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4563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管理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一路6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轲 | |||
开办资金 |
9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气象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09.28 |
2486.57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
1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按《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进行了法人住所变更登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我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动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和预警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年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部署 一是制定了《2023年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计划》并获得了市政府批准实施,指挥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通知》《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播雨”减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全年人影工作和重点领域服务保障进行了部署。二是完成在用高炮、火箭发射架年度检查,及时购置和发放人影弹药。三是对27个作业单位91个作业点进行安全等级评定。四是完成了作业点空域申报并开展了空域协调座谈会。 (二)抓住时机、精准作业 一是组织各区县抓住3月16日等8次重大天气过程,大力开展增雨抗旱、防雹减灾作业服务,开展地面作业571炮(箭)次,发射高炮弹6137发,火箭弹563枚。二是组织17区开展蓝天行动增雨作业148炮(箭)次,作业高炮弹172发,火箭弹366枚,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1架次,共计燃烧碘化银烟条264根。三是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影保障服务,开展改善空气质量跨区域人影飞机作业4架次。 (三)持续用力、推进人影科技能力现代化 紧扣播雨减灾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做好人影五大能力提升。一是加强国家级业务产品在人影作业中的释用。二是加强风云卫星云相态、云检测、云类型等云参量产品在重庆人影作业中的应用。三是持续推进西南区域人影能力建设项目。四是完成御天.智能人影系统及作业站点终端建设并投入使用。五是完成17个固定作业点智能安防能力建设。六是完成了10台自动化火箭更新。 (四)全面加强人影作业安全管理 一是3-4月开展了全市人影安全大检查。二是4-5月再次开展了人影安全检查。三是更新安全射界图65幅,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等措施,防范化解人影作业涉铁隐患。四是全年不定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18个区县开展了人影安全督查检查。 (五)持续打造人才队伍 一是推动成渝经济圈人影人才互助交流,接收四川省遂宁市气象局一名业务人员交流学习。二是加强人影高层次人才培养,选送1人到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担任访问学者,选送3人参加中国气象局组织的培训。三是推选一名装备管理专家参与全国人影安全管理工作。四是加强对基层人影业务人员技能培养,组织新增作业人员操作培训班。 二、预警服务工作 (一)升级预警系统功能 一是实现普适性气象预警向针对性工作指令转化,气象预警查阅率提高至百分之百,查阅延迟时间缩短80小时,针对性工作指令1分钟内到达乡镇政府、3至5分钟内到达各级应急责任人。二是推进阈值告警业务建设,以巴南和巫山为试点实现超阈值信息自动发布和叫应功能。三是完善村级工作站软件,新增游客访问功能,完善统计、数据对接等功能;完成Windows端和手机端两种应用开发。四是优化预警发布质控功能,完善敏感词库和语义分析功能,实现敏感词发布提醒和强制拦截错误信息。五是实现全市预警叫应和联动响应情况实时共享至全国预警叫应联动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全年上报叫应信息3707条,联动信息39265条。六是完善舆情监测功能,实现互联网舆情信息提取并与实际发布的预警信号进行对比和提醒。七是初步完成数字应急·监测预警模块开发,已在沙坪坝、开州、万州、长寿、黔江等5个区县上线试用。 (二)拓展预警发布渠道 一是完善市-区县电子围栏、有线电视、应急广播渠道信息发布流程。建设联通、电信区域短信发布渠道,开展三网区域短信综合发布,全年共发布69条,服务546.53万人次;有线电视已在全市各区县开展应用,对接市级应急广播系统并实现测试信息成功播报。二是推进电信移动网络电视接入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试点工作。将1400块重庆市科普文化云平台对接至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今年以来共计推送预警信息34756块次。三是新增渝快政发布渠道,向市委市政府发布预警信息1082条。持续推进完善“重庆预警发布”APP融入“重庆气象”APP功能,实现灾情收集等功能的手机端操作。 (三)完善预警体制机制 一是指导区县预警中心建立智能预警发布运行管理规范和制度,组织各区县预警中心召开电视电话月例会。二是建立预警发布效果评价办法,按照“一轮过程、一次评估”要求,开展高影响天气应急联动和服务效果评价31次,对全市预警发布和联动响应成效开展评价通报25次。三是落实直达基层应急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编制市级预警叫应标准规范,明确不同信息类型的叫应启动标准、叫应渠道和叫应对象。 (四)健全预警发布业务 一是强化“1131620”递进式精准预报预警发布业务,完善预警发布规则和业务流程。2023年,全市共发布预警信息704665条,累计覆盖4.75亿人次,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二是联合市防办发布洪涝灾害气象风险提示164期,及时向水利、规资等部门应急责任人发布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信息共计194期。 三、党建工作 一是制定了党建工作要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二是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了4本必读书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开展专题学习研讨9次,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2次,组织观看了红色舞台剧《绝对考验》《重庆·1949》,电影《望道》,赴下庄开展主题教育,与巴南气象局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三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开展集中学习36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讲党课5次,组织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季讲一课、月读一书、周荐一文”等活动,到渣滓洞、杨闇公故居参观学习。四是切实做好换届选举和“两优一先”评选工作。五是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参观了张鹏翮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收看了《零容忍》等5部廉政教育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5年7月1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林娜 联系电话:15909323467 报送日期:2024年02月22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