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1 14:15
发布时间:2022-04-21 14:1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42866778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调查、发掘、征集、收藏保管、保护、鉴定、研究和陈列展览   以及有关社会服务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6号

法定代表人

程武彦

开办资金

329(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506.51

34083.96

网上名称

www.3gmuseum.cn

从业人数

18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本单位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认真执行,未有违规行为发生。

2021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积极稳妥推进各项工作,先后荣获中博协主办的“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一等奖,“汉字中的历史文物”和“白鹤梁文化节”线上讲座分别荣获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全国文化遗产云传播十佳项目——云讲解”和“全国文化遗产云传播精品项目”,“重庆市脱贫攻坚成果展”入选国家文物局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重点推介项目,“中国传统节日礼盒”文创荣获2021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健康主题)金奖,“巴蜀友礼”系列文创荣获“十三五”全国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优秀成果奖,“2021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银奖等荣誉。 一、提升办展水平,充分发挥“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社会职能   精心策划线下展览活动。举办线下展览36个,其中“一白高天下——齐白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神秘的巴国”等原创展览10项;基本陈列改陈“巴蜀汉代雕塑艺术”1项;“纪念重庆开埠130周年专题”“最早的官定教科书——熹平石经”等微展览10项;引进“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等临展5项;输出“丝路香事:中国香文化源流展”等临展10项。开展“我们的节日”“神秘的巴国”“画吾自画——齐白石与他的山水画”“白鹤时鸣   庆丰收· 感党恩文化沙龙”“时代小先生”等线下教育活动736场,惠及公众约646.86万人次。人工讲解15240场,免费讲解6410场。巡展917场(其中含4个深度贫困乡镇34场、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137场),惠及公众约56.63万人次。联合中新社、中国文物报、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等国家级和市级媒体,开展《牛气冲天——生肖牛年特展》《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文化展》《“我们:和博物馆一起走过的日子”庆祝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建馆70周年特展》等9场媒体专场导赏,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与渝中区枣子岚垭小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实现博物馆资源向学校教育资源转化的有益尝试;开展“月涌大江流—中国长江水文化碑刻展”、第二届白鹤梁诗词大会、重博新声代——小小讲解员培训班。   应对疫情挑战创新展览方式,不断完善线上展览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推出《牢记嘱托战贫困 巴山渝水换新颜——重庆市脱贫攻坚展》《三峡文物保护成果展》等虚拟展27个,累计点击量400万余次。开展“重博学堂—汉字中的历史文物”“微播录—文物背后的故事”等线上活动45场次,惠及公众635.5457万人次,“汉字中的历史文物”半动画短视频在官微阅览量达到58.5万人次。官微上线35个手语讲解视频导赏,同时在华龙网旗下新重庆APP上线后阅览量达543.5万人次。官网发布各类信息248条,浏览量56万人次;官方微博粉丝超24万,原创微博条数超1118条,创建发布微博话题个数超20个,超级话题2个。 二、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惊艳亮相,大幅提升重庆文物保护能力   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建成开放,并作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场地,举办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揭牌暨三峡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展仪式”以及“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主题论坛”“文物科技论坛”等全国性学术活动。基地将为三峡文物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作为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文物保护装备产品研发,提高文物保护装备最新科技成果转化速率。   三、跨界融合打开文化传播新空间,让文物“活”起来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与腾讯公司跨界合作,以石鱼为设计元素,创造《王者荣耀》游戏中“白鹤梁神女”角色,面向年轻一代阐释白鹤梁伟大的水文价值与书法价值,通过白鹤梁神女传达勇敢、火热、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精神。以此为主题举办的《石梁长在   无谓浮沉—三峡文物活化利用案例数字展》,是国内博物馆首次将一级游戏IP形象结合文物活化的数字成果展览转化,实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传播。   四、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开发创意产品,打造优质文创品牌 开发文创产品221种380款上万件,新增合作IP授权企业3家。“三峡渝礼”“大溪文创”“巴蜀文创”“巴蜀友礼”等文创品牌受到社会各界欢迎。组织参加青海文化旅游节“文博创意产品展”、鄂尔多斯博物馆精品文创展、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博览会等活动,“巴蜀友礼”系列文创产品荣获“十三五”全国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优秀成果”奖,“2021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银奖等荣誉。 五、加强调研,把握前沿,全力推动重庆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 到江浙沪实地调研当地新馆建设情况,召开重庆博物馆选址征求意见座谈会、重庆博物馆展陈体系规划专家研讨会,形成《重庆博物馆选址报告》并通过专家论证。结合城市提升及主城区博物馆分布情况,统筹考虑区域国土空间、功能布局、基础配套、自然环境等因素,对两江新区、两江四岸、科学城等重庆重要发展区域进行调研分析,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了选址报告。   六、完善博物馆硬件设施,提升观众满意度 增加完成了展厅卫生间改造项目,女卫生间蹲位增加100%。 七、发挥“智扶”优势,强力推进乡村振兴   馆党委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安排职工到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馆党委班子多次带队实地调研,落实后勤保障,提供帮扶资金,助推智慧乡村建设,协调解决交通建设问题。为欧营村村史馆建设提供展览设计、陈列和文物、实物收集,目前已完成陈列展览大纲。重庆宋庆龄旧居陈列馆开展送展览“伟大的女性-宋庆龄”到草堂小学、石马中学、欧营村办公室,为群众送上了丰盛的文化盛宴。为绿化美化、文体设施建设提供资助。 八、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合作取得实质进展   强强联合推出特色原创展览,“神秘的巴国”和“一白高天下——齐白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成功举办,这是我馆与四川博物院继签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后,落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联合开展教育活动推进资源共享,与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以及四川大学等合作实施“巴山蜀水”暑期研学项目。在四川武胜举行“成渝地   巴蜀情”联展活动,我馆《百物话百年》《革命理想高于天》两套精品展览参展,展览导赏、VR体验、赠送图书、版画制作等互动受到群众好评。   九、围绕重点工作,做好藏品征集管理 完成“重庆市脱贫攻坚展”相关物证(展品)征集工作,有序开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资源相关资料、物品征集工作。累计接收藏品1434件/套;完成准藏品信息采集、登录861件/套;完成藏品移交入库1216件/套;完成2420条老照片信息核算工作;扎实推进藏品信息完善及档案数字化工作。   十、以三峡出土文物为重点,开展文物修复保护相关工作 采集库区文物基础数据2000条、整理地面资料1080盒/盘/册、地整理下资料1127盒;完成116件陶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编制《重庆市奉节县重要出土瓷器保护修复方案》等文物本体保护修复方案5个;编制《夔州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等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7个;整理文物档案资料(数字照片)2500条;完成《重庆巴南石塔及佛像修缮搬迁工程》、《重庆巴南区长坪大寨太和门抢险加固及环境治理工程》规划方案2个。 十一、着眼高层次科研项目和规范化管理,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发表知网收录论文98篇,出版专著1部,图录2部;推动各类科研课题49项;成功申报国家古籍整理规划资助项目1项,新立项国家文物局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自立项目1项,结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重庆科委项目2项、自立项目5项;完成馆庆七十周年系列图书出版;完成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拟定《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科研成果认定与激励办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持续推进《巴渝文库》项目,组织完成《刘文简公集》《说文月刊·巴蜀文化专号》等稿子的专家审稿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本年度藏品接受捐赠共计278(件/套)






填表人: 李俊  联系电话:13368201026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02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