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2年

重庆市慈善捐赠服务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2年度)

发布时间:2023-05-25 16:05
发布时间:2023-05-25 16:0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561623275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慈善捐赠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慈善捐赠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服务。 研究慈善事业发展规划 协调指导慈善组织依法开展捐助活动 承担慈善业务统计、培训 承担市慈善总会的日常工作。

重庆市江北区建新西路4号拓展大厦26楼

法定代表人

杨艳梅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民政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6

11.49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指导慈善组织依法开展捐助活动取得新进展。 指导全市慈善组织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聚焦群众关切,聚焦特殊群体,聚焦乡村振兴,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帮扶举措,加大慈善募捐和救助力度,2022年,在疫情防控压力和经济增长乏力双重压力下,全市慈善会体系共筹集慈善款物12.37亿元,救助慰问困难群众70万人次。 一是指导慈善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慈善作用。2022年,中心指导慈善组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助力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重点以城口、巫溪、酉阳、彭水4个国家级重点帮扶县、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和巫溪县4个对口村为重点帮扶对象;坚持“予鱼不如予渔”,着力提高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 。积极探索创新,打造乡村振兴公益品牌,助力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2022年,慈善会体系用于乡村振兴的款物8亿元。 争取腾讯公益支持,创新举办“乡村振兴•重庆专场”公益活动。作为全国首个区域性乡村振兴专场公益活动,不仅收到良好社会效果,一批项目已落地实施,而且为全国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积极帮扶市民政局对口巫溪县的4个村,全年捐赠支持款物215万元。中心派驻巫溪县长龙村的第一书记,今年为村募集款物200余万元,为村民安装路灯、修建大棚、助医助残等办实事20余件。 二是指导慈善组织全力支持应对重大突发事件。2022年,新冠疫情呈多点、多源、多链散发频发的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捐赠中心积极指导全市慈善组织,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特别是11月疫情爆发后,积极协调爱心企业捐赠蔬菜、大米、食用油、消毒药水等物资,助力主城封控小区抗疫保供。并积极组织全市慈善志愿者深入抗疫一线,帮助核酸检测、分送物资、维持社会治安等。动员慈善组织开展重庆山火、河南水灾、四川地震等灾害救助,充分发挥了重庆慈善组织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组织发动能力。 三是指导慈善组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慈善组织通过实施“慈善情暖万家”“慈善药品援助”“爱心图书室”等多个项目,重点围绕传统重点节日等开展困难群众慰问、环卫工人关爱、孤寡老人帮扶等城乡助困活动,从多个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扶困难群众、改善人民生活。2022年,共投入款物1.2亿元,为帮扶困难群众贡献了慈善力量。 二、指导慈善组织推动互联网慈善发展取得新突破 从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互联网募捐已超越传统募捐,成为慈善组织募款的主渠道。抓住这一趋势,捐赠中心积极引导全市慈善组织大力发展互联网募捐。2022年4月指导40个区县、54家社会组织参加“乡村振兴•重庆专场”互联网募捐活动,围绕助力乡村振兴,聚焦产业帮扶、养老帮扶等7个方面,精心策划286个线上项目,动员234万人次参与募捐活动;线上线下、配捐配套募集资金3.79亿元;其中,腾讯线上配捐5054万元。线上线下、配捐配套筹集重庆专场资金3.79亿元。9月,指导区县慈善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163家,发起202个项目参加“99公益日”,募款总额2.76亿元,居全国慈善组织第二;其中获腾讯公益基金会配捐3981万元,居全国慈善组织第一。为持续增进慈善组织的筹款能力,今年我们指导慈善组织在加强腾讯公益等平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与抖音、水滴公益等的合作,目前我市慈善组织已在全国12个公益平台上线项目。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参加腾讯520等小专场活动,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 三、引导慈善组织开创慈善项目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全市慈善组织坚持慈善为民宗旨,围绕基层群众急难愁盼组织实施慈善救助,在扎实做好传统优势项目的同时,培育创新品牌项目。市慈善总会实施“重庆互联网慈善+乡村振兴”项目,2020年到2022年,累计募集投入乡村振兴资金16.06亿元,项目在发展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保障村民健康等方面收到显著效果,该项目已申报参评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以来,组织2000多名慈善志愿者深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帮助发展美蛙养殖、中蜂养殖、花卉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邀请市内外知名专家,协助两个村编制乡村振兴规划;联合爱心企业帮扶困难学生等,累计志愿服务7000多人次,募集捐赠款物9900万元,受益群众3万余人次。上述两个项目荣获第二届重庆慈善奖。 有序推进助浴快车项目,2022年启动了助浴快车进1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行动。截至目前,市慈善总会10辆助浴快车已开进27个区县,累计为4.1万人次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免费助浴服务。项目连续3年被纳入市政府“三助”“三改”民生实事,并荣获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今年二十大前夕,该项目被选中赴北京参加“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受到各界好评。 “社区阳光基金”“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等创新项目持续推进,为城市困难群众及大病家庭解决了许多现实困难。 以项目为牵引,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慈善合作。开通“川渝号”助浴快车,走进四川省德阳、遂宁、广安等地市区,为失能、半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免费助浴服务。邀请四川海惠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专家对重庆近60家社会组织开展了三期项目管理培训,提升社会组织项目策划、执行等方面的能力。 四、引导慈善组织推动重庆“慈善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引导慈善组织围绕中华慈善日、中华传统节日等节点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的慈善宣传活动,调动市民参与慈善的热情。举办“乡村振兴•重庆专场”宣传周,创新宣传形式,开展丰富多彩、效果显著的宣传活动。首次举办江北嘴十屏联动重庆专场灯光秀,在机场高速路、公交站台、主城商圈户外LED大屏投放专场广告;组织重庆专场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媒体专访;广泛开展全媒体报道,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社、中央广电总台等中央媒体作了报道,重庆日报、华龙网、重庆广电总台等市内主流媒体,中国社会报、中国慈善家杂志、慈善公益报、公益时报等行业媒体作了重点报道和专题专版报道。此外,国内自媒体大号及美联社、CNN、彭博社等海外媒体也对重庆专场进行了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共有数百家国内外媒体报道了重庆专场,各级各类媒体报道重庆专场信息超1400余条,浏览量超5000万人(次)。宣传周发动群众广泛,营造了人人参与公益慈善、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的浓厚社会氛围。 联动各区县慈善会开展“中华慈善日”重庆宣传周活动,积极宣传贯彻《重庆市慈善条例》,联动中央驻渝媒体和市内主流媒体刊发稿件260篇次,在机场高速路、公交站台、商场、楼宇、公众号、视频号等线上线下,张贴广告、发送宣传资料200余万份(次),促进《重庆市慈善条例》深入人心。 强化慈善专业人才建设。邀请公益慈善领域的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全市各区县慈善会、有关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财务、项目管理、文案策划等培训,全年开展培训20期,培训2000余人次,通过培训较好地提升了慈善队伍的专业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课题《重庆互联网慈善事业发展研究》获得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互联网慈善参与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获得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徐进  联系电话:15823103969  报送日期:2023年02月08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