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市北碚区气象局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8 09:23
发布时间:2022-04-28 09:2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009298480M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北碚区气象局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北碚区气象局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 气象法规建设 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业务管理 气象宣传 气象地球环境观测 气象预报 气象服务

重庆市北碚区东阳镇下坝新村66号

法定代表人

唐学术

开办资金

3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上级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气象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83.59

4553.23

网上名称

重庆市北碚区气象局

从业人数

21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每年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年检。按照法人证书上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紧紧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强化基本业务,以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为立业之本,以工作创新作为发展之源,不断探索气象服务手段和方式,抓好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

一、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一)对标监测精密,强化观测网络建设。 完成了国家站观测场及周边探测环境整治,扎实开展观测质量体系建设。国家站实现全自动化运行,各类站点运行正常,观测业务运行规范稳定。定期开展观测网络应急演练,及时排查整改网络安全隐患。12月,由市局主建的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落户北碚,并完成调试。 (二)对标预报精准,防范化解气象风险。 2021年我区天气异常,灾害多发频发,汛期全区降水量1228.9毫米,突破历史极值,出现了12次区域新暴雨及3段持续高温天气。全年汛期共组织召开气象服务领导小组会议7次,向区委、区政府及防汛相关部门和单位报送决策气象服务材料206份,其中重要天气快报34期、预警信号64期、雨情快报81期、专题气候趋势预测16期、过境洪水发布专题预报11期;发布预警信息覆盖207万余人次。预报提前量平均达到36小时以上,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部署赢得了充足的时间。在“7.16”强降水发生前,复兴社区及龙王村根据我局提供的预警信息,连夜劝离转移紧急避险近200人,避免发生人员伤亡;“8.13”蔡家街道连夜通知群众转移车辆,查看内涝点,减少经济损失。针对嘉陵江3次洪峰过境,我局制作专题预报服务材料11期,并及时发布四川境内涪江、嘉陵江暴雨天气预报信息,为防汛救灾决策指挥提供可靠的气象保障。8月6日,时任北碚区委书记周旭、副区长赵祺一行来我局调度,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给予了肯定。11月,分管副区长梅玉军来我局调研气象工作。 (三)对标服务精细,做好气象保障服务。 预警预报服务准确、及时、高效。汛期我局及时启动应急响应5次、防汛救灾气象保障服务特别工作状态2次。建立了面向区域手机用户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针对暴雨和洪峰过境高风险区精准发布预警信息5条,共计14.55万人次。 为春耕春播、节假日、中高考、“金刀峡樱花节”、全国“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北碚区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庆丰收·感党恩中国农民丰收节”“十九届腊梅文化艺术节”等重要活动保驾护航。 (四)助力全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印发《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二是加强对街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管理。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区减灾委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提升基层预警信息的发布和响应能力;三是建立“汛前年景分析、汛期滚动订正、灾前加密研判、灾中实时应急”气象灾害会商制度,组织和参加自然灾害研判会商20余次;气象防办与防汛办、地指办9次联合发文安排部署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联合开展自然灾害会商47次,为气象防灾减灾筑好了“第一道防线”。四是有序开展北碚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五)聚焦重点强化宣传。 2021年度,我局新闻稿件被中国气象报和CMA网站采用12篇。加强与区媒体平台合作,接收北碚电视台采访6次,本地媒体采用稿件6篇。 二、坚持因地制宜,全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一)科学编制《北碚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 与区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北碚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实施五大工程,即智慧气象工程、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程、生态文明气象保障工程、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程、气候经济保障工程。 (二)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动研究型业务发展。 对北碚影响臭氧污染气象条件进行研究,找到了北碚区臭氧污染气象原因,为推动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 与区林业局共同推进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工作,联合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号;联合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报;与区生态环境局每天发布中心城区空气质量预报,共计325期。适时开展蓝天行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积极推动气候经济发展,深入挖掘北碚气候资源,找到天气景观、气候环境、人文气象等共10个可开发利用的景观。此项工作纳入了《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 (四)扎实抓好安全监管和气象灾害防治工作。 经区政府同意,以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名义组织召开全区防雷安全管理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联席会重点监管单位培训会,全区30余个部门、街镇负责人参会。 对55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气象防雷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108处隐患点均已闭环。对15家学校、2家景区进行了防雷安全检查,对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防雷年度检测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警告1次;罚款5次,罚款金额0.25万元。安全监管领域无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气象灾害防治领域无责任性事故发生。 (五)探索村级预警工作站新模式。 将气象信息与基层政府政务信息融合应用,对接“金刀峡智慧乡村”管理平台,将气象信息与基层政府政务信息融合应用,让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进村入户”,助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力量科学调度,提升一线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为气象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预警无盲区、服务无疏漏、安全无漏洞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文旅委合作,建设应急广播,设立区气象局应急广播体系平台分控中心。 (六)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构筑旅游气象安全“防火墙”。 完善旅游行业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新机制,联合文旅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旅游行业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的通知》。建立旅游气象灾害风险防范监督管理机制,联合文旅委开展安全防范督促检查,落实旅游安全气象风险防控措施。开展暴雨风险影响预报服务。强化旅游气象灾害安全培训,建立旅游气象灾害会商机制。 (七)开展腊梅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开展腊梅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研究,编制《腊梅花观测规范》,继续开展腊梅的农业气象人工观测,目前整理并完善了近3年的腊梅花期百余条数据,编制腊梅生育状况观测记录簿。在农业气象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中建立了本地嘉宝果、腊梅、斑鸠树等北碚特色农作物气象指标库,对腊梅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加工制作、信息监控管理、产品分发、信息反馈、建设成果展示等功能绘制农业一张图。实现了嘉宝果、腊梅、斑鸠树生育期阈值指标预警信息推送模块和温度、降水、湿度图形化数据展示模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1年综合目标考核为优秀单位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石碚  联系电话:18580022200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23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