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2年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2年度)

发布时间:2023-05-31 11:12
发布时间:2023-05-31 11:12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696550368R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开展教育评估和质量监测,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承担教育教学评估理论与技术研究,开发并建立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开展教育评估及服务工作 提出教育评估报告 承办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承担相关培训工作

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兴隆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刘云生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06.22

2356.21

网上名称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从业人数

5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业务开展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下,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2022年度开展业务活动如下: 一、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 1.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学习体系,实现“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学习-‘研学领学’”分级学和“全面学习-重点研读”分层学的有机整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评估监测工作。今年共召开总支委会27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5次、研学领学4次、共生讲坛4次。党总支书记刘云生以及部分支委委员分别讲了主题党课。 2.实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在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完成从党支部到党总支、党小组到党支部的升格。制定《中共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总支部委员会关于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按照“四个基本”的要求,7月1日开展支部规范化建设主题学习特别支部活动,4月和10月分为上下半年对各党支部进行指导与检查。召开2021-2022年度“七一”通报表彰大会。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2人。 3.切实抓好巡察整改工作。根据《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巡察市教育评估院党总支(原党支部)的报告》和《中共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总支部委员会巡察整改方案》,落实巡察整改各项任务,完成《关于市委教育工委第二巡查组关于巡察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党总支的反馈意见的整改报告》。 4.落实阳光评估正风肃纪。草拟《阳光评估实施细则》,完善制度机制,补齐监管漏洞。建立重大评价项目审核机制,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订购《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系列丛书,各党支部进行了专题学习。召开意识形态专题党课,邀请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纪委监委驻市教委纪检监察组组长陈光海以“新形势下廉政建设的重点任务”为主题讲廉政专题党课。开展中层干部廉政谈话,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给中层以上干部发送党风廉政短信,倡导廉洁之风。 5.以党建带动群团建设。完成院工会、妇委会换届。3月组织全院职工赴重庆铁山坪森林公园开展踏青暨三八妇女节活动。5月在院楼顶教职工活动中心开展“共抗疫情,你我同行”为主题的春季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活动。9月开展“好教育·好评估·好教师”讲述会特别活动。 二、教育评价队伍不断建强 6.持续推动专家库建设。扩容国际国内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完成督导人选信息报送推荐工作,制定教育评价专家大会筹备工作方案。 7.推进教育评价领军人才培训。推进教育评价领军人才培训工作,印发《关于推荐2022年度教育评价领军人才培训人选的函》、《关于举办2022年第一期教育评价领军人才培训班的通知》,遴选全市教育评价领军人才64名。筹备全院职工培训,制定形成全院职工专业培训方案、教育评价领军人才培训实施方案,编制会议手册等。 8.构建“教育评价骨干人才-专家池-领衔专家群”三维立体金字塔式评价人才队伍。研制《导师工作管理办法》,构建院内外结合的导师制,推进教育评价导师工作。研制《开展个人学术思想研讨工作规则》《教育评价首席专家引进使用与管理制度》,梯度构建“教育评价骨干人才-专家池-领衔专家群”三维立体金字塔式评价人才队伍。 三、教育评价智慧平台初步搭建 9.加快推进教育评价脑建设。撰写完成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双核六库”建设需求分析报告,完成教育评价脑建设需求方案,并提请院党总支会议审议。 10.评估监测认证系统升级。建立重庆市教育评估院评估监测管理系统,开展全院使用培训并持续改进。推进中国西部职业教育评估平台建设,制定方案,与开发团队对接需求,基本形成系统开发思路。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具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功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贯通。完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验收。 11.推进标准库建设。印发《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评价标准征集与评选工作的函》,起草《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教育评价标准认证办法》。 四、教育评价品牌持续创新 12.评价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推进第五代教育评价重大课题招标,开展家校社共育专项课题、学校评价改革专项课题研究,完成2021年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课题结题。2022年,全院干部职工共发表学术著作1部(《高等教育全方位协同评估机制创新研究》)、参与编著著作1部(《重庆市旅游学校“善美”文化育人创新实践》);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上发表3篇;18项研究成果获得重庆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八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2022年教育咨政决策论文、第四届教育督导典型案例及研究论文、2021年重庆教育发展报告典型案例及咨政报告等奖项。 13.打造评价实践应用品牌。研制《品牌项目建设方案》,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示范校建设。编写《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建设指南(1.0版本)》,组织召开研讨会,对15个区县44所试点学校开展现状调研与指导,形成调研报告初稿。 14.教育咨政服务成果丰富。启动港澳教育联盟监测,拟定《内地与港澳教育联盟监测工作方案》,建立从2023年开始每年1次的常态监测机制。承担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任务,完成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监测评估,协调41个区县督导室开展数据填报和监测评估工作,编印《2022年对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实地督查手册》,完成《2022年对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网络监测报告》。推进全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评估,草拟报告,完成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00余所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状态数据复核。完成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形成评价报告和41个区县问题清单。 五、教育评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5.教育质量监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及阅卷工作,涉及学校达162所、学生4800余名、参测教师共2600余名。完成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优化监测工具,完成覆盖10门学科的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完成2021年”双减”、“五项管理”专项监测结果发布与反馈,完成41个区县监测报告的82份主要发现及41份问题清单提炼。开展监测结果应用课题评审与结果发布,聘请10名评审专家对148份课题进行评审。开展高中教育质量监测实践研究,完善指标体系,拟定《重庆市2022年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试点方案》并提交市教委督导室。深入推进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完成2021年市级报告和九个参测区县报告,持续修订问卷完善指标召开研讨会。创新开展家庭教育监测,开展2022年家校共育监测,形成报告初稿,以项目研究推动标准认证试点,开展《家校共育家长学校优质课程》评选。稳步推进横向项目监测,完成青海省、温州、北京市东城区、深圳龙华区、兰州市城关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相关监测工作。 16.教育评估质量进一步提升。持续开展政府督导评估,推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绩效评价、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深入开展立德树人评估,推进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重庆市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重庆市中小学美育工作评估。深入开展质量标准及相关研究,推进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标、校园长任期督导评估研究。完成重庆市高职新专业合格评估、重庆市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推动本科院校审核评估,实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完成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推进重庆市义务教育综合素质评价、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成民办教育评估,启动安全教育评估和校外培训机构评估。 17.教育认证能力进一步强化。推进市内师范类专业认证,报送2021年结论审议意见,指导8个专业自评自建,组织48人次的专家对4所院校8个专业现场考查,开展2所民办高校的认证指导。推进四川、广西、贵州、西藏、宁夏、河北、湖南、甘肃、内蒙古9个省市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受理贵州、广西、西藏、宁夏、湖南28所学校78个专业,完成20所学校53个专业的现场考查,并形成考查报告。推进中泰职教联盟国际化课程认证,召开联盟年会分享经验。 18.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进一步落实。推进2022年研制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申报及2021年试点单位中期报告。完成全市2022年度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132项申报评审材料、2021年度试点单位78项重点支持项目申报材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和汇总工作,编制《2022年度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县(学校)立项和2021年度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中期报告专家评审标准及流程》。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试点,推进征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18.教育部委托项目研究进一步推进。实施内地与港澳姊妹学校项目学校调研。实施“十三五”期间内地与港澳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评估,完成106所项目高校共计1940个实施项目的调研。推进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备案中心)绩效考核工作。 六、教育评价开放合作不断扩大 19.积极拓展科研服务。参与长寿区基础教育品质提升项目。完成重庆邮电大学二级学院“十四五”规划文本评估。开展护苗行动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完成课堂内外“好老师标准研究及应用”课题共建。 20.建立教育评价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搭建稳定的“一中心三联盟一平台”开放合作架构,推进重庆市“一带一路”教育评价中心建设。完成《筹建成渝地区教育评价改革联盟方案》修改和预算编制,推动促进教育评价决策咨询服务、共建教育评价研究中心等联盟建设工作。 21.深化教育评价国际合作。召开首届(重庆)教育评价国际大会,邀请42位国内外教育评价权威专家,形成院内外宣传报道、专访累计10余篇,影响空前。 七、教育评价治理现代化不断推进 22.评价组织架构持续优化。编制印发《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十四五”发展规划》《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章程》《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支持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建设有国际影响力教育评价机构实施方案》。完善党政组织架构,成立党支部、任命党支部书记,增设教育综合评估所,优化人事安排,完成6名中干的提拔和调整;创新行政学术双轨运行机制,完成内设机构主要职责和人员编制、学术组织调整和负责人任免,内设机构工作人员安排。 23.宣传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新华网、《光明日报》等媒体对我院首届(重庆)教育评价国际会议与教育评价进行专题报道;完成院宣传片制作;丰富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和云屏内容;事务管理系统增设“院长电讯”,已发布4期。 24.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高。推进院供电系统改造工程,完成院1-3楼卫生间改造招标,完成电改及卫生间改造。编制2022全年财政项目的预算,做到提早谋划、精简程序,并在财务关账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全院齐心协力圆满完成本年度预算执行。 25.提档升级学术论坛。升级“教育评估讲坛”为“共生讲坛”,邀请重庆师范大学雷勇教授围绕“高校国际化特色办学的探索与<一带一路>国别区域研究一一基于重庆师范大学的实践”作一带一路暨国际化研究的专题报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李学容围绕“压力管理与积极心态建设”作社会文化素养研究的专题报告。 26.信息化建设持续保障。保障网络安全,整改《2022年重庆市攻防演练报告》问题,做好密保防护,排查业务系统代码不安全链接,处理科技处风险警告,加固防火墙。 27.学术组织作用持续发挥。学术委员会组织召开四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完成《教育评估监测认证研究时讯》升级改版,研制《教育评估十六讲》,《新时代教育评价专家培训讲义》汇总统稿;编辑部编印并报送《教育评估监测要报》9期,《教育评估监测报告》9期,《教育评估与监测》4期,完成《教育评价研究》辑刊组稿10篇;重庆市家校社共育评估中心开展专项课题申报、《护苗行动·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等研究工作,形成“双减”调研汇报材料、平台开发方案、优质课程评选等咨询服务;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推进重庆市中高职学校达标监测布局,协同完成10所中职学校恢复学历教育招生达标评估工作;研究生联合培养办公室报送新增6名校外导师申请,完成2个高校8名研究生的实践工作,开展17名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答辩会和37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评工作。经合组织国际学校评价中心完成学生测评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完成龙华区首份基于全球视野的学生测评报告——PISA FOR SCHOOLS报告反馈工作;重庆市“一带一路”教育评价中心牵头召开首届(重庆)教育评价国际会议,筹备成立华夏教育评价联盟和“一带一路”教育评价联盟。 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我院无超出职责范围开展业务的问题;无抽逃、转借资金行为;无涉诉行为;无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出租、出借印章行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谢文静  联系电话:13310266908  报送日期:2023年02月20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