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90659J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饲料饲草站、重庆市奶业管理办公室、重庆市种畜禽性能测定站、重庆市牧草种子质量检验测试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推广畜牧业技术,促进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技术推广和服务 奶业质量检验和生产指导 畜禽和饲料饲草品种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 种畜禽管理 畜禽资料、牧草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指导 草原生态和灾害防治的监理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黄山大道东段186号 | |||
法定代表人 |
贺德华 | |||
开办资金 |
190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36 |
2268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
从业人数 |
4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市畜牧总站紧紧围绕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市农业农村委中心工作,努力克服新冠肺炎、非洲猪瘟疫情和猪周期下行等不利因素,强力推动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绿色化。全市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加快转型,猪牛羊禽兔等产业协同发展,生产总体平稳,发展预期持续向好,圆满完成各项年度任务。牵头承办全国畜牧渔业工作会、2021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议暨饲料工业展览会、现代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会、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及应用平台发布会、饲料产业发展论坛等全国性大型会议,以及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畜牧兽医工作会等多个全市性会议,配合接受中央领导和部委领导督导检查10余次,推动全市畜牧业工作多次得到中央领导和省部级领导充分肯定。预计到年底,全市出栏猪、牛、羊、家禽分别为1750万头、56万头、450万只、2.3亿只,同比分别增长22%、1%、0.1%、1%;肉类、禽蛋产量预计达到178万吨、47万吨,同比增长12%、3%。亮点聚焦八个“推进”。 (一)从严治党推进畜牧队伍建设。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主动扛实从严治党责任,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制定信息审核、会议室管理方面的制度2项,着力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做到可管可控。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坚决清除邓恢林案件负面影响,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二是全面抓好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为学习重点,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强国、线下书籍等形式抓好全员政治理论学习。规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召开党政联席会38次、周例会49次、支委会16次、集中学习15次、班子学习6次、主题党课5次、主题党日12次、组织生活会2次。三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等10余个活动、党史基地研学2次、“进农村”宣讲2次,发放资料452册,超额完成“为民办实事”任务,受益群众1000余人。四是配合做好巡视巡察。对前期落实巡视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已整改销号。配合完成工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工作,整理资料40余卷,已制定上报整改方案,现按照要求正在全力整改中。五是全力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坚持纪律前置,引导干部职工严守各项纪律规定。规范开展财务管理、项目招投标、干部任用和人事管理,落实廉政风险排查任务,建立清单7个,制定相关责任措施17项。班子做好带头示范,站内未有违规违纪事件发生。 (二)全力以赴推进畜禽种业振兴。一是全面启动资源普查。市领导主持召开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启动会,委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工作协调小组。制定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和数据质量控制方案,争取普查资金580万元。组建工作队伍,设立生猪、家禽、草食牲畜、蜂、蚕等5个技术专家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建立定期调度通报机制,督导进展缓慢区县,现场指导城口等12个重点资源区县。从严从实控制数据质量,基本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普查面上普查数据录入。二是规范管理种畜禽场。加大市级种畜禽场日常监管,颁发市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16个、种畜禽合格证万余个。规范生产经营秩序,种猪出场种畜禽合格、检疫合格、家畜系谱“三证”鉴定率达90%以上。三是强力保护遗传资源。开展荣昌猪品种登记及性能测定,构建群体家系并提出保种建议。推进“涪陵黑猪”“渝州白鹅”“渝城黑鸡1号”等新品种(系)中试选育。拥有荣昌猪、大足黑山羊、城口山地鸡等21个畜禽遗传资源,建成国家级保种场2个、保护区1个、市级保护单位22个,形成“1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1个部级种猪性能测定站、51个市级高代次种畜禽场、2个种公猪站、90个区县级种畜禽场”畜禽供种保障体系。 (三)攻坚克难推进生猪生产恢复。一是统筹部署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落实,分别在市委农村工作会和全市农业工作会上作出强调部署。市政府将其纳入常务会议定期汇报事项,7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印发全市生猪生产发展目标和责任清单,督促工作落实。二是贯彻落实扶持政策。会同多部门出台“新渝十条”、猪肉加工扶持政策措施、生猪生产政策指南等,促进发展和政策落地。兑现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场贷款贴息。生猪产业贷款余额69.9亿元,较年初增长8.8%。其中发放活体贷、圈舍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708笔、余额3.8亿元。三是不断完善协调机制。利用工作专班和协调机制,定期调度政策落实、生猪生产、重点项目、规模猪场等情况,“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完成对区县工作督查,保障产能恢复到2017年常年水平。 (四)生态养殖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一是持续深化思想认识。将绿色生态引入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程,加大养殖“放管服”改革,规范过程管理,加快规模标准修订,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深入人心。二是继续抓好指导服务。组建8个工作组,摸清养殖专业户底数及粪污收集、贮存设施配套等情况。利用市级专家委员会,围绕源头节水、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等专题研究和集成技术,编制典型案例,推广模式10余种,指导区县做好项目实施、有机肥生产使用、种养循环发展、专业合作社建设运行等工作。三是陆续完善工作机制。利用工作专班,巩固环保督察整改成效。对粪污资源化利用实行月调度、年考核,完成对区县专项延伸绩效考核。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超过80%、95%以上,荣获农业农村部专项考核优秀等次,位列全国前3,种养一体绿色发展格局基本构建。 (五)草畜配套推进牛羊产业发展。一是扎实做好基础研究。依托全市草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饲草试验基地,开展苦荬菜等60余个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展示评价小黑麦等优良品种10余个。在丰都、酉阳等区县建成优质饲草生产试验示范基地350亩、示范推广牧草标准化生产及青贮加工技术1000亩,为优质饲草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推广等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深入开展草牧业调查。在饲草业统计基础上,深入开展草牧业典型生产地块调查,摸清全市饲草业发展最新概况,实地采集酉阳等7个区县典型样地信息,拍摄制作重庆饲草业发展纪录片1部,为种草养畜、草地利用提供了决策支撑。三是扩大发展草食牲畜。制定全市山羊产业、万头奶牛发展方案,开展饲草种植、牛羊引进、标准圈舍等高产技术示范,因地制宜种草带动牛羊兔等草食牲畜发展。全市种植优质饲草50万亩,人工种草平均鲜草产量达8吨,示范场草食牲畜养殖综合效益增幅达5%。“渝州肉兔”配套系选育至第四个世代,涌现出恒都集团等一大批优秀企业。 (六)加快转型推进现代产业发展。一是规划引领加强布局。贯彻市政府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动畜牧产业扶持政策落地。制定全市“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生态高效畜牧业发展方案、猪肉和牛羊肉区域布局和生产供给方案、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荣昌猪全产业链生产发展方案等,明确“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和主导产业重点布局。二是规模养殖加速提升。德康、新希望等重点企业开工投产规模场1066个、430万头。万州德康100万头生猪、丰都华裕5000万羽肉鸡、铜梁兔管家500万只肉兔等基地相继投产。组织6个区县6家规模养殖企业创建国家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累计创建82个,规模化率达40%。三是现代产业加快聚集。强化招商引资、规划引领和联农带农,通过“公司+家庭农场”、托管租赁、入股加盟等引导产业抱团发展。德康、温氏等52个企业在合川、荣昌等13个区县建成楼房养猪76栋、70万平方米,设计存栏母猪或商品猪50万头。西南单体最大现代种猪场在合川、黔江区建成。天友、光大乳制品年产量达20万吨。建成涉牧饲料兽药企业172个、大型乳品加工企业2家、合作社8783个、家庭农场10620个。 (七)数字引领推进智慧畜牧建设。一是不断强化监测预警。组建统计监测专班,深入开展畜牧业生产和专业报表统计及各类畜禽、保供企业等生产调度和20余项固定监测。实行养殖场备案管理,新增585个场。全覆盖月监测全市近9000个规模养殖场,推进规模猪场户手机直报。开展生猪、家禽生产月调度。启动种畜禽生产经营统计监测,完成信息录入。制定生猪价格采集方案。做好数据核查分析,定期发布动态预警,形成各类报告百余个,为行业及时掌握态势、调整生产提供依据。二是智慧养殖提速发展。生猪、蛋鸡等饲养智能化关键技术应用成效显著,建成市级畜牧业信息化示范基地120个。德康集团在合川建成全国第一个现代AI种猪场,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批次母猪产仔率达99%,PSY达28头以上,饲养成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琪金集团实现生鲜猪肉工业化宰杀分割和产品质量全程追溯,在全国建立直营门店、商超店中店及销售网点600余个,可4小时配货到店。三是信息平台成效显著。重庆畜牧兽医云平台、畜牧信息系统完成建设,经营主体业务全面上线,实现畜牧兽医工作“一个平台、一个端、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五个一”管理,在全国引起积极反响,多次作交流发言。加强对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生猪交易市场、有牛网、蛋链通等综合网络平台指导,发布全国生猪产能、川渝能繁母猪存栏等系列指数4个,签署楼房智慧养猪标准示范合作协议,通过畜牧业信息化提档升级促进养殖场户快速增产增收。 (八)双引擎聚力推进科技服务产业。以生猪、蜜蜂两大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为发力点,带动产业技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加快攻克产业发展技术难题,集成示范推广优质技术,以现代化科技服务引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产业调研指导。积极参与国家畜牧科技城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成立市畜牧业协会动保分会。指导石柱县成功举办2021“世界蜜蜂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深入万州、荣昌等区县开展产业发展实地调研指导2000余人次,形成专项报告、对策建议、工作方案等30余个,多次得到市领导肯定性批示。二是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执行重点和一般项目近20个,引入新品种1个、开发生产线2条、集成新技术12项、研发新产品1项,申报立项地方标准28项、专利5项,编写书籍2部,荣获全国乡村振兴征文活动一等奖1项。三是加大技术示范推广。加强乡村振兴技术指导服务,发放中蜂、冻精、土鸡苗等帮扶物资;派出技术骨干脱产驻村,全力开展畜禽养殖技术示范和乡村产业振兴。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学习强国慕课、专家面对面、政策宣讲等形式,制作网络慕课10个、专家面对面视频5个,开展培训40余批次,培训3000余人次,发放资料2万余份,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100余分,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重庆日报等各级媒体报道全市畜牧业发展成效近3000篇,重庆牧业公众号用户数超万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有限期:2023年3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陈建英 联系电话:15909399553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01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