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7521U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编纂地方志和编辑出版《重庆年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组织本市地方志编纂工作 指导区市县修志工作 编辑出版《重庆年鉴》 汇集地情资料 | |||
住所 |
重庆市江北区建北四支路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文海 | |||
开办资金 |
10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09.65 |
703.43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
从业人数 |
2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暂未发生变更。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市志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指组、中指办的悉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职责,不断推进全市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按照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引方向、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地方志“官书”地位,坚决执行新编方志政治问题一票否决制,严把政治关、史实关、质量关,严格执行《重庆市志出版管理规范》《重庆市志、区县(自治县)志编纂规范》等行业规范,切实做到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志。2022年12月8日市政府第19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地方志工作办法(草案)》。这是我市地方志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重庆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正式印发,指导全市地方志事业发展的“3+X”文件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三)全面推进巡视整改。2021年9月1日至11月12日,市委第二巡视组对我办开展了常规巡视,2022年1月11日反馈了意见。我办高度重视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专门成立巡视反馈意见整改领导小组,制定《市委第二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市委第二巡视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扎实推进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各项工作。 (四)坚守意识形态底线。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每年向市委专题汇报意识形态工作,2次办务会议专题研究、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强化对主管主办的志书、年鉴、地情资料、《重庆地方志》杂志、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市方志资料库等七大平台的动态监管,把党的领导贯彻和落实到地方志工作的全过程。全年没有出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 二、以党的建设为抓手,持续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一)抓好理论学习,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全年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16次,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重要文章和党中央作出的最新决策部署、出台的最新重要文件。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印发《市志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方案》《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领导。 (二)夯实基层基础,认真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按照市政府办公厅机关党委统一安排,圆满完成“重庆市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市领导人选候选人”“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出席市政府办公厅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和“两优一先”推荐提名工作。6个在职党支部积极落实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责任,认真开展2021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格按照“三会一课”要求,全年召开党员干部大会35次、主题党日活动72次。组织全办25名党员到渝北区龙山街道龙山路社区报到,动员干部职工就近到社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三)强化监督管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程序、按规定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选拔1名正处级领导干部,晋升8名一级至四级主任科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坚持以上率下,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带头践行党章党规党纪,带头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自觉管好生活圈、交往圈、朋友圈。召开办务会议专题研究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宜,领导班子与各处室负责人常态化谈心谈话,与干部职工广泛谈心谈话。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营造“守正创新、团结奉献”的工作氛围。 (四)绷紧纪律之弦,抓牢党风廉政各项工作。召开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暨“以案四说”“以案四改”警示教育会,邀请驻市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组长作专题廉政党课。制定《市志办内部控制手册》《市志办党员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报备表》,修订《市志办大宗采购工作方案》,梳理《党风廉政风险点排查及防控措施清单》,接受驻市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例行集中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规定,严格规范车辆管理。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有关标准,没有出现过度消费、奢侈浪费现象,“三公”经费连续多年保持较小体量。 三、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立足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职责,持续做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宣传教育,创作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广覆盖的宣传文化产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党的故事、中国故事、重庆故事、方志故事。 (一)记录时代发展。按照市委宣传部安排部署,启动《重庆市全面小康志》《重庆市扶贫志》编纂工作,出版发行《纪录小康工程·重庆大事记》,稳步推进《重庆抗日战争志》重大题材审读和出版工作。推动《长江图志》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十大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长江图志》编纂出版各项工作。编纂出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1)》《重庆年鉴(2022)》《重庆市情概览(2022年)》,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2)》编纂出版各项工作。 (二)传承历史文明。积极推动《重庆历代优秀方志点校》编纂出版工作,修订《重庆历代优秀方志点校通例》,印发《重庆历代优秀方志点校稿评审验收工作方案》,组建旧志点校评审专家库。编印《重庆地方志》4期,刊发各类文章85篇,共计约30万字。推进“重庆市地方志地情数据库”建设,载入志鉴374部,共计25.61万页、3.53亿字,实现了“志书、年鉴、旧志古籍、地情文献”四大类文献书籍的网络存储和查阅。 (三)夯实事业基础。国家方志馆长江分馆暨重庆方志馆项目已作为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选址论证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指导区县方志馆建设,现已建成区县方志馆8个、在建5个、立项1个、规划2个,乡镇(街道)馆、村史馆16个。实施“我为重庆守护历史”地情资料征集活动,征集到《长江大观》《长江图说》等珍贵方志典籍16种、30册,收集各类票证、器物、标识标牌以及工业品等地情物件18批次、766件。市方志资料库馆藏较往年有大幅增加,馆藏图书达1.4万种、4.1万册。 (四)履行指导职责。严格把好政治关、史实关、质量关,复审《重庆市志·工商联志》《重庆市渝北区志(1995—2015)》《重庆民航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志》《重庆火锅志》和中国名镇志江津区《吴滩镇志》、大足区《玉龙镇志》、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志》,终审中国名山志南川区《金佛山志》、武隆区《仙女山志》。评审《江北年鉴(2022)》等9部区县综合年鉴和《重庆交通年鉴(2021)》《重庆规划和自然资源年鉴(2022)》2部市级专业年鉴。指导江北区、江津区等12个区县开展旧志点校工作,审读《清光绪梁山县志点校》等11部旧志点校稿。 (五)传播方志文化。广泛开展地方志“六进”活动,向复旦大学、市国资委赠送《重庆历代方志集成》2套200册,累计向高等院校、党政机构、科研院所赠送《重庆历代方志集成》85套8500册。规范管理“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全年共编辑、排版、发布网站栏目信息1031篇,累计点击量1026万人次。用好“重庆地方志”微信公众号,全年发布信息550篇,总阅读量14.7万余人次。稳步推进地方志工作宣传片制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暂未发生变更。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张莉 联系电话:15826256116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21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