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7409W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图书馆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图书馆(罗斯福图书馆、重庆市古籍保护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文献收藏、流通、开发利用 宣传、利用馆藏文献传播知识文化 提供学科课题、信息服务及研究 负责全市古籍普查登记工作 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天大道106号 | |||
法定代表人 |
任 竞 | |||
开办资金 |
422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519.15 |
49885.06 | |||
网上名称 |
重庆图书馆(www.cqlib.cn) |
从业人数 |
23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能够及时按照要求进行变更登记及年度检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坚守安全底线,业务再上新台阶。 读者服务善作善成。重庆图书馆根据上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分类铺排、推陈出新。2021年,重庆图书馆共计接待读者2106087人次;办理读者证46330个,累计办证524225个;文献借阅共计406387人次、1140630册次;开展阅读嘉年华、4•23世界读书日、格林童话之夜等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606场(其中线下活动424场,线上活动182场),举办重图讲座44场,完成巡讲34场,举办展览24场,举办巡展90场,活动总参与达到820余万人次。 采访编目规范有序。重庆图书馆改革采购方式,首次实行“定出版社,定考核”模式,优化入藏质量。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集中重点采选相关文献,采购3个红色数字资源库,采访图书712种、2389册。加强数字资源采访实时管理,完成58个项目招投标工作。扎实推进纸质文献采访,采编图书77030种、150666册,现刊登到48186期(册),加工入藏过报358种1793册、过刊1221种4230册,截至2021年底,全馆文献藏量3763797册(件)。积极发挥重庆市图书馆文献编目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提升区域编目业务水平,加快区域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向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及上海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上传书目数据13934条,达到了2020年的1.9倍,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联合编目中心优秀数据上传机构。 文献开发硕果累累。重庆图书馆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馆藏文献资源。古籍、民国文献方面,完成《巴渝文库》2020年项目《逢庐文丛》(第一、二辑)、《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九年来之重庆市政》《重庆近现代期刊提要》4种文献的出版;持续开展《抗战时期英国驻华大使馆档案文献汇编》(400册)文件整理及翻译补充校对,预计2022年完成出版;完成重庆巴渝中医药民间博物馆近5万册古籍整理编目;启动重庆三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共计4种6册古籍修复工作;通过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民国时期文献第一批7套9册(件)验收,第二批20套22册(件)待验收。地方文献方面,印发《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地图目录》,完成《1949年以来中国家谱总目》数据上传635条,发布《重庆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目录》电子初版;申报成功“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图书馆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打造立足馆藏、学用结合的青年人才培养平台。全年推出3场大型原创文献展览。 馆外服务稳中求进。馆外读者服务坚持“读者请进来,服务走出去”,2021年通过“重图到家”、图书流通点、“你阅读,我买单”等方式新办读者证11912张,图书借阅3.46万人次、7万册次。流动图书车服务43次;固定流通点图书交换38次;“重图到家”借阅36153册次,同比增长93%;开展线上线下活动39次。向社会各界单位赠送图书70300册。 业务协调成效显著。重庆图书馆充分发挥行业引领和业务指导作用,带动区域协作发展。2021年联合全市43个公共图书馆共同推出“‘峥嵘岁月 筑梦前行’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馆藏红色地方文献展”;撰写完成《重庆图书馆“十三五”期间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报告》《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十三五”时期发展情况》;出版《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十三五”时期行业发展报告》,全书16万字,首次客观呈现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受到业界其他公共图书馆的广泛关注。 科研学术精进不休。2021年,重庆图书馆申报国家社科基金6项,同比增长4项;申报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4项,同比增长4项;申报市文化旅游委科研项目1项;全年共计成功立项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2篇。完成参考咨询工作14项,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立足馆内数据库资源,全面开展论文查重、论文查证、论文查引以及科技查新等多项业务,提升和扩大社会服务影响力。 数字建设继续扩容。一是完成2018-2020年度20个文化共享工程地方特色资源项目建设任务,目前84个项目全部建设完成;二是配合市文化旅游委公服处,对分中心历年承建的项目进行收尾验收,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转型和工作重心转移;三是采购商业数据库58个,加大馆藏特色数字资源开发,扩展访问范围,规范访问权限,申报馆藏民国文献、古籍和专题文献数字化专项经费;四是编制年度《重庆市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向文化和旅游部申报智慧图书馆专项12个。 新闻宣传与时俱进。重庆图书馆通过中央驻渝媒体、重庆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对我馆业务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2021年全年共计报道346条,其中国家级媒体报道102条。同时,通过自有新媒体加强宣传,微信公众号全年发布推文380篇,粉丝43.3万人,获得了第五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称号,全国仅6个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入选,根据《全国公共图书馆微信微博监测月报》统计,我馆官方微信基本保持全国同类服务号前列。微博发布博文4321条,粉丝19.4万人,荣登“全国十大图书馆微博”第2位、“重庆十大文旅系统微博”第1位,首次进入“重庆十大政务机构微博”,排第4位。官方抖音发布作品96个,粉丝2.1万,总阅读量330万。官方视频号发布作品89个,总阅读量16.6万。 运营保障稳扎稳打。顺利完成年度公招,及时准确完成职工人事管理、薪酬核发和年度考核工作,严格落实档案归档及查阅管理,完成职称评审组织工作。做好账务核算,重视内控制度建设,加强预算约束,规范预算执行,杜绝铺张浪费。优化资产管理,完善固定资产台账,维护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规范招投标流程,2021年提出采购项目申报120项,因项目内容变更,全年实际完成项目采购119个。完成行政楼改造、赠书阅览室改造、电力专线电缆沟道恢复等场馆环境、设施设备的改造治理工作。定期开展安全宣传与检查,组织安全检查12次,排查治理安全隐患56起,确保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实现全年安全目标。 发展规划全面制定。重庆图书馆根据上级规划部署,深入思考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在新形势、新业态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定了《重庆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的工作进展及成效,分析“十四五”发展环境,谋划“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到有针对、可操作、可衡量,突出规划引领。 培训改革聚焦“双减”。2021年,重庆图书馆教育培训中心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双减”政策,及时理清方向、调整定位,积极配合国家政策规范发展要求,不断创新优化、经营升级,从教学到管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发展,确保规范办学、回归教育初心。全年共计招生15985人,其中未成年人12426人、老年大学3559人。 二、深化互动交流,川渝合作一家亲。 联合实施川渝阅读“一卡通”项目。该项目是川渝两地人社、文旅部门携手策划的重点公共文化项目,重庆图书馆作为主要承办馆、牵头实施馆,多方协调联动,紧盯项目进度,督促项目建设落实。项目6月在重庆图书馆启动,目前已打通成渝两地三馆社保卡图书借阅服务,10月重庆图书馆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按照会议部署,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共图书馆最迟将于2022年4月30日前开通“川渝阅读‘一卡通’”项目服务。 举办成渝地区公共图书馆联盟会议。6月,由重庆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图书馆三馆联合主办的“成渝地•巴蜀情”成渝地区公共图书馆联盟第二次会议在四川省图书馆举办,来自川渝两地公共图书馆的馆长及相关业务负责人,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川渝两地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工作经验,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川渝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与前景,为联盟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联合开展“蒲公英梦想书屋”活动。联合开展“蒲公英梦想书屋——重庆市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乡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走进重庆市渝东北三峡库区腹地万州区赶场中心小学、垫江县第九中学,开启川渝同行、乡村振兴新征程。活动赠送500册少儿书籍以及重庆图书馆193TB数字资源的使用权,川渝两地45个公共图书馆捐赠价值7万元的图书和文体用品。此次活动创造了两个“首次”,一是首次在蒲公英梦想书屋活动中邀请四川省公共图书馆参与;二是首次吸引到如此多公共图书馆参与活动,在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彰显了川渝两地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与担当。 三、延伸供给触角,扩大文化服务网。 2021年,先后打造了“四个首家”:首家大型商业综合体中的公共阅读空间——重庆图书馆金沙天街阅读中心、首个书店阅读空间——“瞰澜•樊登书店阅读空间”、首个就业创业平台中的阅读成长空间——重庆图书馆大创慧谷分馆暨大创书院阅读成长空间、首个长江游轮上的图书馆——“长江水上图书馆”。 全年共计新增7个分馆、2个阅读空间、1个流通点。截至目前,重庆图书馆已建成1个总馆、1个24小时城市书房、14个分馆、10个流动服务点、53个固定服务点、4个阅读空间、11个24小时智能借阅柜的总分馆服务体系,进一步实现了公共图书馆跨进新行业、走进新领域的“图书馆+”服务新业态,为进一步实现以文聚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惠人提供了更广的平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1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第二届“图书馆杯”主题图像创意设计征集活动“星级组织单位” 2021年3月,图书馆报,年度影响力图书馆 2021年3月,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中国全面阅读媒体联盟,第五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 2021年4月,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第一届“书香重庆”全民阅读系列推荐活动全民阅读推广示范单位 2021年5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0年度最佳机构用户 2021年6月,中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委员会,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党务知识竞赛优胜奖 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1年11月,国家图书馆 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全国联合编目中心2020-2021年度优秀数据上传机构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王娜 联系电话:15223298229 报送日期:2022年02月24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