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MB1045825B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主要职责:提供中医药诊疗技术服务,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工作,承担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服务和卫生应急的有关具体工作,负责中医药临床医学的科研、教学及培训指导等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万州区王牌路126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周勇 | |||
开办资金 |
7830.66(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288.138 |
43325.0857 | |||
网上名称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 |
从业人数 |
81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在学校及市卫健委的领导下,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抓建设、强特色、促改革”三方面工作,加快推进新院区项目建设、大力推动学科及人才队伍改革,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加快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与管理,助力赋能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3年工作情况 1.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Ⅰ.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学习。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和内涵要义,围绕“以学铸魂 创建三甲”开展集中研讨学习14次;坚持“以学促干 推动发展”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9份,落实整改措施46条、解决问题26个;将主题教育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健康中国行 中医在行动”暨医院首届中医药文化节、“中医惠民 服务百姓”义诊进社区、“红色中医小分队”下基层等活动,服务百姓8万余人次。 Ⅱ.深入推进集中整治工作。紧紧围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六方面30类问题,建立主体责任工作任务、“两个关键”、自查自纠问题、廉洁风险防控4个方面清单,组织42个科室、700余人次进行问题自查,排查突出问题3项,排查廉政风险点37个,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医院环境。 Ⅲ.努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国家满意度调查反馈数据,在2023年重庆参与调查的60家公立中医院,我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和职工满意度均排名第2位,住院患者满意度排名第3位。 2.业务指标顺利达成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医院通过开源节流、提质增效、优化管理,实现业务快速发展,各项运营指标顺利达成。 2023年,医院总诊疗人次232547,较去年同比增长12.68%;出院患者22174 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25.33% ;手术 6415 台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2.17%;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26.61%,较去年同比增长2.2个百分点。业务收入3.2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5.99%,资产负债率25.96%,较去年44.73%同比下降18.77%。 3.新院建设加快推进 江南院区项目于2022年12月开工建设,经一年时间加快推进,截至2023年12月底,一期项目住院综合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下来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感染性疾病楼主体结构施工至2层,完成85%,中医药植物科普博览园完成建设任务;二期项目现已完成相关招标采购、方案设计、勘察报告等工作,正在报送初步设计审查,计划2024年3月开工;项目2023年使用债券支付2亿元,累计使用债券支付3.1亿元。新院建设的稳步推进,为医院“建成高水平市级中医院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4.“三甲”创建扎实开展 按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标准,医院从功能定位、人员队伍、科室建设、重点专科建设、中医护理、中药药剂、中医药文化及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一是多次组织召开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时间、定任务、定职责、定奖惩;二是切实落实督查工作,将等级创建工作与日常质量管理相结合,以创促改,以创促建;三是开展阶段性大检查,发现和反馈问题共376条,形成重点、难点问题整改清单42条,一般性问题整改清单334条,均制定整改措施及完成限期,保证整改实效。 5.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 一是中医治未病工作创新开展。开展养生技术18项,穴位按摩、脐疗、推拿手法等适宜技术13项;多形式向居民传授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传统功法;对500名体质偏颇人群、慢病人群等进行中医健康干预,干预有效率75%以上,同时针对这类人群研发中药茶饮方11个、食疗方10个以及中药香囊、中药膏方、中药足浴等系列健康干预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 二是院内制剂推广范围扩大。优化院内制剂与其他机构单位合作策略,拓展制剂服务领域,其中与九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市药监局批准调剂使用9个品种,第一批调剂5个品种,与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调剂9个品种13批次。自制制剂销售金额430万元,较去年同比销售增长13.15%。 三是中医人才培养工作圆满完成。再次圆满完成重庆市第二届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为全市41个区县644名学员提供中医理论学习及适宜技术培训服务。先后承办万州区2023年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培训活动,承担指导万州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共组织40余名专家深入万州区52个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中医药服务能力及中医药健康管理指导,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 四是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凸显成效:与上海黄浦区香山中医院合作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施氏伤科疗法”重庆万州传承工作站;随重庆市代表团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医疗中心、传统医学针灸诊所、肿瘤学与放射学专业实用医疗中心花拉子模分部签署合作协议,推广中医药文化。 二、主要工作亮点 1.学科体系逐步完善 Ⅰ.完善学科细化分组:设立14个一级学科,细化二级学科设置,将内科细分为脾胃病科、肾病科、心病科、肺病科、脑病科,外科细分为肝胆周围血管科、胃肠泌尿科,完善营养科、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将健康管理中心、中医护理门诊纳入治未病科管理,重组急诊一科、急诊二科、重症医学二科为急诊重症医学科。 Ⅱ.专科建设凸显成效:骨伤科成功申报万州区临床重点学科,康复科成功申报国家中医优势学科,带头作用逐步加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肺病科、肾病科、针灸科、脑病科、妇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等市级重点专科群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展现。 2.人才队伍逐步优化 Ⅰ.聚焦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2023年进行干部集中调整,行政职能科室干部任职22人,临床科室任命临时负责人 6人,设行政二级科室负责人7人,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Ⅱ.夯实专业人才基础,筑牢发展根基。一是人员编制总量管理,医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向市卫健委提交的医院人员总量管理实施方案已获得批复,同意我院人员总量2054名,其中第一批下达932名,并予以备案;二是评审制度改革,43人完成岗位晋级,8人通过卫生专技高级职称评审,初步形成实干实绩的职称评定导向;三是人才梯队建设,实施“青苗工程”,遴选10名中医药经典优秀人员进行培养,充实后备力量;四是人才队伍壮大,柔性引进胸外、神外、重症医学科3名专家作技术指导,招引35名高质量人才;五是专业素养提升,选派62人外出进修深造(医生34人,护士24人,其他4人),推选2人参加高层次人才研修,培养博士1人,硕士5人,组织36人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医院发展。 3.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2022年度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取得进步。国家监测指标取得B+等级,总分711.07分,全国排名217名,较2021年度上升24名。 4.科研项目及经费实现突破 完成重庆市及万州区各级各类项目申报17项,批准立项10项;成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并在国家药监局成功备案I期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室,开展7项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在研院内制剂4项;共获得横向经费约140万元,纵向经费约20万元,立项个数及经费总额均实现突破。完成科研成果登记2项,获得专利证书3项,发表学术文章13篇。 5.专项创建取得成效 医院获得全市卫健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功创建重庆市“健康促进医院”、万州区“无废医院”;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并投入试运营;成功创建市级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单位,建设“平安医院”;市级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市卫健委绩效评价;中医“治未病”进基层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被评为万州区2023年度优秀创新创业示范团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自2022年08月15日至2027年08月1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取得B+等级,总分711.07分,全国排名217名; 8月18日,医院荣获重庆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付绍秀、冉洪玉、牟昭霓荣获重庆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渝人社〔2023〕307 号、渝卫发〔2023〕34 号); 7月20日,医院在重庆市公立中医类医院2022-2023 年度急诊急救知识与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接受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赠送救护车1辆,现在使用中。 |
填表人: 吴春霞 联系电话:13228529659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01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