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重庆市文化创作室)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1 09:30
发布时间:2022-04-21 09:3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3739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重庆市文化创作室)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开展文化艺术创作,促进文化繁荣。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影视、动漫作品创作制作

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4号

法定代表人

王晓林

开办资金

15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6

6404

网上名称

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重庆市文化

从业人数

1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 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大力推进舞台艺术创作。 一是积极支持中心人员进行创作。充分保障创作人员创作时间,组织创作人员观摩学习,释放创作人员创作活力。由中心编剧陈国亮创作的大型现代楚剧《淬火》于7月10日在武汉京韵大舞台成功首演;李卫东担任作曲反映我市乡村振兴的本土电影《幺妹住在十三寨》即将上映;编剧毛迪参与创作的扶贫及乡村振兴题材话剧《梦乡村》被评为重庆市2021年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并参加重庆市文联组织的“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聚力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原创剧目巡演,已演出近50场,该剧获得第九届重庆艺术奖;编剧熊明国积极参与电视剧《早安、枫桥》《从这里开始》《横渠书院》《国门初开的岁月》的创作;编剧刘阳和作词的京歌《山水地,英雄城》在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国庆特别节目播出;作曲唐浩林完成了交响序曲《奋进的脚步》、歌曲《中国画》《思君不见下渝州》等7部音乐作品的创作;作家何炬学创作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巜大堰看水人》已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家谭竹创作的散文集《独坐美丽的夜》被评为2021年重庆市文艺创作项目资助项目,同时完成了宣传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纪实文学书《记忆流传——重庆非遗撷英》的创作。   二是扶持本土艺术生产创作。加强与院团的深入合作,组织编剧为重庆京剧院创作了京剧剧本《红色掌柜》(初稿);组织编剧将长篇小说《太平门》改编成舞台剧剧本(初稿),为明年与院团的合作做好准备;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签订《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创作合作协议》,并组织创作人员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及创作工作。   三是统筹推进上戏高编班学员边学边创作。为充分检验学习成果,在中心与学员签订的培训协议书中对学员结业后提交作品情况提出了明确要求。高编班学员已提交舞台剧、影视剧、广播剧等各类剧本40余部,其中包括大型舞台剧《淬火》在武汉首演,广播剧《桃李不言》上线荔枝APP,独幕剧《一样的月光》《槐花儿开》《墙外开锅》《毕业彩排》在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演出。   (二)改进发挥市舞台艺术专家委员会作用,加大艺术作品的把关力度。 一是优化专委会设置。为加强对全市舞台艺术创作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重庆市舞台艺术创作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的作用,不断提高舞台艺术创作的质量和水平,中心经过摸底和征求意见的方式,对专委会专家库成员名单进行了调整,并出台了新的专委会工作规则,对专委会职能职责、会议(评审)制度、专家的监督自律等方面做了充分明确,专家结构更为合理,专委会功能更为完善。   二是发挥专委会的把关作用。全年共计开展市专委会各类活动近40次。组织专家对话剧《雾重庆》抗建堂驻场演出方案、方言剧《书月楼》《疾风知劲草》、京剧《陈然》、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话剧《天坑问道》(原名<山魂>)《天下农夫》、街舞剧《超燃的青春》、大型情景国乐剧《初心使命耀巴渝》策划方案、文旅融合主题晚会《记藝山城》创作方案等10个剧本(文案),以及歌剧《尘埃落定》、京剧《双枪惠娘》的修改打磨项目进行了“盲评”;组织专家对大型情景国乐剧《告别千年》、话剧《雾重庆》《天坑问道》《花开无声》、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等进行了审看验收,组织专家对杂技剧《一双绣花鞋》、舞剧《绝对考验》进行了首演审看。   (三)加强艺术创作引领协调,深化为院团、区县的创作服务。 一是统筹舞台艺术创作方向。在广泛调研并充分征求市级文艺院团和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重庆市“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为重庆舞台艺术高质量发展定向定调。   二是指导艺术精品申报工作。组织实施市级文艺院团舞台艺术精品项目创作资金申报的有关工作;完成与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关于国家艺术基金工作的对接、交接,完成重庆市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工作和其他相关工作。 三是强化基层创作指导力度。助力垫江打造文旅IP,组织召开音乐剧《牡丹红》剧本审查会和大型情景歌舞剧《川江号子情》剧本研讨会,邀请市专委会专家对该剧本把脉问诊;对接市文联“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聚力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原创剧目巡演活动,指导话剧《梦乡村》创作、巡演相关工作。 (四)推进艺术创作阵地建设,营造良好艺术创作氛围。 一是常态化推进艺术创作阵地建设。编辑、出版、发行《重庆艺术》2021年第1—6期;做好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微信公众订阅号的维护、管理和发布工作,全年共编发各类信息54条。 二是营造良好创作氛围。首次组织召开《重庆艺术》2020年度优秀作品表彰会,对2020年度由《重庆艺术》组织刊发的,在本土文艺创作、学术研究、文艺批评、舞台美术以及抗疫、扶贫攻坚等重要节点创作的10件优秀作品进行了表彰。 (五)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夯实艺术创作发展根基。 一是着力培养高层次创作人才。依托名校资源,创新培养模式,联合上海戏剧学院面向重庆市公开遴选12名优秀学员,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脱产培训,为我市舞台艺术创作提供后备力量。 二是抓好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中心创作人员观摩学习话剧《雾重庆》、大型情景国乐剧《告别千年》、舞剧《大饭店》、音乐剧《摇滚年代》、电影《扫黑决战》《悬崖之上》、纪录片《90后》等优秀剧目10场以上,不断提高中心专业人员的创作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是服务本土创作人才。开展“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原创旅游形象歌曲征集工作。从来自全国专、业余作者的300多首作品中,经过多轮评审,最终确定《雾都想你》等5首作品获得入围奖;完成与南川区文联共同主办的“重庆词曲名家走进南川助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采风创作活动”,30多名重庆知名词曲作家先后走进南川中学、南川东街、兴隆镇、黎香湖等地就创作经验与方式进行了深入交流。   四是参与成渝双城人才培养。与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共同主办“川渝地区戏剧评论人才培训班”,选派10余名学员参加学习。   五是推进创作人员库建设。为更好地吸引市内外优秀艺术创作人员积极为重庆舞台艺术创作服务,进一步提升重庆舞台艺术创作的整体水平,倾力打造本土艺术精品,完成了重庆市舞台艺术创作人员库和后备人员库设立的前期筹备工作。   (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服务群众办好民生实事 一是认真做好组织动员。及时传达学习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成立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中共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支部委员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   二是深入开展学习研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新征程面对面》等重要讲话精神和理论著作;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所学所思,带头讲了4次党课。 三是实地开展重温党史活动。联合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党支部开展“成渝双城艺术创作交流暨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全市知名音乐创作者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重庆词曲名家走进南川采风创作活动”;组织中心党员同志到重庆美术馆倾听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江卫宁以及市艺术创作中心党支部书记、重庆美术馆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并参观了党史学习教育系列画展。   四是积极参加党史系列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优秀党史题材舞台剧目和影视作品,积极参加市文旅游委组织的“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征文活动、“身边的共产党员”征文比赛和建党100周年党史党务知识竞赛,中心干部职工创作剧评、歌曲、散文、诗歌等高质量文艺作品24篇,其中 6篇作品获奖。 五是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会上,党支部书记报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和党支部委员会检视问题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中心全体党员同志分别进行了自我检视和剖析。   六是切实为群众办好实事。根据中心职能职责,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从开展扶贫话剧《梦乡村》全市巡演、区县文艺创作专题辅导、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单位咨询和指导等方面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七)切实加强党的基层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支委会会议、中心主任办公会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市委、市文化旅游委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   二是过好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精心筹划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月至少召开1次支委会会议研究中心重要事务,支部书记带头讲“微党课”,其余党员同志每年至少讲党课1次;高质量召开2020度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朱茂,产业发展处处长高扬莅临指导。   三是从严从实抓整改。按照市委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逐条逐项、对标对表抓整改落实,所有问题全面整改到位,形成了巡视整改情况报告,报送了巡视整改迎检材料。 四是狠抓意识形态安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和干部职工德政教育,召开2次专题会议,严管内刊、微信公众号等意识形态阵地。 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召开2次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专题会,支部书记定期开展廉洁教育;分析研判各部室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廉政教育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追悔》,学习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开展“以案四说”和“类案四改”。   二、存在问题 (一)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上级财政划拨付的专项经费不足、滞后,严重影响了业务工作的按时开展及单位的日常运行。 (二)人员结构不完整,年轻力量缺乏,亟需补充“新鲜血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林莉  联系电话:18996975605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01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