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78456615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开展药物种植研究,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药用动植物资源调查及收集 动植物野变家种、病虫害防治 提高中药材质量、产量和标准化研究 开展生产与开发 | |||
住所 |
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三泉居委 | |||
法定代表人 |
朱吉彬 | |||
开办资金 |
580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中医药学院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640.06 |
8003.36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
从业人数 |
14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积极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工作 (一)优化制度管理,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1. 持续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修改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科研业绩量化计分管理办法(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财务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公务车辆使用管理制度(试行)》《职工学习培训管理办法》《中医药重点学科学科管理办法》等,持续推进全所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最大限度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不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2. 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和执行督导。一是组织申报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1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申报经费2700余万元。二是已获批项目经费1604.756万元,其中基本科研业务费、能力提升专项经费825万元,绩效激励引导专项230万元,其他项目549.756万元。申报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生成机制研究”已批准获得资助52万元;与西南大学、市中药研究院联合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上游特色濒危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抢救”获批资助,我所分配经费138万元(我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三是加强对91项在研项目管理,组织开展2021年度绩效激励引导专项项目绩效评价及结题验收工作、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中央转移地方支付资金项目等验收工作等。 3. 科研创新取得新成效。一是组织申请发明专利4件,获授权专利6件,商标2件,其他知识产权2件。我所作为权利主体申报的“乌天麻”和“川天麻”正式被日本核准注册,商标号(登録第6471773号)、(登録第6555898号);“白及种苗质量分级”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为我所牵头制定的首个中药材生产地方标准,尚有另1项地方标准待发布;选育金钱草“渝金1号”、“渝金2号”获得2个新品种证书。二是《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志》及“重庆市中药资源调查与多维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分别入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是在玉树通天河附近的山坡岩石上发现红景天属新物种,相关成果在国际植物分类权威杂志《PHYTOTAXA》上正式发表;在江津区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系统调查已发现桫椤、宜昌橙、白及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四是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联合比利时根特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等国内外多家单位合作,首次破译罂粟科紫堇属毛黄堇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并基于多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究毛茛目BIAs保守及特异性进化的分子机制,为BIAs生物合成多样性及合成生物学等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首次以共同第一作者在SCI一区期刊(The plant journal)杂志发表。与四川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展的麝鼠基因组测序及泌香相关基因挖掘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药用动物研究团队的“Dynamic Changes in the Gut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Function during Broiler Growth”在国际微生物学知名期刊《Microbiology Spectrum》(IF=9.06)上发表,这是目前我所单篇影响因子最高科研论文。全年发表科研论文37篇,其中三高论文10篇。 4. 持续加强平台基地建设。持续加强现有科研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管理和保障,确保平稳运行。刘正宇研究员入选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重庆仅6人入选),研究团队获批成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联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创建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中药饮片分子鉴定与生物评价重点实验室;组织申报2022年第一批市级种业基地“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市级中药材种业创新基地”并获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批准建设;由我所指导的涪陵天同仙草苑“名特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获得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批准建设。此外,还主持申报了重庆市林业长期科研基地。 5. 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和培训。组织举办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2022年第一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00余人次;组织大健康产业知识产权专题(线上线下)培训班,来自大健康产业相关48名学员参加线下培训,线上累计学习人数达到4500余人次。组织推荐2名专家申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帮扶专家;组织申报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个,目前1个团队已通过评审公示;3名同志入选第二批南川“金山英才”,推荐申报第三批“金山英才”4名。 6.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西南大学就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开展深入合作,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重庆护理职业学院、重庆两江新区星湖学校、丰都县博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交流;强化川渝两地科研项目合作与科技交流,持续推进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林麝科研合作、技术合作与行业交流等6项,与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养麝研究所、四川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草药研究所等深入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川渝中医药科研创新。同时还在所内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经验交流会和学术讲座12次。 (二)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 1. 稳步推进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杜鹃兰共生萌发菌菌株及种子直播育苗技术转让丰都县博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种滇黄精组培育苗技术”专利转让云南天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企业成功开发消杀产品1款,并获得认证备案;与重庆市南川区惠农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功能性软糖的研发;在武隆仙女山林场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服务;与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综合整治项目合作;指导重庆万力药业有限公司在云阳开展天白及、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并指导公司开展吴茱萸、天麻、白及、黄精、丹参等中药材田间管理,技术推广应用面积2500余亩。 2. 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一是派出31位科技特派员服务全市乡村振兴,2名科研人员常驻彭水县善感乡、大垭乡开展土猪、肉牛养殖,牧草、黄精、灵芝、白芷种植技术服务,帮助拓展前胡销售渠道,销售前胡3万余元,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农产品9.188万元,投入产业项目资金15万元深度参与产业示范项目推动工作,春节前所主要领导还专门到彭水善感乡走访慰问10名特困人员。二是为市内外中药材种植实体提供中药材种植技术服务及市场资讯。在丰都县包鸾镇和太平坝乡开展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得到了相关企业的高度认可,丰都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为云阳上坝乡东阳村的万力药业中药材种源基地指导村民筛选黄精种源,推动了中药种植与旅游融合发展,助力云阳乡村振兴,云阳报进行了报道;在璧山大康农业灵芝基地开展中药材技术服务指导受到一致好评,璧山区融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参与海智专家区县行之2022年科技助力城口县乡村振兴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人民网进行了报道;在江津区广兴镇官厅村开展枳壳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提高枳壳产业经济社会效益;参与酉阳农业科技智能展示中心建设;在西藏类乌齐县滨达乡实施的援藏项目-“类乌齐川贝母种苗繁育及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试验种植获得成功,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庆市第九批援类乌齐县干部人才工作队专门发来感谢信并赠予我所援藏工作纪念标志。 3. 积极组织科普、研学等公益活动。一是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组织开展“金佛山生物多样性宣传及中医药文化体验”“重庆市中医药条例暨夏季中医养生知识宣传”“重庆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暨秋冬季中药养生茶文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和“科技下乡”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向社会大众普及中医药文化,发放中医药科普资料数万份,免费赠送中药香囊1000余个、中医养生杯近300个,免费发放中医药文创产品近400个,通过现场抢答中医药谜语发放《金佛山系列药膳》书籍10本,新华网、中国中医药报对我所开展的科普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二是拍摄“科学精神榜样引领”视频,参加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短视频大赛,弘扬我所中医药科学家精神,获得三等奖;拍摄“中华本草·淫羊藿”科普视频,参加市卫健委举办的“‘渝’见中医药”微视频大赛,获二等奖;拍摄“天麻·天上之物”科普视频,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三是为西南大学药学院和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共115名学生开展了药用植物学野外带教实习活动,还为九龙坡区西彭二中、两江新区星湖学校、道南中学等多次开展科普讲座,为南川区马嘴实验学校100名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南川区头渡镇前星村和德隆镇茶树村的中药材种植户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科普讲座和发放天麻、白芷、玄参等的栽培技术手册。四是协助林业部门成功救助小白鹭、鸮、隼、小灵猫、大鲵等野生动物80余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2019年11月14日至2024年11月1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彭静 联系电话:18723847986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28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