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市口腔医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7 16:46
发布时间:2022-04-27 16:4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8591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市口腔医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口腔科诊疗与护理 医学教学和研究 卫生医疗人员培训 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保健与健康教育 相关社会服务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松石北路426号

法定代表人

季平

开办资金

7061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举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8808.2

135750.27

网上名称

www.cqdent.com

从业人数

106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开展工作。

刚刚过去的2021年,“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这一年,我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聚焦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目标,各项工作在团结奋斗中交出精彩答卷,把握住“十四五”稳健开局的历史主动。 一、2021年工作情况:开局绽现新气象,起步彰显新成效 2021年,我院主要“总控”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门急诊人次约109万人次,同比增长16.15%,医疗收入约6.93亿元,同比增长23.33%,总收入约7.48亿元,同比增长17.93%。 (一)医疗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 发挥综合优势,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医疗安全体系。修订和新增制度31个。调整医院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病种24个。 成立“依法执业管理办公室”,在医务人员资质管理、药品管理、临床用血管理、美容主诊医师备案、放射诊疗管理及法律法规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和遵守的其他要求方面,未发现违规行为。 大力弘扬正面典型,医德医风先进涌现。在院内推选出一批“医德医风年度人物”予以表彰,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组织开展8场临床优秀病例评优活动和医院管理工具运用评选活动。 抓实医疗技术应用,扎实推进技术创新。逐步实现了医疗技术准入的信息化管理,手术类专业已基本实现HIS系统权限管理。 持续推进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立项评审与全流程监管工作。对批准立项的28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将新技术、新项目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固定资产减免范畴。 推进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获批适宜技术建设项目2项。 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助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庆市口腔专科联盟于2021年新纳入6家口腔医疗机构。共有66家口腔医疗机构,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达到重庆各区县全覆盖,西南和西北各省市基本全覆盖。 加强专科联盟单位口腔人才培养。接收基层医务人员新入院进修27人,为部分来自专科联盟单位医务人员提供了优先、免费或进修优惠支持。资助昌都市人民医院2名医生免费参加2021年重庆市口腔医学会学术年会。 积极推动开展远程会诊。为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开展了1次远程视频会诊。开发上线“双向转诊小程序”,接收外院转诊入院住院患者约423人,全年转出患者至其他医院20人。 推进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制定《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办法》《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经费管理办法》,审批立项40项。 行风专项行动见成效。主动上报并整改苗头性风险问题共3例,开展了10次行风专项巡查,发现问题17例,均已严格督促相关科室落实整改。持续优化阳光医药产品推介机制。共收到锦旗、表扬信、奖励等424次。 聘请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了2021年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工作。门诊患者386人、住院患者41人、员工763人接受满意度调查,门诊患者满意度得分为 91.89 分,住院患者得分为 94.25 分,员工满意度总体得分为81.22分。 护理质量迈上新台阶。引进“护理助手”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了护理质量信息化闭环管理。开展“提升专业精度,彰显职业温度”护理系列活动。 在外一科病房开展了颞下颌关节康复训练器进行康复训练,有10名患者经过2-3个月的康复训练达到了正常的张口度。 严格执行医保政策,医保管理总体可控。接受市医保局现场调研和检查2次,我院医保工作得到市医保局的充分肯定。 (二)科研工作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在口腔医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18所高校上榜,重庆医科大学位列中国(内地)第9名。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在全国最佳口腔专科医院中,我院获得提名,位居第12位,较2019年提升1位。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中,2020年排名为第12位。 获批各级科研项目5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20项。发表各级文章 146篇,其中SCI文章81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30.06。 出版4部专著。授权专利30项,比2020年增加了1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比2020年增加了3项,实用新型24项,比2020年增加了7项。 推动外事工作。因受疫情的影响,主要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交流合作。7名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生受邀参与Local AADR线上会议并发言。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著名教授开展线上交流、讲学等,共计6人次。 获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7项,市级继教项目33项。 强力规范伦理工作。受理和组织伦理审查262 项。 开展科研诚信与作风学风建设专项教育政治活动。自查论文总篇数4016篇。坚决查处科研诚信案件,杜绝学术不端。配合《国际儿童牙科杂志》主编要求,对何松霖的事件积极调查。对李孟颖-何松霖论文投稿(无法提供全部原始文件)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召开学术委员会严肃处理。 (三)综合管理能力取得新成效 冉家坝院区1-5楼和龙湖光年项目成为全过程咨询模式建设试点,我院成为全市卫生系统首家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开展基建项目的公立医院。成功取得包含食堂区域房产在内的地下三层裙房的房屋不动产权证书,解决该区域无房屋产权的历史遗留问题。重庆市口腔健康创新中心新建项目获得市发改委正式立项批复。 2019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我院在国家监测指标排名10位,等级B,较2018年上升2位排名。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院战略。入选各级各类人才项目21人次。现有省部级人才7人,市级部门各类人才10人。有巴渝学者讲座教授3名,兼职教授5名,双聘教授2名。新进站博士后8人,目前在站31人。在站博士后发表论文21篇,最高影响因子13.281,累计影响因子152.69。取得专利3项,获各级各类资助21项。博士后张曦木入围第一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充分发挥财务服务及监督职能。强化凸显内部审计监管功能。智慧医院建设稳步推进,通过三级等保2.0的测评,通过四级智慧医院评审,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级通过重庆市卫健委五级评审。 全面压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我院获评为“渝中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2021年我院的人均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均达到指标要求。 二、2022年工作思路:规划立足新时代 锚定发展新方向 2022,关键之年,趁势而上开启崭新征程。今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院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展现我院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智慧和魄力。 1.夯实医疗工作基本盘。持续做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持续完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做好等级医院复周期性评审准备工作。持续开展依法执业、合理诊疗等专项督查工作。持续加强行风建设工作。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力争设立护理管理委员会。 2.丰富教学工作基本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内涵建设,力争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探索国际联合办学新模式。 3.守牢科研工作基本点。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强化外事和科研诚信工作。 4.巩固综合管理基本线。扎实推进上清寺院区提档升级、冉家坝院区1-5楼改造、龙湖光年门诊、重庆市口腔健康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按照“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落实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及相应待遇。根据博士后招收和培养情况,适时调整博士后培养方案。积极培育各类人才,形成培养国家级人才的后备梯队。强力规范财务和审计工作。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做好电子病历五级迎评工作。力争通过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测评和等保三级测评。做好安全稳定工作。持续开展美丽医院建设工作。完成食堂改造,提升膳食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有效期:2016年2月16日至2031年2月15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李何殊  联系电话:15923911731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04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