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42895552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重庆市专业气象台、重庆市气象影视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气象服务。 承担主城五区(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具体气象服务业务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新牌坊一路6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家启 | |||
开办资金 |
12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气象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68.5 |
2372.2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4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我中心全面落实全市气象局长会议精神,按照“跳出小气象、做实大气象”发展思路,不断提升智慧气象服务核心能力建设,推进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和研究型业务建设,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两个确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印发落实《2021年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度任务安排清单》,抓实巡察反馈的三个方面27个问题整改,修订9项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制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清明祭英烈 重温党史》等主题党日活动15次,支部委员会15次,党员大会9次,专题学习21次,专题党课4次,支部书记谈心谈话78人次。 二、持续优化公众行业气象服务 1. 做细个性化场景化公众气象服务。健全媒体发布责任制,落实三级审核制度,实现重大灾害性天气服务无疏漏。全年发布微博4940条,微信908条,总阅读量达7740万人次。其中,微博位列市级单位政务微博传播力前5。中国天气网重庆站发布文章2778篇,主站采用170篇,采用量为全国第三。强化公众气象服务供给,开展夜雨、云海、星空、雪景、雾凇、红叶等预报服务,开通重庆天气App及5G短信(40万移动用户)气象服务,实现个性化定制化服务。规范气象信息传播机制,建立重庆地区主流媒体(中新社、人民网、重庆日报、交通广播、重庆之声Fm96.8等)气象信息发布群,并与重庆之声Fm96.8等签订了《重庆气象信息传播合作协议》。 2. 做精融入式定制化行业气象服务。在能源服务方面,建立重庆电力公司、大唐集团等8家能源企业服务产品需求清单,签署合作协议,并提供电力负荷预测、水电流域面雨量实况与预报、太阳能资源预报、风电场结冰预测、输电线路林火风险等级预报等服务材料565期。航运服务方面,为重庆海事局、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以及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等提供长江流域任意船舶、任意位置的气象通航等级服务,为11万船企和船员(长江航道图APP用户)提供沿线76个重要节点城市的气象预警预报服务。轨道交通服务方面,为轨道交通集团运管中心、线网管控中心等提供轨道安全运行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服务材料94期。生态环境服务方面,向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中心提供精细化实况数据服务。高速公路服务方面,为重庆市交巡警总队一支队和五支队提供通行影响等级、交管天气风险等级、大雾以及道路结冰预警等服务材料604期 。物流服务方面为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提供生猪养殖性能影响、猪群疾病风险、物流运输应激舒适度等定制指数服务。另外,还向成都铁路局重庆工务段、重庆市排水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3. 做实国家地方战略气象保障服务 “一带一路”气象保障。对接市口岸物流办、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重庆市港务集团、陆海新通道重庆运营公司,建立需求清单,开发“一带一路”气象服务系统,并与陆海新通道重庆运营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通道气象保障和陆海优品优质气候品牌创建工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会同四川共同制定“巴蜀气候标志”评价实施细则, 2021年评选巴蜀气候好产品9个、巴蜀气候康养地9个、巴蜀宜居宜游乡镇12个,将在“第二届川渝气候经济发展大会”发布;共同推动生猪大数据与气象大数据融合发展,与荣昌局、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签署《共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气象科技创新中心合作框架协议》。 生态文明建设。印发《“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指导意见》推动武隆区、梁平区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培育璧山区、南岸区“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制订《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气象景观公园创建指导意见》《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验收办法》《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标准》,开展南川金佛山、酉阳菖蒲盖等景点星空观赏预报及推介,以及桃花、油菜花、荷花等观赏的物候期预报服务。 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印发《“中国气候好产品”品牌创建指导意见》《重庆优质气候农产品评价工作实施细则》和《重庆生态气候资源运营(奉节)中心工作管理办法》,推进奉节县完成生态气候资源运营中心线上线下平台建设。永川秀芽、花田贡米、云阳红橙等6种农产品成功创建重庆市优质气候农产品;推动云阳红橙、南川方竹笋申报“中国气候好产品”。 大城市气象服务。落实大城市气象服务座谈会精神,了解气象服务需求,建立有关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基础资料大数据集,完成大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原型设计。 4. 做好气象大宣传大科普工作 2021年中国气象报采用稿件223篇、CMA网采用稿件220篇,《中国气象报通讯》采用2篇,在地方主流媒体发稿 45篇,开设专题网页5个。开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川渝地区走基层系列报道,刊发专版和稿件10余篇,地方媒体稿件20余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短视频《坚守》荣获全国气象部门“致敬建党百年,气象人讲气象故事”活动优秀奖;开展亮点工作和典型人物宣传,形成《创新驱动 智慧民生 —记重庆智能天气预报业务发展之路》等深度报道3篇、人物稿件10篇。组织开展3.23气象科普宣传和“气象科技活动周暨气象科技下乡•重庆石柱”活动,开展了6场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1人获全市科普讲解大赛第一名和“重庆十佳科普使者”称号,出版《节气里的物理密码》科普图书。 三、深入开展研究型业务建设和科技创新 1.推进“服务精细—知天∙智慧服务系统”建设。厘清“知天”系统架构、建设路径、产品目录和技术支撑,完成首页设计;建成大城市基础设施和产品数据集,完成大城市气象服务子系统原型设计;建成“重庆天气”APP并投入使用。 2.开展业务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注重业务系统升级及业务技术成果凝练。完成“重庆市智慧行业气象服务平台”成果转化材料申报,启动长江航运灾害性天气自动预警智能响应技术研究及平台升级;完成4项业务科技项目研究,取得4项科技成果和5项软件著作权,发表科技论文9篇。加强业务人员能力建设。获“巴渝工匠”杯第十三届重庆市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个人单项三等奖、“预报专业知识”个人单项三等奖、个人全能全市第六名和团体三等奖奖项。 四、扎实做好改革和安全稳定工作 1. 推动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和业务技术改革。完成科室结构和人员调整,修订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印发《重庆天气网络媒体气象服务业务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2.做好安全稳定和保密工作。印发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建立媒体发布责任制,强化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保密工作。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陈萌 联系电话:13883720723 报送日期:2022年02月18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