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2322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重庆调解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调解国际商事争议,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投资、技术转让、专利商标、工程承包、运输、保险等商事争议调解、咨询、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65号外贸大厦23楼 | |||
法定代表人 |
邓文年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费来源 |
非财政补助(经费自理) | |||
举办单位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重庆市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25 |
45.78 | |||
网上名称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重庆调解中心 |
从业人数 |
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全面开展商事调解宣传普及活动,推动调解理念深入人心 始终把宣传商事调解理念、推广商事调解纠纷解决方式作为重要工作。今年以来,通过举办多场活动,广泛开展新闻宣传,积极推介商事调解工作,宣传重庆调解中心。举办“重庆市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成立揭牌仪式”,邀请各市级相关部门领导、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学者、相关商协会组织代表、调解组织代表、重庆外向型企业代表、新闻媒体共计200余人参会。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方式大力宣传商事调解工作,重庆调解中心影响力不断提升。举办“重庆调解中心调解员换届大会暨一站式商事争端解决平台集体签约仪式”,邀请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书记陈正荣、市级相关部门领导及相关区县人民法院领导出席活动,新聘86名专家调解员,进一步增强调解员队伍建设,与4家基层法院签署一站式商事争端解决平台,进一步扩大诉调对接覆盖范围和商事调解工作影响力。举办“企业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邀请多名业界知名专家,围绕国家知识保护政策、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企业“走出去”知识产权维权战略以及如何运用商事调解应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等主题向企业宣介政策、传授知识和技能。来自重庆200余家外向型企业代表和部分调解员参会,面向企业更好地宣传了商事调解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中的积极作用。举办“商事调解专题宣讲培训会”,邀请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王芳秘书长、重庆自贸区法院立案庭马莎庭长以及重庆调解中心杨青调解员围绕《新加坡公约》背景下中国商事调解的发展前景、诉调对接工作发展新趋势、商事调解员从业感悟与经验分享等主题向新聘调解员和企业法务部门负责人授课,进一步推动商事调解理念深入人心。 重庆调解中心工作引起了相关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重庆日报、重庆商报、重庆晨报、重庆经济广播电台以及重庆卫视等市内媒体通过新闻、专栏等方式纷纷报道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关注商事调解的热潮。 二、搭建调解专业功能平台,推进商事调解职能专业化新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安排,于4月26日,正式挂牌设立我市首家公益性涉外知识产权独立调解机构——“重庆市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同时,组建“重庆市涉外知识产权专家库”,吸纳46位业界专家,共同致力于引导企业对接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开展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培训、咨询,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低成本的商事调解服务。至此,重庆调解中心与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商事调解中心、重庆市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形成了多平台、体系化工作构架,重庆调解中心服务能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10月20日,应市一中院邀请,我会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参与并成功调解了首起因商标使用引起的互联网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促成纠纷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该案件也是我会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参与市一中知识产权法庭诉中邀请调解的首起案件,标志着我会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开展实体案件调解迈出新步伐。 三、努力创建诉调对接机制,联合两级法院共建一站式商事争端解决平台 2021年,为进一步落实市高法院、市贸促会《关于建立重庆市涉外涉港澳台商事纠纷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的意见》和专题推进会精神,会领导亲自带队赴相关法院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积极推动重庆调解中心与法院系统广泛开展诉调对接工作。今年,7月15日,重庆调解中心与江北区法院、渝北区法院、九龙坡区法院、涪陵区法院等4家基层人民法院分别签署了《一站式商事争端解决平台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扩展诉调对接覆盖范围,至此与重庆调解中心建立诉调对接合作机制的基层人民法院已达6家。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10月20日,重庆调解中心、市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与市一中院正式签署《一站式商事争端解决平台合作备忘录》共同搭建起了知识产权、国际贸易投资等涉外商事纠纷案件的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共同推进我市诉源治理工作向前迈进。目前,重庆调解中心与各级法院诉调对接机制工作运行情况良好,调解中心专业化、国际化服务优势进一步凸显。目前,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业务运转良好,已受理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32件。 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高质量服务团队。 2021年,重庆调解中心顺利完成调解员换届工作,对原有调解员队伍进行调整优化,广泛吸纳了境内外商事领域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丰富从业经验、为人公道正派且在业界享有良好声誉的资深人士担任调解员。通过重庆市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聘请46名(其中,外籍调解员4名)知识产权领域资深专家担任调解员,组建“重庆涉外知识产权专家库”。随后,通过向社会公开选聘调解员86名(其中,外籍调解员1名)。本届调解员队伍中既有从事律师行业多年的资深律师,又有专业学术造诣颇高的大专院校专家、教师,还有在各行业深耕多年,实务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专业涉及知识产权、房地产、工程建筑、国际贸易、金融等多个领域,具备双语及以上工作能力的调解员77名,占调解员总人数的89%,其中,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调解员双语工作能力达95%,实现了“选准配强”调解服务团队的目的。 为加强调解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建设,提升调解员工作技能和驾驭纠纷处置的能力水平,今年重庆调解中心积极组织新聘调解员参与了多场专题培训和交流活动。一是按照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调解员培训课程体系,通过线上参会模式,先后组织调解员参加“国际贸易法律风险防范及纠纷应对”“商事调解在涉外案件中的应用”“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新选择”等在线调解员专项技能培训7期。二是邀请国内外业界专家,自主组织举办知识产权调解员培训和新聘调解员培训等线下调解员集中培训会2场。让调解员接受国际商事调解培训,增强对商事调解工作的理解,提升处理国际商事纠纷的能力,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贸促调解员队伍。三是组织已参与案件调解的调解员参加案例交流座谈会。邀请各位调解员就调解案件的心得体会以及下一步对调解工作的意见建议开展了充分的座谈交流,对进一步提升调解员调解技能,推动完善调解中心相关管理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推动办案质效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通过广泛深入的开展商事调解宣传,与法院系统广泛建立多元纠纷化解合作机制,企业选择商事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意愿逐步增强,重庆调解中心受案量显著上升。2021年1-12月,累计受理案件169件(其中,知识产权案件32件),同比增长157%,成功调解案件147件,调解成功率达89%,受理案件标的额累计达1.64亿元。在案源方面,以法院委派为主,其中诉前委派案件60件,诉中邀请调解案件107件;申请人自主申请调解案件2件。在案件类型方面,货物贸易、商事合同、知识产权纠纷、金融纠纷、股权纠纷案件是主要案件类型。在案件地域分布方面,以国内案件为主、涉外案件为辅,其中,国内案件164件,涉外案件5件。成功调解重庆企业与印度、俄罗斯企业经贸合同纠纷案件,帮助中外企业有效化解纠纷,避免损失,深受各国驻华使领馆及境内外市场主体的一致好评。获评“全国贸促系统优秀调解中心”。 六、积极探索商事调解新模式,提升调解服务新体验 为应对疫情影响,调解中心与自贸区法院共同探索开展“线上速调+司法确认”商事调解新模式,并于今年6月1日成功办理我市首件通过线上快速调解结案的商事纠纷案件。“线上速调+司法确认”模式针对商事纠纷中,权利义务明确,争议标的数额不大且案情不复杂的诉调对接案件,通过法院线上调解平台召开调解会议,制作调解笔录,在线签署调解协议,在线听证进行司法确认的快速解纷服务手段。为身处异地的双方当事人尽快实现解纷止争,高效便捷的保障和维护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新办法、新方案。 为高效保障和解协议执行效力,调解中心与渝中区、九龙区和自贸区法院积极推进诉中联合调解工作,调解中心委派调解员与案件承办法官共同主持调解会议,并根据当事人意愿将和解协议内容转化为民事调解书,进一步确保了调解达成事项的执行保障,高效快捷化解商事纠纷。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吴俊颐 联系电话:18623100010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14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