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2年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重庆中华文化学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2年度)

发布时间:2023-06-16 14:25
发布时间:2023-06-16 14:2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366XF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重庆中华文化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培养党外干部,为党的统战工作服务。 培养提高党外干部 统战系统干部岗位培训 特色理论、统战历史、理论、政策研究 为培养选拔干部提供参考意见 开展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华裔的培训

重庆市南岸区涂山路140号

法定代表人

夏晓华

开办资金

65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07

2584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执行。

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重庆社会主义学院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统战工作会议、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六届二次全会精神,锚定市委提出的“建设全国一流社院”目标,推动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一年来,在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学院仍举办培训班75个,培训5281人;《统一战线学研究》连续三次评为“重庆市一级期刊”;学院专职教师立项省部级课题9项、结项省部级课题8项,公开发表论文22篇,参与全国性学术交流11人次;在第十五次全国社院院长会上作大会交流发言。 一、强化政治建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市第六次党代会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有新成效 坚持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头作用和领导干部领学促学作用,及时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学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社院事业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一是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抓实理论武装。始终把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社院干部的第一要务,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报告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坚持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举办6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读书班和全市统战系统干部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分层分批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和网络培训,着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职工和学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持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鲜明主题抓实学宣贯系列活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扎实开展“奋进百年同心路·凝心聚力新征程”大走访大谈心活动和“行走的思政教育”“传承红岩精神”等主题活动,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营造“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浓厚氛围。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迅速组织传达学习,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方案,积极筹办全市统战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组织教研人员在学习研究和宣传阐释上走在前列,精心开发系列课程,丰富完善现有课程确保常讲常新,接受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访谈23人次;学院网站开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栏,《统一战线学研究》期刊推出“迎接党的二十大”“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喜迎党的二十大专题推荐”,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三是持续以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为抓手抓实全面从严治党。建立促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把党的建设深度嵌入教学科研管理各环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建立与驻部纪检监察组常态沟通机制,邀请固定列席党组会议,报备重大事项10余次。常态化抓好巡视整改工作,接受市委巡视整改成效综合评估。赴中益乡初心学院开展“对党忠诚、始于足下”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重走总书记调研考察之路,感悟总书记对重庆的殷殷嘱托和深切厚望。落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立风险防范化解重点任务台账及责任清单。在11月重庆疫情大考中,党员干部主动下沉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众志成城、齐心抗疫,为战胜疫情贡献了社院力量。 二、强化共识教育,推进教育培训质量再上新台阶 实施名班、名师、名课、名题、名案“五名工程”,坚持以课程库建设为基础,以办好重点班次为抓手,以打造精品特色为目标,突出政治引领,强化政治共识。 一是以恢复长班制为切入口,切实提升共识教育实效性。为支持各民主党派市委会换届后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在近十年来首次恢复举办一个月学制的“市级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培训班”。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红同志亲自授课,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担任班主任,各党派市委积极参与审议培训方案,市财政局提供专项资金保障。培训首次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统战理论、人文历史、能力素质、现场教学“五大模块”定制培训课程,既有专题报告、现场教学等“正餐”,还有大量学员微课、调研座谈、文体活动等“辅餐”,形式多样、动静结合,培训获得各方认可,学员反馈“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为深化政治交接、巩固政治共识打下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以“六个一”为着力点,切实推动课程体系落地落实。着力形成一支市区一体化的教学名师、一批时代化的教学选题、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套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一套立体化的教辅教材、一套科学化的考评办法,以“项目推进”方式,计划在5年内分步完成18个门类190个专题方向的课程开发,市财政每年预算70万元资金予以保障。2022年首批课程开发项目验收通过64门,汇编课程讲义51门、优秀课程选编25门。将课程开发作为2022年师资班培训主题,成功举办“全市社院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提升培训班”;作为“全市统一战线第七届教学竞赛”重要选题,经过片区赛、总决赛两轮角逐,12名参赛选手获奖,获奖课程择优入选课程库,并录制成专题课推荐上线重庆干部网络学院,作为全市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 三是以增进文化认同为落脚点,切实讲好中国故事和重庆故事。主动对接台侨工作部门,承办2022年海外侨领国情(川渝)研修班,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名侨领、侨胞参加培训,通过专题报告、现场教学、国情考察及“知名侨商川渝行”等专题活动,强化政治引领、增进认知了解、凝聚侨智侨力。精心打造“龙门浩老街的故事”现场教学精品课程和线路,入选中国侨联“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营故事库。参与“中华文化大乐园——亚洲园”第一期开园仪式,参加第三届成渝双城历史文化论坛并交流发言,积极筹办第二期“巴蜀文化论坛”,进一步发挥重庆中华文化学院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功能和作用。 三、强化《统一战线学研究》平台作用,努力打造全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新品牌 《统一战线学研究》始终坚持以专业视角研究统一战线,以统一战线视角研究中国、探析世界的办刊宗旨,突出前瞻性、开放性、平台性,致力成为推动统战理论研究融入主流话语体系的特色平台。 一是打造统战理论研究前沿成果的展示平台。抓住党和国家重大时间节点、重要会议精神、重大部署安排,先后开设“统一战线与中国式现代化”“统一战线与中华儿女大团结”“统一战线领域风险治理”“国际热点事件的统战观察”等专题专栏,使期刊成为展示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前沿成果的学术高地。2022年,《统一战线学研究》出刊6期,刊载文章82篇,其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0篇、《新华文摘》转摘1篇,复合影响因子提高至1.377,编校差错率降低至万分之0.84。转载率和综合指数均位列全国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综合性期刊全文转载排名第2名,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二是打造推动统战理论研究学术活动的交流平台。克服疫情影响,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主办或协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推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2022年8月,主办“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发展”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等全国各地的13名专家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开展研讨。2022年12月,主办“统一战线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各地的12名专家学者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研讨。2022年12月,协办中央社院“新型政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学术交流会,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三是打造凝聚壮大统战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的集聚平台。从促进统战研究人员专业化出发,凝聚全国各地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资源和办刊资源,广泛吸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政治学、法学等学科领域的专业研究力量加入,建立覆盖北京、上海、澳门等地共60余家单位的中青年学者研究队伍,形成数量足、来源广、层次高的作者队伍和审读专家队伍,打造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新格局。2022年,《“一国两制”的香港样本、法理要义与发展前景》等跨学科研究论文引起较大关注,上线三个月被下载量达4000余次。 四、强化办学保障,提升学院管理服务水平有新亮点 坚持发挥行政后勤保障作用,整合全市办学资源,提升办学治院能力,为全面推进“全国一流社院”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立足长远发展,积极推进校园置换工作。适应大统战工作格局需要,市委市政府将社院校园迁建纳入“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成立置换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全力推进置换工作。预计2024年将在重庆工商大学江北校区校址上,建设占地13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同期在校1200人、年培训1万人规模的新校区。目前已签署《资产置换四方协议》,正配合开展资产评估和新校区规划设计工作。 二是立足职能职责,推进内设机构调整和干部队伍建设。经市委编办批复同意,学院合并办公室和行政处,优化管理服务;新增卢作孚研究中心(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打造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新平台;单设《统一战线学研究》编辑部,推动专业化办刊;依托青年理论小组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开展干部轮岗交流培训和顶岗实训,让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三是立足体制优势,不断完善全市社院工作“一盘棋”格局。落地落实“联合党校联合办”,召开院务咨询委员会议,协商举办特色“长班”等重大问题;从各民主党派专家学者中聘请客座教授19名,参与新课试讲、教学竞赛、课程开发验收、课题评审等工作。发挥“区县社院全覆盖”优势,召开全市社院院长会议,建立院领导联系片区社院机制,组织区县社院参与课程体系建设首批开发新课程51门,结项委托课题研究96项,打造实践教学基地90余处,提升全市社院工作整体水平。 一年来,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对照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和统一战线成员的更高期待,还存在基础薄弱、资源整合不足、在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作用发挥还有差距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主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和第十五次全国社院院长会精神,锚定市委提出的“建设全国一流社院”“打造统战教育高地”目标,把握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历史方位,重谋划、抓落实、善作为、提质量,立足疫情防控新阶段,统筹安排和全力推进全市统战教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做到有声音、有形象、有示范、有品牌,为服务全市大统战工作格局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社会主义学院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渝委办〔1998〕116号文件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2年度目标考核委全部完成指标任务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宋剑  联系电话:13399881425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28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