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6681474833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镇大学城中路胡家黄果树社 | |||
法定代表人 |
王海洋 | |||
开办资金 |
210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99 |
2116 | |||
网上名称 |
重庆大一中.公益 |
从业人数 |
33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本期以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在高新区新智慧教育思想引领下,落实教学双驱,推进自主管理,格一尽性,与时偕行,通过“结构提质”来推动学校现代治理,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驻足回望,踏石留印 (一)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一是抗疫践行有担当。抗疫形势严峻时,我校党委班子压实主体责任,坚决守住疫情不扩散、不蔓延底线,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所有校级陪伴高三年级一直住在学校,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力量,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时封闭式管理的各项工作。 同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校党员干部亮身份、展风采、显担当,在街道、社区一线参与防疫,2位同志在服务局闭环管理15天,参与服务局流调工作;5位同志在高风险小区搬运物资;老党员迎难而上,充当抗疫先锋。他们用初心扛起责任、以行动践行使命,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党徽闪耀在疫情防控一线。 二是支部活动有特色。各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创新、亮点、特色、品牌”的工作理念,精心打造主题内涵深、工作措施实、实际成效好、师生评价高的党建特色品牌,以青苗计划、书香先锋、星火计划、经典师生诵、明灯和鲲鹏计划为依托,形成党建工作的新抓手、新载体、新亮点,不断提升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支部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德育管理可圈可点 一是推进德育队伍建设。本期德育处新发展班主任23人,年级德育主任6人,德育处工作人员3人,德育主任助理1人,德育队伍进一步壮大;组织了4次“德育论坛”,3位在高新区和重庆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的老师给全体班主任做了经验分享和优秀主题班会课课例展示,2位老师通过网络做了线上班级管理经验的分享;推出3人参加市区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其中1人获区级一等奖,1人代表高新区参加重庆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决赛。 二是深耕学生自主管理。基于学校现代治理视角下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值周”,是我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工作的重要举措。疫情期间,我校初、高中依然坚持进行了共计20次班级值周,1000余学生参与管理并得到了锻炼,覆盖了本期10周、89个班级的考核。同时,本期值周班级还在交接仪式上进行了创新,突破性运用了视频交接、现场展演交接两种交接模式,凸显了学生核心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是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本期我校心理辅导室通过锁定人群、特异体质、心理辅导预警、班主任发现、前期心理体检预警等方式,发现诊断抑郁、焦虑的学生几十人次;严格按照值班时间开放“心晴聊吧”,共计接待学生117人次;开展了以生命教育、情绪调节、人际互动等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活动10次;开展了11期家校共育线上课程,家长线上学习“三宽教育”推送的视频并撰写学习心得,心理辅导中心把相关内容制作成美篇,转发给家长们相互传阅;专兼职心理教师、心理辅导室值班教师积极参与区里区外组织的线上或线下培训5次;学校“青绿腰”主题心理团辅活动获重庆电视台专题报道。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心理辅导室所报送的优秀课、课题、论文、宣传片等获3项市级一等奖,心理辅导室获批成为高新区唯一免检心理辅导中心。 四是打造胥宇体育亮点。胥宇俱乐部体育发展中心本期获得高新区专项经费和学校经费投入超50万元,对射箭场地、体能训练场地进行了建设;选聘各项目教练16名,外聘高水平专业教练5人,保障篮球、射箭、跆拳道、武术、田径等项目有序开展;制定有效的宣传策略,招收124名学员;制定教练和运动员奖励机制,激励运动队高效训练争夺比赛荣誉,短短几个月已获得18项市级奖励。 五是贯彻家校协同教育。本期举办了第二届家长代表大会,共计178位家长参会,大会投票选出家委会常委13名,组织召开了家委会会议3次;各年级组织了本年级家委会,吸纳了家委会常务委员18名;在防疫管理的要求下,家委会成员共计20人次(每周2人次)进校园,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监督,就学生发展协同合作;家委会对我校教学服务、学生发展、校务保障、行政管理等方面共提出40余条建议,均得到校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回复;组织线上家长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打造“三宽教育家长课堂”,本期共推出11期专题教育讲座,4500余名家长参与学习,撰写了心得170余篇。 六是丰富社团活动形式。进一步完善了团委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举行“一颗红心永向党、一份行动见真心、一页书香沁心脾、一场艺术显风采”等具有教育意义、形式新颖的活动,丰富全校师生课外生活,营造良好教学育人环境。 (三)教学改革如火如荼 一是教学双驱继续深化。本学期,学校继续着力课堂改良和教研转型行动,积极探索有效课堂建设新思路,抓实抓牢课堂主阵地,助推双减和双新政策在学校课堂落地。目前,推行“基于目标达成的教学双驱”主张成效显著,教师充分运用教学双驱模式参加各级赛课活动,斩获国家级一等奖1个,市级特等奖1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2个,全年获奖教师共计48位。学校对外辐射交流6次,得到本区域同行、领导和周边省市来访者充分肯定。 二是科创教育形成特色。组织参加各类科创竞赛,学校共获奖37项。其中,第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决赛荣获市一等奖3个、市二等奖5个、市三等奖1个,第二届重庆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挑战赛荣获市一等奖2个、市二等奖4个、市三等奖2个,2021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佛山)荣获市一等奖2个、全国二等奖1个、全国三等奖1个,2021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北京)荣获全国一等奖1个、全国二等奖1个,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市级创新创意奖,2022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师部分)荣获市一等奖1个、市二等奖2个、市三等奖2个,3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1位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工作者,1位被评为市级优秀工作者。学校被授予“重庆市青少年信息科技人才培育尖峰计划专家工作站”、共青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等殊荣。 三是教师培养体系搭建。本学期8人次参加国培项目,13人次市级培训,区级全员培训4周,组织16次校级培训,继教公需科目参训率和合格率均为100%。学校架梯子、搭台子、铺路子、给点子,搭建“名师—优师、骨干—新秀、高级—初级”的教师对接帮扶培养体系,青蓝工程教师签约25对,班主任签约17对。 四是教研成果丰硕喜人。本期学校共有市级课题7项(1项立项,3项拟结题,2项开题,1项在研),区级课题9项(2项已结题,7项拟开题);公开发表论文7篇,专著1本;获奖论文284项,其中市级一等奖2项,2项,4项;区三等奖3项,三等奖2项;。 五是教学质量再创新高。学校教师笃行不怠、学生励志奋发,中高考成绩连续三年突破历史记录,中考成绩区内翘楚,高考成绩紧追杨家坪、目标七龙珠,展现强劲的冲劲和后劲。 (四)后勤保障全心全意 一是校园改造迭代升级。高新区投入两千六百余万,开启校园环境改造工程,楼面重装、室内提档、道路敞亮、植被新颜,校园风貌焕然一新。 二是食堂服务落到实处。后勤保障工作落到实处,为师生把好关、服好务。坚持值周干部陪餐制度,值周班级参与食堂管理制度,有效制止浪费行为。注重食品采购菜品质量和种类,注重烹饪荤素搭配,初、高中部食堂膳食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是管理制度规范完善。完善《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职工考核制度》《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奖励方案》等制度方案14项,涉及行政、党务、人事和财务领域,通过集体讨论、班子议定、规范行文、标准统一,强化制度执行的重要意义,把抓好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作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重要工作。 四是安全保障措施到位。疫情防控时,根据学校实际,备齐了各种疫情防控物资,按上级要求,合理有序安排师生进行核酸采集,即使在出现密接的情况下,学校防控工作依然有条不紊地展开。安稳办利用暑假,将危化品保管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使生化安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用班会课、大课间时间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防自然灾害、火场自救等安全教育,提高思想意识,让书本知识最终转变为生活技能。 五是外宣接待持续推进。本学期对外来访交流接待4次,上级莅临指导接待10次;学校官微文章总阅读量30W,2022官微推文共计176篇,文章被分享3W次,新增朋友8876个;官方视频号共计发布视频17条,累计观看7.8W次;抖音号共计发布视频75条,累计点赞6.8W,累计浏览量754.6W,新增朋友9129个;学校文化手册共制作1000册,校历制作500本,定制公文袋500套,教师形象照及证件照拍摄305位。 二、久久为功,抚膺前行 (一)亮点工作 1.只此青绿,心晴关怀——学校“青绿腰”主题心理团辅活动获重庆电视台专题报道; 2.有凤来栖,声鸣高岗——学校迎接六十余位名校毕业生和市区级骨干教师加盟师资团队; 3.清朗校园,迭代升级——服务局投入两千六百余万,开启学校暑期校园环境改造工程; 4.得一以生,大一立人——学校文化理念全面提档,“大一”文化理念首次发布; 5.办学质量,再创辉煌——学校中高考成绩连续三年突破历史记录; 6.师者高标,捷报频传——大一之师夺回六座市级赛课一等奖奖杯; 7.少年有为,意气风发——大一少年获奖总计二百六十余次; 8.名师助力,如虎添翼——两个国家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落户学校; 9.新冠无情,吾心如磐——疫情封控期间,高三全体师生坚守学校一月有余; 10.双驱提质,师道成光——青蓝工程启动,学校教师梯队培养体系正式搭建。 (二)反思不足 1.每年五十位以上的新进教师带来了教育活力,如何凝聚人心,同向而行是当前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高、初中发展不同步的问题显现,如何提升初中办学质量,形成教育品牌是当前教学部门的重要任务。 3.德育自主管理初具特色,德育管理手段的多样化还需加强。 4.校园环境改造基本完成,加强爱校教育,配套理念文化建设入脑入心要重点关注。 5.高考特控线上线人数逐年攀升,破解高端学生数量不足是工作难点。 6.招生有效果,但缺奇招,未雨绸缪方能在八马奔腾的竞争态势中打开局面。 (三)工作打算 1.把教师幸福工程纳入学校短期发展规划,提升教师幸福感和归属感。 2.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计划项目化,详论证、有策略、重反馈、见实效。 3.把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制度化,倾听一线声音,管理重心下移,指挥阵地前移,服务师生、坚定不移。 4.用组织扁平撬动行政作风、用班迹链推动班级管理,用教学双驱形成教学示范,用自主管理凸显德育特色。 5.教学质量考核保一争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一、学校斩获国家级一等奖1个,市级特等奖1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2个,全年获奖教师共计48位。学校对外辐射交流6次,得到本区域同行、领导和周边省市来访者充分肯定。 二、科创教育形成特色。组织参加各类科创竞赛,学校共获奖37项。其中,第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决赛荣获市一等奖3个、市二等奖5个、市三等奖1个,第二届重庆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挑战赛荣获市一等奖2个、市二等奖4个、市三等奖2个,2021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佛山)荣获市一等奖2个、全国二等奖1个、全国三等奖1个,2021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北京)荣获全国一等奖1个、全国二等奖1个,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市级创新创意奖,2022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师部分)荣获市一等奖1个、市二等奖2个、市三等奖2个,3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1位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工作者,1位被评为市级优秀工作者。学校被授予“重庆市青少年信息科技人才培育尖峰计划专家工作站”、共青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等殊荣。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黎卿涛 联系电话:18702322519 报送日期:2023年02月22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