青年社会组织成长发展 (一)加强青年社会组织联席会议活力激发。制定了《市青年社会组织成长发展基地党团主题活动建议方案》,开展党团主题活动3场次,共80余名青年社会组织代表参与活动;加大对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面向青年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连续开展5期“山茶花”伙伴计划专题培训、5期“山茶花”伙伴计划成长训练营、6期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等,推荐青年社会组织代表参加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全国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培训班学习,覆盖各领域青少年事务社工1000余人。 (二)加强青年社会组织成长发展基地建设。以青年社会组织多层次需求为导向,探索推广“导师制”模式,第3批15家青年社会组织入驻基地后,给予办公空间支持、项目资源对接、行业交流沙龙等服务,围绕青少年事务社工培育、青年社会组织成长发展等内容,依托特设党团支部、“山茶花”伙伴计划培训、“山茶花”成长训练营、“青少年之家”等开展各类活动150余场次,覆盖青年3000余人。 (三)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培育。深化“共青团+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将“青少年之家”全面开放为青少年社会工作者提供实训基地,引入专业社工到社区“青少年之家”驻点提供专业服务,着力将服务于基层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培养成为服务城乡社区的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谢雕 联系电话:15102306678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31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