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3年

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2023年度)

发布时间:2024-05-03 22:32
发布时间:2024-05-03 22:32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6MB0R87665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小学教育发展。(一)实施小学学历(义务)教育。(二)为学生提供相关社会服务。

重庆市沙坪坝区尚贤路598号

法定代表人

邓瑜

开办资金

887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652

8113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2022-2023学年工作总结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前提下,在高新区以“新智慧教育”先锋实践全面开创“西部基础教育特区”的建设浪潮中,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乘风而行,在“科创高新·智慧教育”的引领下,紧扣“双减”,致力于建设具有全市影响力的“智慧学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2-2023学年度,思贤全力促进学校优质快速发展,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定课程改革方向,让“五育”真实发生在校园里 (一)坚持“德育为先”课程理念 学校紧扣“立德树人”,践行“智慧德育”,秉承树人优良传统,涵养思贤个性特质,制定《小贤童”一日常规》,规范小贤童在校的学习生活;创造性地开展《“小贤童”三件“贤”事儿》,帮助小贤童养成阅读、做家务、运动等良好习惯;实行《树人思贤每周常规训练重点》,让小贤童文明素养在日常细节中逐渐形成。 (二)构建“五育并举”课程体系 思贤坚持五育并举和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育人导向,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高品质开发校本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校课程育人体系——“立贤”课程体系,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科技创新,智育未来 一是筑“校园梦”,营造科创氛围。学校立足校情,创新创造,高投入配备科创设施设备;高标准建设科创活动场地;高质量打造科创功能室。以“科技馆、智能书法室、无土栽培”为阵地,营造浓厚的科创氛围,打造科创教育特色,助力科创“校园梦”。 二是筑“团队梦”,强化科创力量。在实施科创教育的过程中,“科技馆”团队研究有趣的科学实验和课程,提升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无土栽培”团队致力于小课题研究,提升理论素养和探究能力;“智能书法”团队借助信息技术赋能书法教学,提升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是筑“课程梦”,提升科创素养。学校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相关要求,利用每天下午课后服务社团活动时间,开设了“小小科学家”、《智慧科技馆》、“紫甘蓝变变变”等40余门符合贤童兴趣爱好的科创特色课程。 四是筑“活动梦”,激发科创兴趣。学校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开展了“逐贤体趣节”、“达贤荟萃节”等课内外结合的实践活动;以“科创·筑梦”为主题开展了校内外配合的科普活动;以“科创·强国”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人人争当科普小能手。 五是筑“竞赛梦”,焕发科创活力。通过全校师生的不断努力,思贤的科创教育发展迅捷,培养了一大批科创小达人。 2022年7月,在重庆市第六届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复赛中,我校贤童获5个一等奖、26个二等奖、62个三等奖。在决赛中获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我校因此荣获“优秀组织单位”。 六是筑“拓展梦”,开阔科创视野。思贤以多维的拓展丰富科创教育。如:在“天宫课堂”之后,贤童们用一张张“天宫课堂”科普手抄报、一幅幅描绘天宫的绘画作品、一首首抒发航天梦的小诗……表达出对航天科技热诚的爱。 2.以美育贤,以艺健体 学校以高新区“新智慧美育”为领航,“5+N”智慧教研为抓手,围绕“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核心理念,积极探索现代智慧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育人道路,坚持“艺术植根,智慧生花”的艺术教育方向。 学校积极探索艺术类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建构了“1+N”艺体课程框架:“1”即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等国家课程,“N”即拓展出来的40余种全员必修和选修课程。 学校倡导,教师要先成为“发现美的智者,传播美的使者,创造美的能者”。学校美育教师们在国家、市区级教学比赛及各类竞赛中崭露头角:卢娅、李朝老师的课例获选部级“基础教育精品课”;傅杰老师在2022年高新区和重庆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荣获八项一等奖...... 学校大力发展艺术教育,被确定为全国书画等级考试考点,还在各类美育活动和竞赛中多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并获得“古琴艺术特色学校”等美誉。 3.以劳赋能,润泽童心 (1)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劳育“贤” 树人思贤小学利用“131”管理模式大力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着力培养贤童们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努力促进小贤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是坚持一个思想---以劳动课程为立足点推动劳动教育 除了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树人思贤小学还因地制宜,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并依托校本课程---四季课程开展了校园“无土栽培”小课题研究活动。 为了给贤童们提供多元化学习和劳动途径,学校开设小厨房劳动课程,低段小贤童要认识厨具,学会使用厨具制作简单菜品;中段小贤童要学会制作炒青菜、麻婆豆腐等菜品;高段小贤童要学会制作火锅、糖醋排骨。 二是围绕三个发展---以智慧管理为支撑点提升劳育品质 着眼贤童发展——以培养智慧之星为主抓手。在劳动教育的管理过程中,学校以贤童为主人翁,因材施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式学习、小课题、实践活动满足贤童智力多元发展的选择和需求。 促进团队发展——以挖掘劳动智慧为主路径。我校积极引领贤师转变劳动育人观念,树立“大劳动教育观”,参与劳动教育学科共同体的构建。 紧扣学校发展——以打造智慧校园为主旋律。学校利用校内各处空置区域积极开辟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现生态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劳动实践融合领域进行一些有益探索。 三是实现一个目标——以劳动教育为落脚点提升教育质量 我校秉承 “以概念为驱动”“以探究为手段”“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原则打造丰富的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教育呼声高涨,学生热爱,家长认同,老师支持,成效斐然。 (2)建设校园劳动文化,以劳养“贤” 在高新区“新智慧劳育”的引领下,树人思贤小学提出“劳动固本铸魂,智慧花开满园”的劳动文化理念,紧紧围绕劳动教育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内涵和特色发展。 同时思贤把劳动教育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树劳动理念,增劳动技能,展劳动风采。学校借助“1剧1台”设立劳动周,让小贤童通过演童剧、唱童歌等形式歌颂劳动美德,发现劳动的崇高和美。 在小贤童一年级进校时每人都会发一本“三件贤事”记录册,“劳动”就是其中一贤。记录册对孩子的每日劳动过程表现及实际成效进行信息采集;贤师布置作业也必有“三件”贤事,旨在帮助小贤童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3)培养劳育教师队伍,以劳成“贤” 学校创建“专家+骨干教师+职初教师”劳动教育三级核心团队。贤师们在“无土栽培”研发项目组和原沙坪坝区综合实践教研员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进行课题研究,逐渐学会把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把课题转化为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探索、综合协调的能力,同时对劳动教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努力成为 “理念先进、衷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智慧教师。 (4)整合家校社资源,以劳助“贤” 学校一边整合学校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一边利用贤爸贤妈、社区、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校社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格局,让贤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每学年,我校都会联合复兴寺社区开展志愿者联合活动;联合贤爸贤妈共育,小贤童走进贤爸贤妈工作单位;联合企事业单位,走进工厂间和实验室。 (5)创新劳动教育评价,以劳蕴“贤” 思贤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多元的评价体系扎实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形成了从“学前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全过程,到“量化评价+质性评价”的多模式,再到“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多角度。 二、推进教学模式转型,让“五学”真实发生在课堂上 学校以高新区“新智慧教育”为领航,“5+N”智慧教研为抓手,加强“五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探索情境创学、问题引学、活动互学、数字助学、评价优学的课堂新生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生高阶思维和关键能力的发展;坚持“以学为中心”,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注重真实情境创设,将情境任务贯穿课堂始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在“五学”课堂的引领下,我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2022年5月,我校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作业设计均荣获重庆市精品作业设计;2023年4月,在高新区第三届智慧教育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三、构建育人保障体系,让“智慧”真实烙印在发展中 (一)注重研究引领 学校围绕“教育科研为抓手,课题研究为平台,课程建设为路径,全面提升为目标”的总体思路,根据学校内涵发展规划和教科研工作实际需要,确立了“学校特色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素质发展”的工作方向,创新科研工作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学校深入实施“教研训一体化”教研模式,注重把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学生发展研究紧密结合,定期开展各学科“5+N智慧研训”。 (二)加强队伍建设 学校以高标准、高投入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智慧教育平台。依托“一智五慧”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营造“人人争当智慧名师”的浓厚氛围。“智慧科技馆”是培养贤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温室;“无土栽培”是培育贤师探究能力的沃土;“智能书法室”是提高贤师创新能力的摇篮。 (三)加大资源支持 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探索和创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新兴技术为支撑,开展基于“三个课堂”平台应用的校本研修、校际研修及跨区联合研修,发挥“名师课堂”示范效应,促进“专递课堂”资源共享,努力打造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校本特色,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学校发展面临困境 第一,数字化应用效率与建设期望不协调。 第二,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效能不够明显。 第三,数字化助力人才培养的动能不凸显。 困境产生的背后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在观念层面,学校和老师认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但其紧迫性不够到位;在实践层面,从学校的整体推进层面来讲,对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实践范式的研究和探索不足;在愿景层面,数字化转型的愿景与学校组织、文化系统的耦合不够紧密。 (二)展望: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抓住发展机遇 一是跨越“资源壁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4年,我们除了要持续进行校内、联盟体的研讨交流,还要主动创造机会,让贤师们走到更大的平台上去。因此我们要持续加强“双师课堂”“三个课堂”建设。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抓住一切可研之机、可修之时,让贤师们进行教学的深度研究。 二是聚焦“立德树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坚持课堂是主阵地。要积极探索“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为要求的智慧课堂教学“新范式”,紧跟“五学课堂”,探索智慧课堂“五看五度”新路径,实现教学育人目标、核心素养双提升。坚持教研是支撑力。在“区级教研、联盟体教研、校本教研”三级教研体系的指导下,实现学段全覆盖、学科全覆盖、教育教学环节全覆盖。联盟体教研“健全机制、营造氛围、加强督导、强化考评”,突出“以学促研、以展促研、以训促研、以赛促研”,落细校际间教师岗位交流、资源共享、教研共融。校本教研“建机制、搭平台、重过程、严考核”,强化任务式、项目式、清单式教研,定期开展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坚持评价是总牵引。在高新区“五智教育”评价标准的指导下,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育评价工具,健全学生发展评价办法,注重基础性学科质量与综合性素养评价的有机融合。不断优化绩效考核办法,科学制定分配方案,充分激发教师活力。 学校站在第二个六年的起点,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品质,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将思贤办成社会满意、贤爸贤妈放心、贤师舒心、贤童向往的智慧学校。用实际行动助力“新智慧教育”,为开创“西部基础教育特区”建设新局面添砖加瓦。 思贤也将继续以振奋“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激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志、淬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为学校谋发展,为贤师谋进步,为贤童谋成长。带着挚爱的心、怀揣深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20年04月14日——2025年04月14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重庆高新区获得区办学水平考核一等奖。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赵汉成  联系电话:19923531176 报送日期:2024年02月29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