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2020年

重庆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0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13 15:49
发布时间:2022-04-13 15:4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3782K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环境保护技术培训   环境保护技术交流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冉家坝旗山路252号

法定代表人

朱玉娟

开办资金

52(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9.73

278.15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宣教中心按规定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2020年,宣教中心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大力服务环保中心工作,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宣传活动,顺利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中心获得市文明委“继续保持重庆市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一、服务中心工作力度更大 2020年,重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无废城市建设等环保中心工作,开展紧密相关的社会宣传。 (一)宣传活动围绕中心工作。一是举办“无废”城市建设主题宣传活动。二是深入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与市文联联合开展“重庆市2020年环保星主播”活动。三是开展生态环境法制素养提升行动。发动各区县开展市民生态环境法制素养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市级层面共开展活动100余场,参与互动约5000万人次。区县层面开展活动2500余场,约40万人参与。四是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活动。在社会宣传和环境教育活动中融入科普宣传,全年开展科普活动12场次,1000余人参加活动。 (二)“政务双微”聚焦中心工作。一是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通“天天学习”专栏,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思想指导行动,用行动助推工作。二是聚焦主业抓宣传。全年,微博、微信、抖音发布信息约5400余条,阅读量超过8000万次。三是加强矩阵联动。出台《重庆生态环境新媒体管理办法》,搭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的传播格局。2020年,重庆庆生态环境新媒体矩阵(含区县)共83个帐号,累计发布信息共计10万条,阅读量超过1亿人次。 (三)干部培训助力中心工作。一是稳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类培训。举办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组织人事及党务干部视频培训班,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组织人事及党务干部400余人参加了培训,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提升。二是分类实施干部岗位培训。选送9名区县生态环境局班子成员参加全国地市级生态环境局长专题培训班。举办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干部岗位培训班,对120余名基层干部进行岗位培训。三是精心策划专题类培训。在市委党校举办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班,市级有关部门50名公务员参加培训。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视频培训班,全市生态环境系统350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干部参加了学习培训。四是开展“生态环境大讲堂”视频培训。举办“生态环境大讲堂”视频培训5期,其中重庆2期,生态环境部3期。   (四)声像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一是声像服务保质保量。2020年共摄制各类电视片52部,参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重庆市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行动、重庆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等重点工作现场声像服务600余次,采集视频资料15T,图片6.5万幅,建立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储存各类影像资料50T。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无废城市”试点等活动主题,制作公益广告3部,微视频15部。二是环保屏持续发挥固定宣传阵地作用。全年69座环保屏安全稳定运行,累计发布公益画面220余幅,各类环境信息55万余条,与市级部门联动宣传15次。 二、线上线下宣传更具活力 (一)主题宣传创新开展。今年六五环境日,围绕“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这一主题,打破地域阻隔,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宣教中心“云”端联动,唱好“双城记”、奏响“生态曲”,携手举办了“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云上共赏,美丽川渝”2020年六五环境日系列活动,通过“云”端进行双向推送,叠加出1+1>2的宣传效果。 (二)志愿服务已成体系。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聚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乡村振兴、“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等重点工作,重点围绕基层宣传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三)公众开放深入推进。按照“全市联动,双月开放”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系列开放活动,全市累计向社会公开4类4批次共119家环保设施。全年累计组织开展线下参观活动210场,参与人数近2万人;开展线上活动164场,吸引约129万人次关注。着力培育宣教基地。为更好的发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大力培育环境教育实践场所,坚持每年打造一批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共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6个,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4个。 (四)环保宣传品广受好评。2020年借助动漫、短视频、漫画、表情包、文创用品等多种形式,充分融入渝小环的形象,设计制作宣传品300余件。一是6集原创动画片《环环特工队》正式上线。二是强化原创短视频创作。2020年发布了抖音短视频93条,制作剧情类短视频20期,科普类短视频22期。三是线上宣传聚集人气。新媒体平台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奖答题小游戏,上线“无废城市”全民养成计划小程序累计吸引了超过350万人次参与。四是创新制作各类宣传品。制作了科普漫画20期,图解、海报、H5等新媒体产品共计100余件。同时设计渝小环公仔、环保笔筒、环保洗漱套装等实用性的文创产品20余种,线上线下多渠道投放,公交站台发布环保公益广告60个,发放张贴主题海报10万张。 三、分时分众宣传覆盖受众更广 (一)面向中小学生。举办“自然笔记”“生态文明知识竞赛”“青少年生物多样性探究大赛”“中小学环境征文比赛”“无废校园”“大学生绿色创新实践”等主题活动,建设国家级6个,市级34个,区县级41个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二)面向党政干部。2020年市委党校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授课次数20余次,38个区县(自治县)及万盛经开区全部开展了“环保课进党校”工作。全年环保课进党校120余次,2.5万人(次)党政领导干部接受了环境保护教育。申报建设两个市级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进一步拓展现场教学形式。 (三)面向社区居民。联合物管协会,在社区宣传栏、公告栏等平台张贴“无废城市”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海报、标语,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开展10场生态文明与环境文化进社区宣传活动。 (四)面向农村居民。与市电影局联合开展生态环境电影下乡活动,放映电影1万余场,覆盖全市39个区县的2000余个社区(广场)和8000余个行政村及惠民室内电影厅、农民工聚集地、军营、敬(养)老院、中小学等。同时,结合行业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行业宣传活动。与市妇联、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开展“绿色家庭”“最美阳台”“最美庭院”创评。 2020年,宣教中心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和其他处室单位的协助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存在宣传形式内容需要不断创新、人员专业技能需要不断提升、能力建设需要不断强化的急迫需要。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宣教中心将紧紧围绕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局,着力构建社会宣传教育全民行动体系,不断提升社会宣教工作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相关资质 认可或执 业许可证 明文件及 有效期 2024年7月26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刘莺联系电话:18523065036  报送日期:2021年02月07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