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6MB0X59184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科学城实验一小永祥小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科学城实验一小永祥小学校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小学教育发展。实施小学学历(义务)教育;为学生提供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微电园西荣路 | |||
法定代表人 |
王靖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15 |
6.08 | |||
网上名称 |
重庆科学城实验一小永祥小学校 |
从业人数 |
13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本年度,我单位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开展业务活动如下: 一、常抓意识形态,补精神之钙;狠抓廉政建设,确保清爽之身。 学校党支部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始终。保证了学习的常态性和计划性,组织专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文件30余次;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等党纪法规8次;请已有73年党龄的李玉珍老党员到校宣讲、上专题党课。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余次,真正把学史明理、学史力行贯穿始终,补足了广大党员的精神之钙,强化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把舵导向。 学校党支部严格按照公共服务工委要求落实细化党风廉政责任清单,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民主集中制,规范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教育引导教师守初心、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大力开展“双培养”工作,着力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发展入党积极分子5名,吸收骨干教师为中共预备党员4名。创建“永真祥和 慧学智远”品牌党建参加片区选拔,成功获推高新区参赛。引导党员教师带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参与学校管理,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用党风带动师风,提升校风。 二、聚焦“双减”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学期学校聚焦“双减”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一是创新德育活动,争创特色学校。“双减”背景下,学校精心设计系列德育课程活动,重点做好经典诵读、体育健康、创新实践等具有引领作用的德育活动建设。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爱思考、求创新、乐实践的品质。2021年学校被评为高新区“绿色学校”、重庆市市级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二是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确定了以“双提双改”为主线的“轻负高质”新措施,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品质”“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模式”两方面入手。在学校开展的“童心杯”擂台赛上,共有46位教师积极参加,在46节各具特色课堂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驾驭能力的提升。经过最终评议,评选出一等奖20名,二等奖26名。在高新区第二届智慧教育(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赛课中,于爽老师喜获第一名!在重庆市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谭苏悦老师获市区两个一等奖。我校五年级学生在参加重庆市级的艺术测评中,学生表现优异,一致受到测评教师组的高度赞赏。三是完善体育健康课程,创体育比赛新高度。创新开发“大课间阳光锻炼+午间自主锻炼+下午体育社团活动”体育锻炼组合拳活动形式,同时,做好体育家庭作业,家校携手,为学生体质健康做出努力;开展“快乐年级运动会”,全员参与,以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为基础,让学生在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中寻找乐趣、体验合作、感悟团结,用汗水和拼搏强健体魄。我校代表高新区参加重庆市视力防控监测,获得好评,现已推荐参加重庆市视力防控特色学校申报。学校成功获评全国足球特色学校,2021年重庆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二等奖、优秀组织奖,2021年重庆市青少年围棋团体赛小学组二等奖,重庆市第六届击剑公开赛团体第三名,重庆市2021年中小学生武术比赛体育道德先进集体,重庆市2021年中小学乒乓球比赛第七名、男子单打第一名。四是提升美育素养。面向全员,以课堂为主渠道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书法等国家、地方课程,并对国家、地方课程进行了校本化实施;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发多元校本艺术选修课,开设了舞蹈、器乐、声乐、绘画等10类共计20余门艺术类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选课走班”提供个性化课程,实现“学有特长”。重点打造了星耀舞蹈、童心合唱、童星管乐、童心童绘、童心彩墨国画等5个特色艺术项目,学校获得重庆市第七届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领头羊组织奖,学生自然笔记作品获市级特等奖;在高新区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合唱一等奖、舞蹈二等奖、器乐及艺术工作坊三等奖。五是加强劳动教育。依托市级课题开展PBL项目式学习,引进无土栽培项目,探索劳动新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土栽培、无土栽培对比种植,开展小课题研究,计划打造“智慧农场”项目,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健体、以劳育德,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加强劳动教育。六是落实科创高新教育特色。依照教师自身特长开设科创活动,引领孩子们在科创学习中成长、在科创学习中收获。在编程游戏、创客机器人、在科创类竞赛中,学校获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机器人项目一等奖、学生获全国唯一“创意之星”称号,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人、全国三等奖2人,市级各类科创比赛获一二等奖20余人。 三、聚焦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注重每位教师的成长,竭力打造智慧教师。一是以培训为载体,提升教师发展专业水平。邀请九龙坡区进修学院王绍刚老师到校进行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方面的主题培训,邀请蒲公英智慧库课程总监李栋老师到校进行PBL实施的操作培训,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及教科研骨干的科研水平和能力。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三个课堂”暨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与名师工作室、国培计划,为各个阶段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平台。二是以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学校“金字塔”课题研究模式。深入进行市级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究》;完成高新区区管校聘子课题《区管校聘视域下的校本化教师队伍建设最优化发展》中期汇报。成立了20个校级小课题,调动全校老师参与。三是以评比交流活动为路径,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管理论文、咨政论文、作业设计、智慧课堂案例等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比,使老师们在写作实践的过程中反思、提高。四是以青蓝工程为纽带,确保传帮带落地。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工作,为年轻教师的学习搭建平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拜师结对,逐步形成我校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 四、呵护心灵、珍爱生命,共创童安校园。 学校重视安全健康生命教育,将安全教育做到常态化、制度化,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面对新冠疫情,学校健全防控机构,及时修改完善防控方案,落实晨午检、跟踪调查、零报告、日报告等制度。学校还组织实施了消防疏散演练、交通安全、防踩踏安全课、防溺水、防性侵教育等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多途径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开设“阳光星星屋”心理咨询室、引进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课;本学期,我校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五、聚焦工作实效,斩获比赛佳绩 本学期,学校多次迎接高新区公共服务局、高新区督导组、九龙坡区进修学院专家的检查,学校整体发展、校园文化特色得到各级领导的赞誉。 学校2021年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首批市级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联盟首批成员单位、高新区绿色学校、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领头羊组织单位、重庆市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赛优秀组织单位、重庆市“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优秀组织学校、重庆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体育道德先进集体、重庆市中小学学生艺术活动月优秀组织单位等近二十项荣誉称号。 谭苏悦老师在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市区两个一等奖。于爽老师在高新区第二届智慧教育(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赛课中,喜获第一名!贺周明老师获高新区首届教师基本功竞赛全能一等奖;在 2021年高新区市级赛课选拔活动中,获小学道德与法治二等奖。陈彩老师2021年高新区市级赛课选拔活动中,荣获小学数学二等奖。学校获重庆市2021年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二等奖、优秀组织奖;2021年重庆市青少年围棋团体赛小学组二等奖;重庆市第六届击剑公开赛团体第三名;重庆市2021年中小学乒乓球比赛团体总分第七名、男子单打第一名。在重庆高新区第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中,获乒乓球男子团体比赛第一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篮球比赛第三名、足球比赛第四名、啦啦操比赛二等奖;在高新区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中获合唱一等奖、舞蹈二等奖。学生参加市区级舞蹈、绘画、田径、阅读、征文等比赛,获奖千余人次。在科创类竞赛中,学校获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机器人项目一等奖、学生获全国唯一“创意之星”称号,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人、全国三等奖2人,市级各类科创比赛获一二等奖20余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本单位业务不涉及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事项。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度本单位未涉及奖惩、诉讼、社会投诉等情况。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本年度本单位未接受捐赠资助。 |
填表人: 李宣审 联系电话:13072365797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31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