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重庆机械技师学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8 15:29
发布时间:2022-04-28 15:2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2683R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重庆机械技师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 机械技术工人培训 相关技能培训 相关社会服务

重庆市巴南区道角横石村75号

法定代表人

朱 庆

开办资金

496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141.62

10784.34

网上名称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重庆机械技师学院)

从业人数

23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学校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执行。

2021年,在市经济信息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立足新起点,力争新突破的总体思路,团结奋进,扎实工作,学校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 1.确定学校整体迁建的目标方向,与西彭工业园区管委会签署《职业院校迁建及铝产业高端制造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书》。 2.工业机器人专业技能实训大楼预计12月底主体工程竣工,2022年投入使用,将有效缓解学校基础条件紧张的问题。 3.争取市级专项资金1012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实训基地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 4.完成了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建设、市级高水平骨干专业项目建设,并向市教委提交了验收材料。其中,中职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历经3年建设,累计完成建设任务点158个,取得各类物化成果91项,建设成果丰硕。通过项目建设,有力带动了学校校企融合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人才培养质量更高。形成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新职业竞赛标准、培训标准、评价标准等一系列市级标准,在全市被推广、运用,影响深远。 5.实施了学校品牌文化建设工作。优化了学校一训三风等文化理念、校徽等文化标识,进一步彰显了学校“精·工”特色文化。 (二)师资队伍展现新作为 完成9名新教师公招。严格落实《师资培训管理办法》,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以上教师培训109人次,其中国家级培训70人次、参加市级培训39人次,超额完成市经济信息委下达的省市级以上教师送培35人的培训目标。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寒暑假全员培训520人次。教师按要求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公需科目学习和到企业实践锻炼。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233人,占教职工队伍比例83.8%,企业兼职教师48人,占专职教师比例27.9%。全年新增“双师型”教师7人,“双师”教师比例达到82.66%。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人,全国教学名师3人,重庆市巴渝特级技师1人,重庆市技教名师1人。秦维刚大师工作室获批为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学校获得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21年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 (三)招生就业取得新成绩 学校2021年招生2200人,比市经济信息委下达1500人招生目标超出46.7%。毕业生1341人,其中直接就业1046人,市内就业914人。毕业生“双证”率达92.3%,超过市经济信息委下达毕业生“双证”率85%以上的目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率为98%,就业稳定率为82%。 (四)教育教学收获新成果 1.启动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立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按规定开齐、开足思政课程。践行“课程思政”,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初步构建起了“三全育人”的体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整体向好发展的趋势明显。切实关心关爱学生,7名学生被推荐为中职国家奖学金表彰对象。学校与龙湖公益基金会合作成立了“龙湖·展翅飞翔班”,龙湖公益基金会从2021—2023年,持续向我校捐赠273万元,用于学生生活补助、勤工俭学等,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2.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工作。教师公开出版刊物发表论文51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教研成果评比,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2个。获得市级一等奖6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7个。教师完成科研课题2项,出版教材2本。我校教学成果《先进制造专业群建设》获批为2020年度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Ⅲ类培育成果。 3.加强专业建设。获批增设工业设计专业,《工业机器人拆装与调试》《汽车机械制图》2门课程获评2021年重庆市技工院校精品课程。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方向)专业获批为技工教育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方向)获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五)社会服务形成新局面 1.积极承办和参加技能大赛。学校获批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牵头开发了重庆市新职业技能竞赛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项目竞赛标准、培训标准和考核标准等3个标准。其中,竞赛标准在全国新职业技术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项目重庆地区选拔赛中采用,并被推荐为国家竞赛标准。学校先后承办重庆职业技能大赛暨“巴蜀工匠”杯新职业技能大赛、重庆市机械冶金系统智能制造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等市、区级技能大赛4项。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项,市级奖项26个。 2.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先后为长安福特等企业进行开展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承担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等公益类培训,累计开展培训鉴定11878人。 3.多层次开展校企合作。承办了重庆校企融合协会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与重庆合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青年智能制造人才孵化基地等3家企业新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教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4项。 (六)安全稳定奠定发展基础 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全校实现零确诊、零疑似。开展消防演练和安全教育6次,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梳理化解工作,防止风险隐患转化为矛盾问题及群体性事件,保证及时、正确处理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上访问题,切实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第一时间,树立了学校的良好社会形象,确保了政令畅通和社会稳定,学校全年未发生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学校被市委政法委、市人力社保局联合授予“重庆市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先进集体”荣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2022年主要工作举措 (一)主要问题 1.办学基础条件亟待改善,学生宿舍、教室等硬件资源极为紧张。 2.因健康休养费等问题带来的离退休职工队伍不稳定的压力仍然存在。 3.学校新校区建设前期工作,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推进进度还需进一步加快。 (二)2022年主要工作举措 2022年,学校将树立“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的思路,认真落实教育部、重庆市政府《关于推动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建校7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整体效能,努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新基础,开创新气象。 1.力争启动西彭新校区建设工作,为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奠定新基础。 2.工业机器人专业技能实训大楼投入使用,有效改善办学基础条件。 3.确保全年招生1500人,力争实现1800人。 4.持续深化“三教”改革,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5.加强学生德育教育,重点打造思政教育品牌。 6.发挥世赛国家集训基地效能,承担第46届世赛工业设计项目集训工作,积极承办各级技能竞赛。 7.大力开展以企业新型学徒制为主要形式的职业培训,确保年培训量5000人以上,力争达到7000人以上。 8.本着节俭原则,开展学校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截止2023年10月19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李敬  联系电话:19802358288  报送日期:2022年02月21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