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交通大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7 16:19
发布时间:2022-04-27 16:1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1979R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交通大学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交通大学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学历理工人才,促进科技发展。 大专、本科、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 相关科学研究、继续教育、专业培训 相关社会服务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

法定代表人

唐伯明

开办资金

71799(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6651.19

378787.02

网上名称

www.cqjtu.edu.cn

从业人数

2363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1年,学校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统筹事业发展和疫情防控,科学绘就“十四五”发展蓝图,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开创了学校党建和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1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配合做好市委巡视审计,扎实抓好整改落实,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成功举办建校7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文化活动,山城洋溢着交大喜悦,凝聚起创新发展的磅礴伟力。学校各项发展指标稳步提高,在2022年中国大学排名上升至167位,向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组织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举办专题读书班等各类学习活动200余场,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来校开展专题宣讲7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十四五”谋好篇、开好局、起好步的强大动力,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权威媒体报道20余次。 二、市委巡视审计整改扎实有效 推进中央巡视重庆反馈意见整改,全力配合做好市委巡视审计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整改要求,坚决做到“句句有回应、条条有举措”。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市委巡视审计整改议题20余次,修订完善规章制度120余项,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通过整改不断强化治理、促进发展。 三、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坚持立德树人,高质量完成重庆市第一轮新工科建设项目并获批第二轮建设项目,获批4个示范性新型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扎实推进课程建设,获批国家级示范课程2门、重庆市示范课程和一流课程33门,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8项。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获得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445项,获评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13篇。2021年录取本科生5800余名、研究生2200余名,生源结构不断优化,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四、学科专业融合创新发展 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组建智慧城市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创设生态力学、智能交通系统与控制工程、智能测绘与时空信息工程等3个交叉学科,推动“智能+”“生态+”交叉融合与改造升级,16个学科入选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扎实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重庆市一流专业9个,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 五、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坚持“四个面向”,扎实推进科研倍增计划,制定实施深化科技改革规章制度10项,新增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和高端研发机构4个、省部级创新团队3个。获批各层次科研项目950项。新增国家级项目60余项、重庆市杰青基金2项,获得各类省部级科技奖励39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7项,“黄金航道开发与河流生态保护协同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成果入选“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4篇决策建议获市领导批示,2项决策咨询成果获国务院主要领导批示,为融入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和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交大力量。 六、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扎实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全年引进优秀博士教授103人,柔性引进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洪伟教授等高层次人才7人,新增国家级、省部级人才23人次,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2人、重庆英才计划和首席专家9人、巴渝学者9人。易志坚教授入选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周建庭教授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宋乾坤教授入选“全球10万名优秀科学家”。 七、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 坚持文化引领,成功举办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发展高峰论坛等30余项学术文化活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等12位省部级领导,郑皆连等18位两院院士,清华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23位校领导,中交集团等130余家大型企业负责人,交通运输部水科院等50余家科研院所主要负责人,以及创校先辈、川藏公路筑路英雄的亲属等重要嘉宾莅临纪念大会和支持学校建设发展。 八、开放合作办学成果丰硕 以建校70周年校庆为契机,深入推进开放办学,新建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83个,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平台33个,筹集教育发展基金3000余万元,签订产学研合作合同经费3500余万元。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10余所海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办学,马蒂亚斯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开放办学取得新成效。 九、校园民生实事深入人心 全力推进科学城校区三期建设,协调江津区免除城市配套建设费等近3000万元,在建的13万平米大部分楼栋封顶,待建的18万平米完成概念性设计和全过程咨询招投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访慰问教职工1200余人次,完成民生实事600余件,着力解决了“考研复习场所动态调整、教工餐厅自主选餐、运动场馆升级改造”等100余个师生关切的问题,全年投入1.39亿元奖助资金惠及学生8800余人次,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十、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校领导带头讲党课、思政课20余场。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优化党组织设置197个,荣获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4名党员获得市级表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成首轮校内巡察,校园廉政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坚持党管干部,全年提任处级干部85人,平级交流处级干部25人,19名实职处级干部转任非领导职务,24名干部退出实职领导岗位享受“学术恢复期”。正处级干部平均年龄由53岁下降至48岁,副处级干部平均年龄由47岁下降至44岁。选派4名干部赴云阳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首创全市首个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AI互动空间助力乡村振兴,得到市领导高度肯定。 2021年,全体交大人交出了一份师生满意、上级肯定、可以载入交大史册的答卷,全校3万余名师生和海内外20余万名校友用心血和汗水浇筑的发展成果,受到人民日报、中国交通报、科技日报、学习强国、重庆日报、华龙网以及重庆各大媒体的多次宣传报道,有力塑造了新时代“交大品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已认证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邓海康  联系电话:13896020567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21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