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8516H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 医疗与护理 医学教学 医学研究 卫生医疗人员培训 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永川区萱花路439号 | |||
法定代表人 |
龚 放 | |||
开办资金 |
13849(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2548 |
109705 | |||
网上名称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从业人数 |
190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按条例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在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医院积极抢抓机遇,全面启航高质量发展之路,稳步推进医院各项事业发展。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 以医院章程为统领,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修订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等,决策事项范围实行清单式管理,健全医院运行机制,完善医院规章制度。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出台《“双任双免”制度》《“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双培养制度》,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24人。加强干部选拔、聘用及考评,不断优化选人用人机制,今年选任中层干部24人。持续开展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素质。 (三)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坚持应建尽建原则,党支部增加至40个;开展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学习3次,各党支部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40余次;建立党支部常态化考核机制,建立《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委委员上党课16次。严格按照“六有”标准完善并新增党支部活动室20个,为党支部订购学习书籍18种700余本,划拨党费近7万元,对党支部活动予以支持;印发《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党建活动经费管理办法》等,加大指导督查力度,支部组织生活更加严肃认真。16名党员、3个党支部获重庆医科大学党委表彰。院党委授予“党员先锋示范岗”63个,表彰优秀个人45个,先进集体3个。 (四)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 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8次、专题读书班5次、专题培训9次,专题党课15次,累计5000余人次;举办西迁精神专题报告会,将校史和党史学习有机融合。院领导深入临床医技科室实地调研10余次,召开专题座谈会3次,累计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125件,开展义诊65场次,服务近万名群众。 (五)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清单》《督查追责问责办法》《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制度》《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度。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精神,并进行部署。绘制医院政治生态“全景图”,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进行“政治画像”。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和“以案四说”“以案四改”工作推进会,持续督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落实“第一种形态”情况。 二、全面推进医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持之以恒抓好疫情防控 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要求,进一步细化防控工作方案、制度、流程、细则,按照国家、重庆市督查组要求,对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及隔离病房的布局、流程进行优化。严把疫情防控入口关,持续做好预检分诊、核酸检测等工作,分层级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各级各类人员防控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完成江津大规模核酸检测标本18万份。完成院内外人员新冠疫苗接种12万剂次,院内职工完成全程接种。 (二)凝聚合力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确立“1个目标、8大重点工程、40个重点项目”规划体系,确定医院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方向,为打造医教研协同、产学研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医学中心副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画出路线图。 (三)启动三甲复评和大型医院巡查工作 建立三甲复评、大型医院巡查工作组织体系,出台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责任到人,有序推进三甲复评与大型医院巡查准备工作。以三甲复评和大型医院巡查为契机,全面启动院内制度修订。 (四)加大重点专科集群建设力度 启动胸痛中心再认证,以认证为契机,梳理流程,持续提升胸痛中心医疗质量。卒中中心多次进入全国静脉溶栓、取栓百强榜,获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青创工作室”称号。双聘重庆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院、药学院各1名专家作为药学、骨科学术主任。药学部成功申报重庆医科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推选4个学科申报市级临床重点学科。积极推进加速康复外科示范病房建设。 (五)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修订出台《职工外出进修学习管理办法》、《在职职工学历(学位)教育管理办法》、《引进人才管理办法》等10余个制度。1人获重庆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2个团队入选重庆医科大学青创计划。全职引进归国学者1名、博士研究生1人,双聘专家4名。加强职工学历学位教育,2021年在职攻读博士32人、硕士32人。 (六)进一步深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1.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重新修订完善核心医疗制度、医疗技术、手术、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20余个,建立健全四级医疗质控网络,强化科级和个人双重考核。以问题为导向,将医疗投诉、日常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质控。将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纳入日常考核和监测。 2.大力开展高精尖技术 修订手术、技术准入及管理相关制度,动态监管手术权限。立项院内新技术、新业务32项,完成全部重庆限制类技术和3项国家限制类技术备案。开展三、四级手术1.37万台,占比50.02%;微创手术0.54万台,占比19.6%;介入手术0.19万台,占比7.1%。开展日间手术373例,较去年大幅增长。 3.积极开展临床路径和单病种 入组临床路径2.1万例,同比增长20%,入径率42.7%,完成率95%。引进特定单病种管理系统,完成0.83万例单病种质量监测信息填报。引进DRG管理软件,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 4.进一步加强药事管理 加强新药遴选、政策保障用药、药品信息变更及目录外药品购用的管理。全面落实集采任务,优先采购使用集采药品。国家基药品种配备比例38.2%,采购金额比例33.7%。开展抗菌药物、麻精药品、抗肿瘤药物使用培训考核,调整合理用药考核指标。开展医药联合门诊、处方前置审核和点评工作,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加强抗肿瘤药物使用监测和处方分析,获2021年度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优秀工作单位”。 5.进一步强化医保管理 完成诊疗项目重新贯标对码及病种诊断对照。加强参保患者住院和门诊规范管理,确保医保基金使用合理合法。实施医保基金监督考核记分管理,加强医务人员行为监管。 6.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改革护理质控组织体系、运行管理模式、质控形式、质控内容等,建立健全护理单元质控标准12项、护理质控台账记录本7个。开展“9S”标准病房建设活动。引导鼓励临床科室开展“一科一特色”优质护理服务。依托信息平台,全面随访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服务。 7.全面加强院感管理 加强对院感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直接管理院感工作。建立完善《院感巡查工作制度》《感控不良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等,成立专兼职感控队伍,加强日常巡查,建立台账,落实问题整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0.925‰、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0.196‰。 8.加强传染病及放射防护管理 完成传染病报告0.25万例,报告及时率99.96%,录入及时率99.63%,准确率98.02%。完成不明原因肺炎、AFP病例、麻疹风疹、食源性疾病等监测任务。完成放射源检查32次,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662人次,完成22个辐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检测和19台放射装置性能检测。 (七)不断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1.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永川分院揭牌,新增护理学院教学部,搭建护理教学体系,首批招收120名学生。学院累计完成7050学时教学工作,其中理论课1873学时、见习课5177学时。完成190名实习学生培养。招收研究生61名,其中博士3名。 2.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新增硕导14名,现有博导硕导101人、专任教师883人。组织7次院级师资培训,选派教师参加思政课程、金课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等培训。2名教师获重庆医科大学校级优秀教师,1人获重庆市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和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鼓励奖,2人获重庆医科大学教师双语讲课比赛优秀奖。 3.持续加强课程建设 7门课程继续采用双语教学,建设19门网络在线课程。全面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建设临床思维训练系统、外科手术示教系统、临床思维综合训练系统等。 4.积极开展教研教改 完成五年制临床医学(农村定向)本科生培养计划修订和配套教学大纲修订。启动针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的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临床核心课程整合改革。 获批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批准32个院级教改项目。2021年学院教职工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16篇,在全国671所附属(教学)医院中排名第39位。1名教师参编国家级教材。 5.完成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住培新招学员90名,结业92名,考核合格率90.20%。护培招收学员79名,结业53名,考核通过率100%。完成助理全科医生培训22名,结业考核通过率92%。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17人,结业考试通过率100%。完成儿科转岗培训医生70人,结业考试通过率90%。招收临床药师规培学员12名;完成培训24名,结业考核通过率96%。获批国家级继教项目1项、市级18项。接收进修34人,其中三甲医院7人。 (八)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 围绕重庆市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采取双聘形式引进骨科退行性疾病研究方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各1名,全职引进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担任心血管疾病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与电子科技大学签订《共建智慧医院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21年获得纵向科研项目3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厅局级项目24项,获批科研经费134万元。累计发表SCI 29 篇,最高影响因子10.479。获专利授权205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4个学科进入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前100名。完成国家器械临床试验备案,承接药品临床试验项目11项,已完成4项。 (九)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是助力医疗业务。建立日间手术、单病种管理系统;推进DRG支付管理平台的应用;落实医保贯标工作,进行医院HIS系统改造;建立医保控费监测系统,加强医保管理。 二是助力患者服务。建立完善预约住院、预约治疗、预约检查、陪检系统和产科、儿保、肿瘤患者等管理系统。 三是助力疫情防控,对发热门诊、预检发诊、核酸采集等系统和环境进行改造。 四是助力精细化管理,进行医院运营管理一体化系统升级,建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完善耗材管理、合同管理、药品管理系统。 (十)持续加强后勤精细化管理 1.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 全面加强预算管理,科学编制医院预算,每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反馈。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各科室设置兼职运营管理员,加强全院运营管理。全面升级财务管理系统,强化项目成本、病种成本核算。委托第三方公司对内控体系建设进行梳理和流程再造,完善内控体系。 2.加强审计监督 2021年度送审金额10.08亿元。审计全面参与相关经济动。完成2017-2019年各项审计问题整改情况、临床技能中心管理、中心实验室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管理等专项审计。委托第三方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对我院在建工程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3.持续加强美丽医院建设 进一步美化医院环境,持续开展节能减排,采购节能电器产品、改造节能设施设备。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加强便民设施的维护管理。加大对服务外包单位的管理力度。 4.狠抓医院安全生产 定期开展治安、反恐、放射性物品的安全检查,定期对安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开展消防安全检查39次,开展灭火、疏散逃生演练15场次。全年未发生消防事故,无重大治安安全隐患。 (十一)加强医德医风行业作风教育 加强医德医风行业作风教育,加强监督考核,开展不合理检查检验专项工作,全年完成自查自纠2次,组织专家评审病历200余份。建立《耗材合理使用与点评制度》,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高值耗材使用的监测,邀请院外专家对骨科耗材进行合理性、适用性评价。 (十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新区分院建设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调整、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概算审核;完成主体、人防及污水处理站第三方审核并出图。 2.红河院区项目已完成总承包单位招标及合同签订,正在进行方案设计。 3.渝西区域医疗中心(应急医院)已完成划拨批复,场平土石方已完成95%,基坑土石方已完成100%,基坑支护完成80%,桩基及独立柱基已完成35%。 (十三)积极履行公益职责 对口帮扶石柱县桥头镇马鹿村,选派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院领导多次率队调研、义诊。全年消费帮扶98.89万元。与重庆市知联会、垫江县卫健委签订《乡村振兴卫生帮扶框架协议》,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帮扶。 继续派出5名医务人员协助秀山县人民医院等级医院评审。派出2名医务人员参加援巴新医疗队、派出3人支援西藏昌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法人证书:2019年2月27日至2024年2月27日;执业许可证:2016年1月20日至2031年1月1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奖励:重庆市永川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2021年优秀工作单位;2020年度医务管理先进单位。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1.江苏省红十字会捐赠新冠肺炎防控空气净化器20台;2.重庆市红十字基金会捐赠新冠肺炎防控奥惠尔羟基空气保护系统(等离子移动空气消毒机)6台。 |
填表人: 唐云生 联系电话:15923367923 报送日期:2022年02月0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