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7450498192B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师范大学附属科学城第二小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师范大学附属科学城第二小学校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实施普通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负责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开展对外交流工作;按政策规定开展学前教育;维护校园安全,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濒河4号 | |||
法定代表人 |
谭爱民 | |||
开办资金 |
888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225.7703 |
11376.9338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9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以德为先,“智趣社团”创新高 学校德育注重仪式教育:入学仪式、入队仪式、成长礼、毕业季,构成了学生成长的阶梯,让孩子们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留下了他们的成长足迹和美好愿望。本期开展的“趣阅读,去阅读”快乐读书节,倡议孩子们“读好书、好读书、书读好”;“我和我的祖国”国庆系列活动、“强国有我,我为队旗添光彩”少先队建队节系列活动,让孩子们牢记使命,热爱祖国;爱眼护眼让“视”界更美丽公益讲堂走进我们重师附二小,关爱孩子们的眼健康。学校每周以班级为单位,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举行主题教育周活动。每周评选不同主题的智慧之星,树立身边的榜样,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在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举行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与五星红旗和天安门国旗班战士亲密接触,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华龙网新闻”“上游新闻”“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赢得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学校学生社团开设了五大类课程:“趣运动”、“趣劳动”“趣智慧”、“趣文化”、“趣艺术”共57个社团,其中趣劳动特色社团里面的《未来田园实验基地》特别的受孩子们欢迎。趣运动里面的轮滑项目也是孩子们争先恐后报名的一个社团。本学年我校举行了乡村少年宫书画大赛、紫荆杯书画大赛重庆分赛场等各种艺术展演活动,学生获奖100余人次,少年宫辅导员获奖30余人次,其中趣智慧中的机器人社团代表重庆高新区参加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一等奖。 二、五育并举,“共生”课堂启新篇 为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更好落实五育并举、五育共生融合,构建以德启慧养品行、以智生慧展思辨、以体促慧炼精神、以美融慧润心灵、以劳达慧创幸福的“共生”课程。打造“生本、生生、师生”共生的“共生”课堂。为更好的落实“共生”课堂,学校还成立了两个工作坊——静待花开语文工作坊、“数学+技术”深度融合工作坊。接下来从“数学+技术”深度融合工作坊的角度进行汇报: (一)立足“教育特区”定位,塑造“智慧共生”教学样态 1.紧跟“科创高新∙智慧教育”区域战略 学校在“科创高新∙智慧教育”理念引领下,朝着高新区“西部教育高地引领区、教育创新发展先行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教育特区”目标,把“技术与学科融合”作为当前努力攻克并付诸实践的科研课题。 2.践行“智慧共生∙幸福致远”办学理念 学校经过多次研究确定提出并践行“智慧共生•幸福致远”的办学理念,以“技术与学科融合”为切入,申报、立项并成立了重庆市“数学+技术”深度融合工作坊,开启了塑造“智慧共生”教学样态的学科探索之旅。 (二)聚焦“教与学”的变革,探索“智慧共生”教学策略 重师附二小“数学+技术”深度融合工作坊,聚焦教与学的过程,优化教与学的方式,努力改变“备课方式、教学方式、作业方式”,从而推动学科教学创新。 1.“文献查阅技术、课件制作技术”优化“备课方式”,共生教学技能 如何改变教材解读不准确、教学资源不充分、教案撰写不科学的现状?工作坊制定了技术条件下的备课流程:查阅文献资料——筛选课程资源——设计呈现方式——梳理教学方案。备课教师运用“知网研学”、“希沃软件”、“中教云平台”等工具,根据教学内容,查阅相关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进行文献梳理;带着初步的教学思路,筛选已有课程资源;对选定资源进行组合、修订和完善,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再设计;在现有文献资料和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为学习的充分展开和学习的自然发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形成教学方案。备课完成后,提交网络讨论群,备课组教师在分享中,共生教学技能。 这是两种备课方式的对比。 2.“学情诊断技术、教学互动技术”优化“教学方式”,共生教学智慧 问卷星、中教云平台等软件和平板电脑、答题器等学习终端,为课前、课中、课后的学情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上课前,教师端发送课前检测作业,学生端完成后,后台立即做出数据分析,让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中,后台对学生课堂练习的掌握情况进行统计,教师运用手机的投屏技术、同屏技术、作业归类技术进行作业展示和作业讲评,运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开展学习竞赛;课后,教师端再次发送巩固练习,学生端操作后反馈学习效果。学校还利用三个课堂、双师课堂解决了教师不均衡,年轻老师跟学问题。这些技术,极大地优化了教与学的方式。 3.“影音采集技术、动态分享技术”优化“作业方式”,共生学科素养 通过钉钉软件、中教云平台,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电子作业、音视频作业。如“我当小老师”“、“我讲数学家的故事”“我的数学实践”等,家长把学生的活动记录下来,晒到班级圈、朋友圈,改变了纸笔作业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突破了课堂展示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展示的广度和深度。多样的作业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运用“自助评价”技术,开展“智慧共生”教学评价 1.“掌上共育”帮助记录教学过程评价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在“掌上共育”录入观察维度,运用语音采集设备,通过语音评价学生交流互动、作业质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这些评价信息的统计情况,通过智能现,如同学被表扬次数、哪些同学需要改进,哪些同学发言次数比较少,这些过程性记录,为课堂教学的改进,提供了自助式诊断。 2.“班级圈” 实现学生素养多元评价 可视化大数据UI呈现,通过“班级圈”,学生、家长、老师也拥有评价权。教师、家长也可将孩子学习活动发到班级圈、朋友圈,家长、同学、其他科任老师也可评价。其实朋友圈的评价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关注的力量。丰富细致、直观形象的证据和数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素养的形成。 三、“共生”教育,凝心聚力初见效 通过定期听课、评课、研课、论文撰写、教育书籍阅读分享,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参加公开课110余人次,参加论文获奖35人次,其中谢彦老师在第十三届全国小学教学特色设计(教研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甘红敏、刘智丹等老师在高新区智慧教育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赛课获奖20人次,万桦楠老师在重庆市第八届小学群文阅读现场优质课大赛中荣特等奖,2021年九龙坡区“行知杯”、高新区“智慧杯”现场优质赛课共9个学科,有7个学科获奖,其中数学学科,获谢家湾赛场一等奖第一名。2021年11月我被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文明办评为重庆市“最美校长”。2021年12月,我代表学校在重庆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做经验交流。 四、下一步工作思考 大树底下好乘凉,我们附二小将继续依托重庆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专家库资源,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己任,着力提高办学水平。附二小因重师变得更强,重师因附二小变得更美,共生共赢,再创新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中国环境文化教育专家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2、2021年中共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工作委员会“学习新思想 共赞100年 奋进新征程 ”微宣讲视频比赛一等奖; 3、2021年重庆高新区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体育道德风尚奖”;4、6.1中队荣获2021年高新区“优秀少先队集体”;5、重庆高新区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朗诵《梦里见》获一等奖;6、重庆市宣传部、重庆市人社局颁发的“重庆市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周鹏 联系电话:13627678637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01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