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8559Y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重庆市中毒控制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职工身体健康提供职业病防治保障。 职业病防治与咨询 职业病诊疗与护理 职业病研究 劳动卫生监测检验与评价 工业有害有毒物评价与鉴定 职业病监护与报告处理 职业病防治技术人员培训 其它疾病的诊疗与护理 | |||
住所 |
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30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永生 | |||
开办资金 |
5119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1193 |
52093 | |||
网上名称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
从业人数 |
119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遵照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坚定信心谋发展,医院事业实现提质增效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2022年制定出台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职业卫生与中毒规划》《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稳步实施 “1+6”发展战略,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现疫情防控稳、事业发展稳、医院运行稳,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抓调度、快转换,助力疫情防控大事取得阶段成绩一是建立平急转换机制。将疫情防控由平时状态转入紧急状态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将预防与应急处理有机结合,通过平急转换机制快速调动医院各类资源,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二是及时完善方案预案。对标对表完善方案预案20余项,组织线上线下疫情防控培训80余次、培训2.8万余人次,开展新冠阳性病例处置应急演练4次。三是积极组建应急队伍。完善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组、转运组、流调组、采样组、消杀组,组建三支常态化疫情防控队伍,建立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发挥“五项先锋”引领作用。四是圆满完成指令任务。组建42人援沪医疗队圆满完成约285万人次核酸采样与方舱医疗救治任务,充分展现了“重庆速度”和“重庆风采”;积极应对多轮疫情冲击,快速处置“8·27”疫情事件,累计完成辖区217万人次大规模核酸采样,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9万剂次;仅用3天时间完成南坪方舱医院筹建,开舱26天累计收治患者7330人。五是全力做好医疗救治。组建六支专家救治队伍,开展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培训与考核,增加重症监护床位至138张,完成南坪会展中心亚定点医院筹建并试运行。(二)定战略、强推进,统揽事业发展大局实现良好开端一是四大内涵得到进一步夯实。学科体系建设有突破,获批市级、区级重点专科6项创历史新高,通过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人才队伍建设有成效,申报高级职称23人,评审通过博士后研究员正高级职称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1人入选2021年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管理能力建设有提升,继续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着力推进三甲现场评审、大型医院巡查反馈问题整改,其中基本完成大型医院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医院文化建设有活力,打造“有形、有声、有力”的医院文化品牌,推进微型院史馆建设,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等主题宣传活动。二是六大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开展医德医风与行业作风培训、人文医学培训考核等24次,对所有服务窗口开展为期半年的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卒中、胸痛、日间手术、创伤、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五大中心建设初见成效。职业病诊疗体系不断完善,有计划地开展区县定点医院职业病医疗质控工作,完成重庆市职业病防治人才培训和2022年重庆市职业病诊断医师实践技能培训,获批南岸区“职业病防治与中毒救治科普基地”。中毒应急救治体系不断完善,编写市核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牵头完成市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网络服务模式推广应用项目,举办2022年度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培训班。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两个零”的突破,即主导研发的百草枯快速检测技术转化金额100万元实现医院科技成果转化零突破,获重庆市科卫联合攻关项目获批资助金额300万元实现医院攻关项目零突破;科研项目结题21项,获批立项市级科研项目6项、区级科研项目1项,许商成教授团队历时三年完成的工作已被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接收(影响因子17.521)。精细化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出台《2022年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方案》,推进HRP人财物一体化平台平稳运行,召开运营管委会及运营助理例会,推进管理运行模式精细化。党建文化引领体系不断完善,印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开设“全面学习深入领悟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三是三大提升得到进一步实现。服务能力实现了提升,加大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力度,建立院科两级国考数据质控体系,医疗质量指标逐步改善,门诊满意度、住院满意度、职工满意度均大幅提升。整体形象实现了提升,完成咖啡厅中庭绿化带改造、食堂装修升级,开展停车调研、增设充电桩,开通多渠道、广范围预约服务,年门诊预约诊疗率超50%。运营效率实现了提升,认真编制部门预算强化预算执行,持续推进内控制度规范化建设,建立“优绩优酬”导向,科学调整并稳慎实施永川院区绩效分配方案,将耗占比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四是六大战略得到进一步推动。职业健康国家医学中心创建战略稳步实施,成立医院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完成中心设置标准制定,整合全市职业病防治资源,联合华西四院共同推进职业健康国家医学中心创建。院校融合发展战略稳步实施,新增重庆医药高专高校教师11名、通过教师资格认定8名和试讲教师27名,接受21级临床医学专业院校结合班学生51名;获批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批重庆医科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接收南京医科大学与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16名。人才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印发《“十四五”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对川渝地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双百”培养项目入选人才实施培养效果追踪评估,建档45名人才档案。“名医名科”一体化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制定《“育名医、创名科”实施方案》,完成“名医名科”遴选。“互联网+医疗”发展战略稳步实施,获批“互联网医院”,持续完善互联网医院诊疗服务方案和运营路径,在5个临床科室开展试点工作。“一院三区”协同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实现南坪院区与永川院区医疗质量控制、病案管理、护理垂直管理等医疗护理服务同质化管理,常态化开展院区间人员轮转,优化永川院区绩效分配方案,完成两院区财务集中管理;完成北部院区建设项目方案设计,按计划推进项目实施。(三)抓统筹、重效率,稳住医院运行大盘提振发展后劲一是业务指标有升有降。受多轮疫情冲击和影响,主要业务指标有“四下降两增长一向好”。门急诊人次同比下降9.18%,出院人次同比下降8.02%,医院总收入(含财政补助)同比下降13.59%,资产总额同比下降1.64%;手术台次同比增长2.56%,医疗收入同比增长3.30%;医院运营效率持续向好,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09个百分点。二是重点工作见行见效。党建工作亮点突出,创建“党建融+”理念,建立“党建六融”模式,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获评委党委示范党支部3个,完成院团委换届选举;推动“四清”品牌建设和行风建设“五廉”行动开展,与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联合编印《卫生系统违纪违法案例汇编》。医改工作对标落实,推进编制备案制改革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制定《绩效工资分配考核实施方案》,将绩效工资纳入绩效总额和年度预算管理;深化 DRG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入组率99.18%,ADRG组数278,DRG组数498;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药品种占比42.29%,基药金额占比40.92%,较好完成“4+7”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分别于5月、10月完成污水处理站改造工程和综合楼消防改造工程,正在实施发热、肠道门诊建设工程主体建设,北部院区建设工程获市发改委可研性批复。职卫工作成效明显,开展尘肺病康复站绩效考核和星级康复站挂牌,建成并运行康复站91个,管理尘肺病患者20879人、康复率45.04%;联合市人社局对5个行业450余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开展职业病防治能力和企业健康管家服务培训;签约企业职业健康管家服务12家,为300余家企业开展重点职业病因素监测。智慧医院建设进展顺利,完成电子病历五级建设部分功能改造,通过互联互通四甲国家评审,持续推进智慧后勤、智慧安防建设、智慧感控建设。三是基础工作抓实抓牢。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修订医疗相关制度、规范及方案51项,开展院科两级医疗质量安全培训24次,十大医疗质量指标中有八大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明显改善;加强医联体建设,新签医联体协议2家,新增养老服务合作机构1家、院校合作单位1家,下转患者459人次、接受下级医院上转患者397人次。护理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修订院级护理工作制度111个、院级质控标准22个、科级质控标准38个,59个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均合格,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护士“三基三严”暨院前急救院级培训考核合格率100%,获市级“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2021年度人物1人、区级2022年优秀护士先进个人6人。院感防控能力稳步提升,开展“疫路坚守 感控同行”感控周活动,开展全员院感知识及技能培训50余次、培训1.8万余人次、合格率100%,14项院感监测指标达标率92.86%。药事管理能力稳步提升,实行临床药师科室责任承包制,启用临床药师工作站信息系统,持续推进GCP备案和TDM工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5.73DDDs,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4.29%,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占比6.44%,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98.24%,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84.94%,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金额比例40.55%。公卫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调整国家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人员,采购卫生应急通讯指挥车,参与并开展应急训练5次,完成应急值守14次,执行干保任务19天;积极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62.38%,家庭医生签约率28.5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48.98%;强化传染病日常预警及监测报告工作,无传染病暴发。行政后勤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精简文件和会议,加大对费用报销、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内控建设等自查整改,开展审计4项,常态化开展医学装备工程师查房,优化餐饮、环境、物流服务、物流供应服务,做好节能管理,建设平安医院。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抓疫情防控和医院运营统筹不够好,抓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兼顾不够好,抓改革与创新处理不够好,需要持之以恒加以解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机构名称: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重庆市中毒控制中心),法定代表人:刘永生 有效期自2016年01月13日至2031年01月12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刘文静 联系电话:15823550232 报送日期:2023年02月0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