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561623275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慈善捐赠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慈善捐赠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服务。 研究慈善事业发展规划 协调指导慈善组织依法开展捐助活动 承担慈善业务统计、培训 承担市慈善总会的日常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江北区建新西路4号拓展大厦26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杨艳梅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民政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23 |
11.46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市捐赠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五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在市民政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扣全市慈善工作部署,深耕慈善战线,扎实工作,奋发有为,为推动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成绩。2021年工作情况及2022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工作有序有效 一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心党支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持续开展思想理论学习教育,坚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史的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理论修养。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前往杨闇公烈士陵园,开展“学习党史 缅怀英烈”祭扫活动;前往红岩革命纪念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在缅怀先烈遗志中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服务、帮扶为主,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中心干部职工树立了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切实增强了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二是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统一要求,支部每月按时保量完成主题党日、党员大会、党课,引导大家持续运用“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线上学习,通过学习增强组织的向心力。作好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做好谈心谈话、党性分析,高质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工作,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激励关爱,增强组织凝聚力。今年推选了2名党员为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对生活困难党员进行慰问;激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局党组的号召下,支部党员李世东同志主动请缨,被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巫溪县古路镇长龙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为我市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落实民政局党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相关部署,结合各项会议广泛对廉洁自律相关文件精神进行宣传,切实抓好思想工作。认真梳理排查本单位廉政建设风险点,紧盯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咨询专业机构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制度汇编,并严格执行,并针对财务管理等风险岗位开展谈心谈话。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厉行节约、监督检查等方面工作。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将捐赠中心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召开意识形态专题研讨会,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分析党支部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风险和挑战,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中的苗头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无意识形态负面事件发生。四是积极参与法制建设。坚持单位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用法,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民法典、慈善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体人员参加法治理论考试,合格率为100%。围绕“中华慈善日”认真开展慈善法等法律的宣传。 (二)捐赠服务有章有法 围绕捐赠中心的职能职责,做好对慈善会系统的服务工作。一是指导慈善会系统完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配合市慈善总会开展了换届工作,对梁平区、巫溪县、忠县等区县慈善会的换届工作进行了指导,帮助相关区县慈善会建立完善工作制度。让慈善会系统的捐赠工作有思路,成体系。二是强化慈善专业人才建设。邀请公益慈善领域的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全市各区县慈善会、有关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财务、项目管理、文案策划等培训,全年开展培训35期,培训3500人次,通过培训较好地提升了慈善队伍的专业能力。三是加强慈善工作的督查检查。向相关社会组织下发《关于严格依法依规实施2021年“99公益日”项目的通知》,并对各区县慈善会慈善项目执行情况、慈善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督查。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市慈善总会助浴快车项目和万州区大病医疗救助项目进行专项审计,确保慈善资金专款使用,慈善项目落细落实。 (三)慈善募捐有声有色 指导慈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捐,多方面增加善源。一是互联网募捐再上台阶。2021年99公益日,捐赠中心联合市慈善总会,联动38个区县慈善会、101个社会组织及志愿服务组织,上线项目530个,共吸引769万人次捐赠,募集善款5.03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其中,获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配捐配套8813万元,位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在支付宝公益、百度公益、公益宝、微公益、水滴公益、美团公益、360大病筹、轻松筹、抖音公益等全国10个互联网募捐平台上线日常项目,除“99公益日”外的日常互联网募捐额达到9500万元,有2505万人次参与,互联网募捐加快走向常态化。成功举办了2021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赋能互联网公益助力乡村振兴分会场,获得良好社会反响。二是线下募捐持续发力。积极引导爱心企业捐赠款物用于乡村振兴、助医助学、环境保护、济困帮扶等公益慈善领域。三是慈善基金设立数量不断增加。引导捐赠者以设立慈善基金的方式推动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设立了以“国瑞乡村振兴慈善基金”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慈善基金。四是积极推进五社联动。孵化培育了36家社工组织、50家志愿服务组织,联合开展网络募捐,共筹集资金1246万元,实施167个项目,主要用于社区治理、扶弱济困、关爱社区一老一小等支出,用实际行动推进五社联动。 (四)慈善项目有点有面 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事项实施各类慈善项目。一是乡村振兴项目面向全市开展。今年以来,以市慈善总会为代表的慈善组织自觉服务大局,把乡村振兴作为慈善发展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多方调研,积极谋划,扎实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共捐赠投入乡村振兴款物5.3亿元,实施项目650个,帮扶农民群众50万人次。二是品牌慈善项目实施效果明显。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累计救助重病患者近30万人次、助浴快车累计为2.3万人次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免费助浴服务、社区阳光基金正在积极试点探索中,部分区县社区已取得初步成效,这些项目得到党委政府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常规慈善项目持续开展。日常的“一帮一助学”“烧烫伤儿童救助”“关爱血友病患者”等项目持续有序开展,今年以来实施的助学、助医、助老等常规项目惠及群众10万人次。 (五)理论研究有板有眼 结合实践经验和现实工作情况所需,开展慈善理论研究取得较好成效。一是课题研究有新进展。与市委党校联合开展的《重庆慈善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课题获得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开展的《重庆“互联网+慈善”发展研究》荣获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与中国慈善联合会共同编写《重庆互联网慈善蓝皮书》,首次全方位地对重庆互联网慈善工作进行系统研究。二是标准化建设有新突破。拟定了《慈善项目品牌建设指南》团体标准,中国慈善联合会已于2021年12月发布,该标准较好地指导了全国慈善组织创建实施品牌慈善项目。三是慈善专著有新成果。在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慈善数字化在重庆的实践》一书,对重庆慈善工作的数字化进程进行了总结提炼。 (六)慈善宣传有血有肉 通过多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慈善宣传。一是开展对重大活动的宣传。对腾讯520公益活动、99公益日活动等重大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创新开展“中华慈善日”纪念活动,携手华龙网举办线上宣传周,收到很好宣传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宣传周期间,关注网友达30万人次。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争取市委宣传部支持,在主城机场高速路开展“慈善为民、依法行善”的高杆广告宣传,在地铁站、公交车站和大融城户外大型LED墙进行慈善宣传,获得广泛影响。三是加强对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联合市内主流媒体及中央驻渝媒体等对捐赠过程中涌现的模范人物、感人的事迹进行宣传,有力地弘扬了慈善文化,增强了全市慈善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全年的工作,既有互联网募捐、乡村振兴工作等取得新成绩的欣慰,又有新形势下如何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中作用的挑战。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下,传统的慈善捐赠日益减少,新的募捐的渠道和方式需要进一步探索。二是市民的慈善意识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激发。三是慈善组织的筹募能力不强,项目执行能力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慈善专业队伍的建设。 三、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市捐赠中心将在市民政局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市委五届十一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抓好党支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 二是指导慈善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要做好2022年腾讯“乡村振兴·重庆专场”有关工作,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民生实事需求,策划推出一批针对性强、质量高的募捐项目,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争取腾讯优配资金。 三是指导慈善组织加大互联网慈善工作力度,确保互联网募捐持续稳定增长。依托市民政局信息统计平台,加强慈善统计工作。 四是加强慈善宣传,持续推进“慈善重庆”品牌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为民、依法行善”宣传,指导慈善组织开展“中华慈善日”等大型慈善活动。配合慈善社工处做好“重庆慈善奖”的评选工作。 五是开展好慈善培训。指导全市慈善组织提升业务水平。 六是加强慈善理论研究。开展《互联网慈善参与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等课题研究。 七是做好捐赠中心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常态化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重庆慈善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课题获得重庆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开展的《重庆“互联网+慈善”发展研究》荣获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徐进 联系电话:15823103969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10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