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8815F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重庆市气象科技档案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气象探测预报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与技术保障。气象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气象信息网络通讯气象科技档案保管与利用气象仪器计量检定和技术装备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一路6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况星 | |||
开办资金 |
7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气象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237.6 |
36438.8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4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研之风集中学研23次,主题党日12次,支委会13次,党员大会4次,党课4次。与市气象局办公室、观测处、华云公司、重庆市电信支部开展三联促三动活动。荣获市直机关和市气象局机关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局机关党委“五星支部”、“气象先锋四强支部”等。 二、加强基础业务保障工作情况 一是推进“质量提升年”任务。完成高新区、巫溪、秀山三部X波段雷达设备招标和选址,秀山雷达启动建设。完成站网工程针对三峡库区危岩地灾70套自动气象站建设。持续开展了降水、气温等实况分析产品的质量、时效性及稳定性的实时检验评估等。完成大城市观测站网布局设计方案编制上报。二是保质完成气象业务能力提升重点任务。围绕推进站网建设、提升观测质量等四个方面14个任务有序推进。三是强化巡视巡检。业务可用性、传输及时率、数据可用率均达到中国局的要求。四是及时解决设备装备故障。每次重要过程来临前通报综合观测设备运行情况,全年解决各类设备装备故障近700次。五是精心开展数据服务工作。天擎、MDOS、CTS等重要业务系统运行正常。新增384种数据和数据融合、数基础统计等53个算法融入大数据平台。通过接口提供数据支撑,累积访问量5.5亿次,下载量近300TB,为市水利局、规资局、应急局、市委等提供数据服务19次。六是加强设备检定和出入库管理。检校各类传感器1197件,向区县局发放设备854件、耗材257件。七是有效推进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业务化。协助观测处完成市局质量管理体系抽审,选派国家级内审员参加全国内审抽审和外审,培训全市内审员等,两名同志获评中国气象局2023年全国气象观测质量管理表现突出内审员。八是强化档案收集与管理。归档市35个台站2022年观测资料,完成2500卷元数据资源并接入云历系统,实现实时在线查阅。九是做好应急气象保障服务。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完成首届重庆都市艺术节焰火表演活动应急保障。 三、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一是坚持每天网络安全威胁通报,全年发布和帮助解决安全风险近1400个。二是完成“两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网络安全保障和值班值守工作。三是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演习和渗透测试。四是完成气象信息化系统工程-终端安全项目建设,安装1100余台办公终端的安全防护软件。五是完成天镜天擎2个三级系统等保备案,完成市局8个三级系统等保测评。 四、推进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情况 积极推进监测精密—天枢智能探测系统建设。一是完成全部国家双套站和天气现象智能识别系统建设。二是推进气象灾害监测精密能力建设实施,增加20个高山实景站建设。三是积极推进补短板工程站网工程建设。沙坪坝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建设项目完成建设并通过现场验收。视程障碍天气现象仪项目完成项目建设,天气现象智能观测仪等新增观测设备实现业务试运行和准入。大气本底站观测试验项目、北斗探空、植被物候观测系统、遥测式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完成招标。四是完成6部X波段双偏振雷达、3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陈家家坪新一代天气雷达等气象观测站元数据核查。五是完成地面天气站计量检定及现场标校项目,完成62个国家站备件补充。六是持续推进重庆气象+大数据基础云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大数据基础云平台建设。建立了基于重庆气象+大数据基础云平台的统一数据环境,完成9个子系统和11条链路开发,接入数据443类。 积极对接“渝快政”。落实数字重庆建设相关工作,完成应用目录、公共数据目录、云网资源目录、应急感知资源系统目录的编制,高质量的完成重庆市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数据编目及归集任务,编目涵盖气象规范标准、实况观测、预报预警服务、防雷办件等78种数据产品。配合完成申报数字政务建设重大应用—数字气象“四天”系统能力提升“三张清单”梳理等。 五、强化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 科研创新方面:一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开展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标定技术研究,支撑了雷达回波和差分反射率的定标;开展温湿要素质量控制与数据插补技术研究,建立了基于空间回归的质量控制模型和基于随机森林的数据插补模型;开展风廓线雷达数据误差分析与质量控制研究,有效减小风廓线雷达测风的观测误差与观测增量。二是积极撰写科研论文。见刊15篇,录用待刊4篇,其中核心12篇。三是勇于在“揭榜挂帅”中揭榜。有序推进本年揭榜的3项业务攻关项目和2项软科学项目,完成1项2022年团队研究项目验收。四是注重研究转化应用。完成《重庆CLDAS日气温网格实况分析产品的偏差订正与评估》等3个项目成果业务转化应用。获2022年度气象科技工作奖三等奖1项。五是积极开展重点领域标准研究。就“高速公路气象灾害监测站建设技术”开展标准研究并申报。 人才培养方面:新提拔1名正科级和1名副科级干部。选派1名年轻同志到气象探测中心访问进修,1名年轻同志到观测处锻炼。积极开展“两江之星”人才计划申报工作,新增1名应用气象专业“副高培养”学术导师。1位同志获正研资格。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江勇贤 联系电话:15723648881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26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