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3年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2023年度)

发布时间:2024-05-27 11:57
发布时间:2024-05-27 11:5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78456615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开展药物种植研究,促进卫生事业发展。药用动植物资源调查及收集动植物野变家种、病虫害防治提高中药材质量、产量和标准化研究开展生产与开发

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三泉居委

法定代表人

朱吉彬

开办资金

580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中医药学院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003.36

8507.75

网上名称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从业人数

10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坚持“科研立所”发展道路,积极赋能中医药产业 (一)聚焦市场科研需求导向,推动优势学科稳步发展 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与14个区县的政府、企业共签订科技服务协议21项,累计合同金额1184.4万元。其中与重庆德瑞智慧城市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1000万元技术服务协议是我所有史以来签订的最大对外技术服务合同;与重庆丰圣商贸有限公司开展全面技术合作及成果转化,有2款南川明星产品铁皮石斛酒和鹿血酒正式获得生产许可。二是启动林麝产业化、药膳、药香艾草特色项目研究。成立林麝工作专班,起草了《林麝发展规划》,建立“研究所+农户”合作模式,有序推进林麝产业化;成立药膳、药香艾草专业团队2个,开展药膳、药香的科研及推广工作;支持艾草等5个品种开展良种繁育及新品种(系)选育研究。 (二)强化有组织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实施质量提升 一是加强项目申报。申报各级项目59项,申报经费1678.8万元,获批项目16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的支持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支持4项,获批经费1314万元。二是加强项目监管。在研项目147项,26项结题,到期结题率100%。市科技局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全所2019-2022年共117项基本科研业务费、绩效激励引导专项、能力提升专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我所在科研项目征集方式创新、项目指南凝练、项目生成流程革新、成果产出质量效益等方面成效突出,获得第三方机构A级评价。 (三)强化科研成果形成,创新工作成绩明显 加强科技成果的形成与转化,积极呼应市场需求,挖掘自身潜力,聚焦科研要素形成一批突破性成果。一是论文方面。发表论文28篇,其中三高论文9篇。二是专著方面。编撰《中国川贝母》等2部著作,还参与编写高等学校教材《经济动物生产学》的麝类章节。三是专利及标准方面。获专利授权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布“卷丹种球质量分级”等标准7项。四是奖项方面。“重庆中药资源调查与多维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志”2项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五是种质创制方面。自主分离的杜鹃兰共生萌发菌白假鬼伞菌株被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收藏;与长江师范学院联合培育的“渝丹1号”百合新品种通过农业部2023年第五批国家新品种审定;新收集到灵芝野生菌株27株,并获得了优良灵芝品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阶段性成果。 (四)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发挥学科平台作用 一是加强现有学科平台管理。给予“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等4个科研平台和“众创空间”等4个科技服务平台固定经费支持,持续完善平台管理制度,提升平台资源集聚和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水平。重庆市中医药重点学科药用动物学、中药鉴定学顺利通过市卫健委中期评估。二是积极培育新科研平台。申报“林麝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3个,申报重庆市技术创新中心2个。 (五)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一是积极参与全国性、高水平学术交流会。参加“2023年药学事业发展大会·药植论坛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报告会”“2023年全国中药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会并作学术报告,积极向业界推介药植所,介绍我所的业务和成果。二是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重庆基地培训班”2期;举办金钱草“地膜保湿控草”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等。三是开展国际科技交流。承担“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摩洛哥代表团接待工作,组织代表团来所考察交流并达成初步科技合作协议。 (六)不断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公益服务质效 一是深度参与乡村振兴事业。成立了乡村振兴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工作专班,派驻彭水、巫溪产业指导队员3名,派出科技特派员38人,为全市13个区县种植户提供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开展线上远程指导、线下技术服务、培训30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1500余份,解决技术难题52项。二是积极开展中医药科普教育。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等科普活动20余场,发放中医药科普宣传资料近3万余份,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先后进行了宣传报道;为重庆中医药学院等大中小学共2500余名学生开展带教实习活动和科普讲座;协助南川区林业部门成功救助野生动物81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19年11月14日至2024年11月14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彭静  联系电话:18723847986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07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