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2021年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7 14:09
发布时间:2022-04-27 14:0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2050B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专科学历技术应用人才,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及相关培训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81号

法定代表人

冉光学

开办资金

529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353

59138

网上名称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从业人数

68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自觉将“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上级报送请示11件、报告21件。开展巡察工作试点,对4个二级学院进行常规巡察。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用实际行动兑现市委“三个确保”政治承诺,持续巩固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坚持用功学,围绕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开展专题学习24次,处级干部读书班4次。基层党组织集中学习研讨38次并全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坚持用情讲,邀请专家作报告、讲党课6次。开展党史、“七一”重要讲话等宣讲51场,党员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68次。坚持用心看,做好主题展览、文艺晚会暨思政大课堂展演等庆祝建党100周年有关工作,开展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讲、看、做、读、写、画”等活动,选送5个节目参加市商务委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并取得佳绩,师生14批次分赴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研学。坚持用力做,健全为师生办实事长效机制,分批确定办理事项共51件,逐项落实和办结销号,师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情况被上级党史学习教育简报采用13次,市级以上媒体报道21次。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落实年度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党支部书记轮训和党务干部培训,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实现全覆盖。落实“1621”党建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等制度,扎实推进“对标争先”和质量创优,建设校级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支部书记工作室9个,帮扶慰问困难党员23人,1个党支部获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首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样板党支部。 (四)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1.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学懂弄通做实要求,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3卷)等理论读物,及时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全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党委会学习13次,开展党员干部培训14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15次。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选好配齐思政教师、专职辅导员,确定2个二级学院开展“三全育人”试点,开展课程思政公开课和示范课122堂、“四史讲坛”主题讲座12场、红色线路研学12次,举办红岩革命故事展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文艺展演等活动,获市级思政示范课程、示范团队2个。 3.大力推进“三全育人”。持续实施主题班会课程化,获全国学风传承基地、重庆市十大育人精品等项目3个,被授予重庆市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突出单位。资助困难学生15000余人次。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外长会议提供志愿服务。1个团队被授予全国三下乡优秀团队,学生获市级以上技能、创新创业大赛奖项79个。2021级新生报到率94.02%,在校生突破16000人。964名学生成功专升本,应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 4.加强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全年审核发布新闻600余条,推送信息1700条,学校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重庆日报等媒体报道50余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和处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导权。 (五)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1.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和干部选任各项规定。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加强干部培训教育,组织干部到江西干部学院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培训。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开展干部兼职专项清理,集中保管因私出国(境)证件。 2.优化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制定博士、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办法,引进高层次人才50余人。开展师资培训100余项,组织233名教职工赴北京大学等开展专题培训。教师获全市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等奖项6个、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等市级以上表彰25项,师生4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并入选重庆市英才计划。 3.推进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统战工作,发挥知联会作用,与69名民主党派、知联会、留联会成员走访谈心;推选3名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沙坪坝区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知识分子5篇决策建议被市委统战部等部门采用。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两个责任”,印发《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召开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廉政教育,常态化开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全年运用案件案例82个,向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7200余人次,“清风商院”微信公众号等推送廉政资讯114条,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大型图片展、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廉政教育6次。 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一)强化顶层设计 紧密对接国家、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编制完成学校“十四五”规划和8个专项规划、二级学院专业建设规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更加明晰。 (二)完善治理体系 以学校章程为统领,废改立相关制度240余个,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联系领导职责,推进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招标采购等改革,确定2个二级学院进行运行体系改革试点。完成工会、团代会、学代会选举,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等5个委员会,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协作、协调高效运行的治理体系。 (三)推进两个校区融合 召开南岸校区教职工大会,明确两个校区发展定位,解决南岸校区教职工关注的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转评、岗位安排等焦点问题,完成南岸校区清产核资,妥善解决南岸校区遗留问题,实行两个校区人财物等统一管理,全面完成两个校区整合融合,实现了功能优化、优势叠加。 (四)推进内设机构改革 制定机构“三定”方案,获市委编办批复。积极推进机构改革,机构数量从原来的21个增至30个涉及人员归属调整400余人次,理顺了工作职责。 (五)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实行师德师风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畅通职级晋升通道,落实职称认定、绿色通道、代表作制度等评聘机制。推进劳动教育落实落地。获批重庆市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三、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顺利完成优质校验收 以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6+1”项目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429项,其中国家级成果45项,顺利通过市教育主管部门验收,正式认定为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二)大力推进“双高”创建 提前谋划“双高”创建,成功立项为重庆市“双高”建设单位,电子商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群被确定为A类高水平专业群,取得标志性成果188项。 (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引领,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主动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传统专业升级改造,新增建筑消防技术等4个新专业,招生专业增加至43个,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完善教学机构设置,设置教研室27个,成立二级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推动语言文字、体育、劳动教育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完善教学质量测评制度体系,开展教学巡察220次、听课1090节。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新增“1+X”证书考核点28个,认定市级精品课程等7门,3个“双基地”项目通过验收。加强实训资源建设,推进世界技能大赛基地建设,新增实训面积1180平方。加强教学成果打造,评选“课堂革命”典型案例9个,获市级教学成果奖3个。 (四)提升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水平 推进支撑平台建设,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商务经济研究院落户学校,与中科院共建中科重庆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院,打造市级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7个。加强项目研究,立项纵向项目27项,获国家专利授权6项。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牵头制定行业标准、特色公众标准4项。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点5个,完成职业培训、社会考试42666人/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3192人,获批市级重点培育劳务品牌、重庆市新职业培训示范基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选派驻村第一书记3名,承接帮扶重点任务7项。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五)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44个,其中头部企业15个。认定企业工作室、创新基地等40余个,新增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班16个,与企业达成共建京东产业学院、国际金钥匙学院重庆分院协议。加强国际办学合作,新增国外合作院校3所,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首次招生54人,牵头、参与重庆市“中文+职业技能”标准2个,承担重庆市国际化课程资源库2个,新增中英泰三语课程3门。连续2年获批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目前正通过线上方式为南非30名职业院校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开展跨境电商培训。 四、提升综合保障水平 (一)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建成12#学生宿舍投入使用;建成北山公园及运动场,实施西山公园建设,新增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休闲步道2万余米。完成学生公寓改造、教室空调安装。统筹推进南岸校区规划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实训大楼、消防环道工程建设。 (二)做好综合协调服务 推进依法治校和法务工作,教职工法治考试通过率100%。获重庆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规范档案管理,启动南岸校区档案整理工作,档案数字化达99.84%。 (三)加强智慧校园建设 完成教学楼多媒体设备更换、教学空间资源建设,打造流程引擎平台,建成移动校园微信端,实现业务系统及重要业务流程的“一站式”集成。启用电子校园卡,推进软件正版化,获批第四批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四)加强后勤保障服务 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日常检查,推行明厨亮灶工程,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做好快递运营管理。开展节能型校园建设。 (五)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加强师生健康状况精准排查,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制度,设立健康隔离室30间,采购疫情防控新增物资23万件,定期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全面消杀,组织返校师生员工核酸检测3次,师生员工疫苗接种15420人、接种率达99.5%。 (六)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加强师生法治教育,举办“学宪法 讲宪法”主题讲座,开展反邪教、非法宗教和防诈骗宣传会等10余次,发送反诈预警信息61条。推进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整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22年3月27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1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绩效及主要受奖惩情况总结如下: 4月,1门课程获评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5月,3人荣获“2021 SIAL China 中国国际顶级厨师邀请赛”特金奖; 6月,3人荣获中东欧美食挑战赛金奖; 7月,1个党支部被评为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8月,1人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 9月,获全国乡村振兴大赛金牌1个,铜牌1个,优胜奖1个; 10月,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征文比赛一等奖1个,学校党委获优秀组织奖;1人被评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 11月,1人被评为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2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 12月,12人次入选为重庆市教育督导评估监测专家库。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王秋蓉  联系电话:13647691819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25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