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3年

重庆开放大学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23年度)

发布时间:2024-06-27 14:43
发布时间:2024-06-27 14:4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1859D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开展人才培训开展科学研究开展社会服务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科园一路

法定代表人

李国

开办资金

2016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1493.23

211771.18

网上名称

https://www.cqou.edu.cn/;https://www.cqtbi.edu.cn/

从业人数

991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突出政治引领,以开展主题教育为主线,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委会会议、领导干部讲党课等方式,带领师生员工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育人全过程,全年召开29次党委会会议、14次校长办公会会议,研讨三重一大议题147项,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积极参与、主动服务市委“一号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打造,在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双高”建设、专业数字化升级等领域打造标志性成果。 (二)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校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围绕远程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一体运行,实施“党建统领、学习牵引、调研驱动、发展见效、惠民有感”的“五位一体”闭环落实机制。坚持理论牵引,注重“学思用贯通”与“知信行统一”相融合,举办读书班学习10次,二级党组织举办读书班学习累计28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研讨6次,领导班子成员讲授专题党课13次。坚持统筹协调,以高质量调研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上持续发力,形成检视整改问题清单10项,转化调研成果15项。学校主题教育“五位一体”闭环落实机制的主题报告,被中央主题教育官网刊载。 (三)召开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全面总结回顾了校党委过去五年多的工作和主要成绩,明确了学校事业发展整体布局以及“三步走”战略、五项战略性工程和十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了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全面建成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互联网+双一流”新型本科高校的中心任务,明确了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重大任务、奋斗目标和重点举措,对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系统部署。 二、推进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施育人体系再造工程,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市级“大思政课”优秀案例3个,新建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3个,1名教师获评重庆市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年度人物。推进《“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建设工作方案》深度实施,开展2023年校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学校在市教委“一站式”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以红岩精神为主题的“三全育人”典型案例在中国教育在线、学习强国、中国大学生在线登出。 (二)实施特色发展强化工程,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立足专业培优,调整专业结构,统筹学校专业群建设,专业对接产业率提升至100%。开展专业数字化改造,立项2个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对标职教本科学校和专业办学指标进行系统谋划,开展了13个专业的“专升本”联合培养、中高职衔接、专本贯通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课堂革命”,全年混合教学占比为73.63%,形成市级课堂革命典型案例7项。在2023年全国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2项(一等奖1项);在重庆市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10项(一等奖4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市赛中获奖20项,8部教材认定为“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三)服务人才培养,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水平。加强党建引领,筑牢学生思政教育生命线,打造学生工作品牌,持续深化“四有”工商学子培育。加强党建带团建,召开学校第一次团代会,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全年资助学生约1.8万人次,发放资助金3130余万元;全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类活动1200余场次,访谈咨询6300余人次。深化“11234”就业育人体系建设,毕业生年终去向落实率为96.88%。高质量承办了重庆市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市级决赛,我校学生获市赛金奖2项。 (四)提倡共享共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规范合作协议签订流程,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新建长安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智能建造现代产业学院,成立“重庆华侨学院”。全年新签校企合作协议91份。推进与美国戴维斯大学“建筑室内设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专业核心课程10门,招收52名学历留学生。举办中泰职教合作研讨会,签署1+X海外合作协议,派遣教师团队赴泰为8所院校32名教师培训。组织33人次共8个因公团组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交流访问,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60名师生来校开展短期学习交流。 三、深化“两校一体”,持续推动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建统领,构建事业发展闭环落实机制。学校党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强党建统领,全面提升党的组织力领导力,强化党对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重大工作的领导。对标市委“885”工作机制,形成学校党建统领“485”闭环落实机制,提升“党建统领”把控力、“整体智治”牵引力、“问题导向”推动力,建成市属高校首家数字化监督平台,以全周期闭环管理深化整改落实。 (二)促进多元融合,推动“两校一体”协调发展。完善“两校一体”协同治理模式,完善两级治理体系。高标准完成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国家开放大学专家组实地办学评估,受到专家组肯定。实施“双高建设”攻坚计划,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国家级和市级双高专业群完成终期建设任务,取得省级及以上标志性成果445项,其中国家级成果74项。成功承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教育部领导、市领导、各省教育厅领导及代表共800余人参加活动。 (三)实施数字转型攻坚工程,促进数字技术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上线运行学校“485”机制之四张报表和八张问题清单,建成一体化综合监督平台,以数字化建设助推党建统领事业高质量发展闭环落实机制建设,形成“数字化转型整体框架”“数字化实施方案”多项学习成果。学校数字化转型经验获市教委肯定,校党委书记在“全市教育系统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工作会议”上做主题发言。推动教育强国项目建设,完成了校本数据中台与教育部职教大脑85张表“常态化”数据对接,获批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引入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市高教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对学校双高计划等重大专项进行跟踪评价、绩效审计。坚持成果导向,实施“双高计划”标志性成果月度赛马比拼,遴选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作典型经验案例大会交流。推进2023年度16项民生实事落实落地。推进依法治校,修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章程》,开展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推进制度废改立,修订制度28个。 (五)实施优秀人才集聚工程,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组织招聘教师 40人,配齐专职思政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1人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4人获全国技术能手,8人入选重庆市领军人才计划、巴渝青年学者或职业能力建设领域专家,学校在全市高校(职业教育)人才发展指数中位列第六。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建设取得突破,软件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教育部终期验收,获得良好等次。获批市级职业教育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个、特聘产业导师项目1个。人才梯队建设取得进展,新增教授(正高级工程师)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6人。 (六)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科研质量持续提升。学校获批重庆市2023年智能网联科普基地,获批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入选第二批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创谷卫星园。教师发表论文216篇,其中高水平论文61篇,申请和获得授权专利63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横向课题产生经济效益7089.9万元,科技成果转化金额107.3万元,获得厅局级及以上获奖成果13项,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综合竞争力位列第49名。 (七)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组建智能传感器及智能装备产教联合体、全国智能网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学校入选重庆市市域产教联合体。举办乡村振兴系列培训班51期,《致富带头人在重庆开大的蜕变之旅》列入教育部“乡村振兴你我同行”典型案例展示作品。服务重庆市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训相关技术技能型人才近1.8万人次。16个特色学院建设单位通过结项验收,共建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基地60余个。学分银行信息平台接入“渝快办”, 2023年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数达3万人次。学分银行建设实践再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区域和国家资历框架清单。 (八)加强协同共享,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大教育联盟建设,持续深化两地三校基层办学单位结对发展。与四川开大、成都开大共同制定了《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社区教育合作共建工作要点》。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2023年主题活动暨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举办成渝双城经济圈学习型城市建设研讨会,川渝蓉共12个区县完成结对签约仪式。 四、强化政治担当,从严从实履行主体责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实施党建质量提升工程。组织开展了基层党支部换届工作。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优化支部设置,按期完成46个党支部、150名党务干部换届选举工作。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深化党建“双创”和枫桥式基层组织创建活动,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开好全面从严治党大会、党建工作大会、每月党建工作例会,按月发布党建任务清单。 (二)落实“一岗双责”,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体系。始终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主责主业,纳入工作总体部署,强化责任担当。党委主要负责人约谈67人次,党委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有关人员约谈162人次;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党建工作大会和“以案四说”警示教育暨“以案促改”大会。 (三)抓好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校党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精神,全面排查重点领域廉洁风险,接受市教委“一重点三专项”督查,扎实推进后勤食堂、师德师风建设等领域专项整治,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校氛围。制定并印发《关于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实施方案》《清廉学校建设暨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四)细化工作举措,推进校内巡察工作扎实开展。修订完善巡察机制,强化巡察工作队伍,扎实开展巡察工作,加强巡察全过程指导。开展了对机关第二党总支的巡察整改评估,启动了对创新教育学院党总支的常规巡察,制定或修订校内巡察工作制度文件4个。将巡察结果与班子和干部考核工作相结合,促进巡察成果运用,推动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五)加强阵地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年党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10次,党委每月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例会,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党委与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单位(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签订《2023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明确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立网络舆情问题交办制度,交办各类事项7件。严格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一人一策”制度,强化对意识形态类论坛的审核把关,做到闭环管理,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五、营利性组织相关情况 2023年学校有2家校办企业,分别为渝电大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和重庆市立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家企业均未开展经营活动。按照《重庆市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38号),2023年度持续在推进关闭注销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3年,学校在双高建设、教学、技能大赛、科研中共获得标志性成果578项。学校师生共获国家级奖项86项,省部级奖项492项。 2023年度诉讼5件,投诉事项均已回复,无异议。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收到中山石客照明公司捐赠液晶屏等设备252000元;收到中山石客照明公司奖学金助学款50000元;收到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液晶屏等338800元;收到北京京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捐赠工业互联网仿真平台490000元;收到重庆奥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唐邦彦(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捐赠C-V2X车联网虚拟仿真实训软件450000元。 以上设备及资金已入账并投入使用

填表人: 刘岁梅  联系电话:18580870551 报送日期:2024年05月24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