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2年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2年度)

发布时间:2023-06-13 10:30
发布时间:2023-06-13 10:3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MB1045825B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主要职责:提供中医药诊疗技术服务,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工作,承担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服务和卫生应急的有关具体工作,负责中医药临床医学的科研、教学及培训指导等工作。

重庆市万州区王牌路1268号

法定代表人

周勇

开办资金

7830.6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920.32

18288.14

网上名称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

从业人数

751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2年,在市卫生健康委坚强领导下,医院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建新院、创三甲、强内涵”的年度中心工作任务,坚持医疗业务和疫情防控两手抓,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 2022年工作情况 (一)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入融合 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要求。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出台《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大力推进“五项先锋引领”载体创建。 (二)以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抓手,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梳理总结医院等级建设情况,摸清创建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台账,根据医院“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修订完善“三甲”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督查方案,重新调整组织架构,确定创建阶段、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合理分解创建任务分工,进一步压实创建责任。与“三甲”创建有机结合,制定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一是加强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临床科室,细化内科专业分组,医院已初步形成了3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7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 2个市级中医药重点学科的临床重点专科群。DSA正式投入使用,引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1项,填补医院多项技术空白。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明显提升,多学科团队协作成功抢救多例急救肺栓塞、失血性多发损失等高危患者, 2022年9月参加重庆市首届院前急救大比武成绩优异,分获医生专业组二等奖、护士专业组三等奖。2022年出院患者三级手术、四级手术、微创手术分别较同期增长9.84%、20.41%、37.41%,其中四级手术占比24.36%,高出2021年全国三级综合医院平均水平4.63个百分点。 二是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健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完善医院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以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为指引,推进质量目标管理,聚焦医疗核心指标持续改进。2022年,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31%、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1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25.55,指标质量较同期不同程度提高,且均达到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评满分值。 三是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2人获重庆市名中医称号,2人被评为万州区学术技术带头人,完成1名全国中医药行业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支持1名护理人员和2名医师参加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重庆市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研修培养;成功引进硕士5名、本科生13名,人才结构有效优化;支持4名在职职工攻读高学位,选派46名骨干外出进修学习。 四是改革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科研教学有新突破,首次获得市级科研重点项目,科研项目经费再创历史新高,首次承担中医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高质量完成重庆市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工作。医疗服务有新模式,实施临床药师驻科,药学门诊开诊,互联网医院基本建成即将投入运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已基本达到四级。 五是发挥医联体领头作用。医院牵头辖区内5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和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重庆三峡医专附属中医院医联体”,加强宣传教育及技术指导,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推动分级诊疗。 (三)以三级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为导向,突出中医药特色 健全内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我院首次参加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排名同级同类医院前50%(取得B+等级、全国第241名),重庆第4名。 一是中医药特色逐步彰显。一方面,中医药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医院获批市级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巴渝冉氏内科流派王维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医大师李佃贵传承工作室落户我院。在“渝见中医药”微视频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单位,作品《督灸》获得优秀奖;在重庆市首届“巴渝岐黄杯”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中药)竞赛理论测试中勇夺团体第一名。另一方面,中医药业务实力进一步增强:医院扩建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室,开展中药个性化加工服务,进一步满足患者需求。着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疗效显著,优化诊疗方案40个和中医临床路径41个,制定实施14个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常规。2022年医院中医药各项指标较同期增长明显,门诊散装和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比例、门诊中药饮片使用率、门诊患者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分别较同期增长14.10%、9.76%、3.15%,出院患者中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等指标高于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平均水平。 二是运营效率明显提升。全年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比达到35.10%,较同期增长2.8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占比和资产负债率分别下降2.96%、18.39%。 (四)以疫情防控工作为主线,彰显中医责任担当 医院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区委及上级主管部门决策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展现了中医院的责任担当。 一是迅速组建队伍。自重庆疫情以来,我院第一时间组建6人发热门诊专人组;10人“追阳”小分队;345人核酸采集应急队完成社会面约85.3万人次核酸;核酸检验先锋队全年完成PCR实验室核酸检测266万人次;300余人次外援抗疫医疗队(支援西藏、应急基地、重庆方舱等)全力奋战抗疫一线。 二是发挥中医药作用。成立中医服务小分队,为特殊人群提供上门诊治。持续推出中药新冠防治方7个,为广大群众提供中药汤剂4万余剂,临床病区积极运用中医药参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 三是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加强发热门诊和ICU建设,完成可转化ICU病房40张床位建设,广泛开展新冠感染者医疗救治、优化就医流程,备足医疗物资,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以美丽医院建设为目标,推进江南院区建设 医院通过大力推行“8S”管理、积极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加快推进江南院区项目建设等多措并举,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医疗服务,努力打造“美丽医院”,提升患者满意度。江南新院项目一期工程于2022年7月6日正式动工,现已完成土石方开挖约8.5万方,占总方量约65%。挡土墙砼浇筑完成960方,占总量20%。旋挖桩施工完成40根,总长度639m,浇筑砼838方,占总量12%。门急诊综合楼及配套工程可研已报市发改委审批。 二、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医院将继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中医药发展为特色,以重点学科、新院建设、三甲创建为抓手,全力推动医院工作再创新佳绩。 (一)重人才强特色,抓好重点学科建设。一是围绕“321”人才培养计划,力争3年投入2000万引进100名专业人才,夯实中医事业发展根基;二是实施“4351”工程,建设“创伤中心”、“卒中中心” “胸痛中心”、“区域性中医急症中心”四大中心;建立骨伤腔镜中心和区域性中医骨伤诊疗中心、区域性康复治疗中心、区域性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中心三大技术中心;打造妇科、肛肠科、针灸科、脑病科、耳鼻喉科五个特色鲜明的品牌专科;在现有国家级、市级重点专科的基础上,发展建设一批有潜力的学科,构建优势学科体系。 (二)保质量赶进度,加快江南新院建设。力争年底前完成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封顶,门急诊综合楼力争在10月底前完成EPC单位招标,并完成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争取一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同步实施,确保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高标准严要求,做实三甲创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以“三甲创建”为契机,严格对标对表,打造美丽医院、智慧医院、人文医院,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自2022年08月15日至2027年08月15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我院首次参加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排名同级同类医院前50%(取得B+等级、全国第241名),重庆第4名。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接受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赠送救护车1辆,现在使用中。

填表人: 邓蓉  联系电话:18580801662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15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