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0年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0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12 15:43
发布时间:2022-04-12 15:4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980307502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专科学历医药人才,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医药学科高等专科学历教育   开展医学科学研究 相关专业培训和社会服务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82号

法定代表人

冯连贵

开办资金

6993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935.8

75644.8

网上名称

www.cqyygz.com

从业人数

62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执行,2020年5月开办资金变更为69935万元。

一、工作成效 1.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召开7次专题党建工作会,党委会研究党建议题97个,创建学校“懿德善能大医精诚”党建品牌,2020年学校2个支部荣获首批“重庆市样板党支部”称号,全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实现100%达标。   2.疫情防控工作获上级好评。以网格化、包片制、全覆盖、闭环管理等方式,扎实开展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校16000余名师生员工教育教学安全有序。2月19日,学校代表重庆市高校第一个接受国务院疫情防控工作指导组督查,得到指导组好评。疫情期间,学校众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主动请缨,上千人次参与抗疫工作和志愿者服务活动。 3.学校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20年,学校在全国150多所高等专科学校中排名第5。牵头的重庆医药职教集团获首批国家示范职教集团,学校被评为2020年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教学团队、教师获全市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4项、三等奖4项。学生在各类型大赛中获国家级和市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9项,在全国14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名列前茅。全市高等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校召开。思政课教师连续3年获全市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我校思政课建设成果在全市思政课改革经验总结复制推广工会上做大会交流发言,是全市高职院校唯一代表。2020年,学校牵头成立成渝双城经济经济圈大健康职业教育产教协同育人联盟、成渝双城经济圈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携手川渝两地90余家单位,积极参与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全年获重庆日报、人民网、华龙网等官方媒体正面报道29条。 4.教育教学实力显著增强,专业、课程建设有突破。药学专业群成功立项国家“双高”建设专业群。中药学等6个专业成为国家骨干专业,临床药学实训中心等4个基地成为生产型实训基地,位列重庆高职院校前茅。新增牵头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总数增至3个,居全市高职院校第一。新增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市级一流课程11门,成功申报3个新专业,成立博士后工作站1个,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单位。 5.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取得新突破。新增校企合作单位5家,新建校企合作学院2个,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共同开发“1+X”证书,成为“1+X”药物制剂生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考核总站点和师资培训总基地。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招收项目学生39人。新增两门国际化课程,“巴布亚新几内亚护理教育管理项目”获教育部“教育援外”项目立项。 二、工作情况 (一)高质量开展国家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及市级优质校建设 2020年投入4723万元资金开展国家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及市级优质校建设。各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已形成171项国家级、59项省部级标志性成果,分别超过基本目标162项和39项。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内涵建设,为学校实现下一步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继续保持招生就业“供需两旺”局面 2020年,学校面向18个省(市)招生,下达招生计划6380名,实际录取6390人,报到5943人,新生报到率93%,招生计划、录取、报到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20年,学校在重庆市高考投档分数线,居重庆市高职高专学校第一。 2020年,学校建立就业网,引进500余家高质量用人单位入驻,精准搭建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平台。全年举办60余场线上及线下双选会、专场招聘会,组织597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15031个招聘岗位,其中医药卫生单位占比96%,岗位对口率达93%,组织4000余名学生参加市教委、市人才交流中心、兄弟院校等举办的招聘会,促进毕业生就业。举办就业创业讲座10场,7000余名学生受益。2020年,学校毕业生4543人,初次就业率93.59%,年终就业率96.17%,五类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达到100%,高于全校平均就业率近4个百分点,圆满完成既定就业目标。 (三)努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原则,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人才队伍结构有所改善。加大重庆英才、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培养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1名,按规定投入经费40万元对其开展为期3年的培养。开展人才引智工程、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全年引才共计73人,其中: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43人,高级人才7人,高技能型人才6人。职称(推荐)评审46人,聘任58人。全年送培1739人次。开展重庆市“双千双师”交流工作,加强与重庆华森、重庆药友等优质企业的深度合作,推进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每名教职工均与学校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增强了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意识。严格执行绩效工资政策,扎实推进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丰富绩效措施,探索新型医药类专科院校教师队伍激励机制。   (四)持续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学校注重专业建设,按“双高”要求修订完善2020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任务。学校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开展课程建设,修订新课程标准。《全科医学概论》等2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等4门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11门课程被认定为2020年重庆市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重庆市第二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医学检验技术资源库和助产资源库顺利通过验收。“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等12支团队立项为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团队。 (五)注重深化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基地建设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第一生命线”的理念,做好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运行,落实教学任务,落实校领导、督导室、教务处和院(部)三级教学督查制度,按期召开教学例会。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举办学校   “青椒杯”教学比赛、“课程思政”示范课评选等教学竞赛,组织教师参加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重庆市2020年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等教学比赛。抓好院校结合班的教学管理,新增实习医院19所,截至目前,学校共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管附属医院14所,教学医院14所,实习医院110所,满足学生实习实训要求。 (六)大力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素质教育 推进学工系统建设。投入90余万元进行学工系统建设,涵盖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资助管理、辅导员队伍管理、辅导员考核、疫情防控、宿舍管理、学生发展中心等模块,修订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学生先进评比与奖励办法》等16个教育管理服务制度,实现学生教育和队伍建设智慧化管理。2020年,学校1名教师获重庆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称号。在高校文明公寓和文明寝室评选工作中获1个文明公寓,10个文明寝室,2个特色文明寝室。 大力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形成以心理健康为中心,健康生活方式、性与生殖健康、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四维并重的“一心四维”健康育人模式,探索构建“组织保障、知识框架、教育路径、评价模式”四位一体的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教育体系,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严格做好学生精准资助工作。不断完善以“奖、助、贷、勤、减、补”为主要方式的资助育人体系,精准开展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全年认定492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31.8%。全年发放国家奖助学金全、助学贷款、校级资助及专项资助15668人次,共计4238万元。 (七)不断强化财务和审计工作 严格做好财务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按新《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根据实际情况依规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顺利完成2020年财政资金预算执行指标。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依规依程序完成2019年度学校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2项专项审计,取得良好效果。 (八)严格落实资产管理工作   严格贯彻执行《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招标工作程序,依归开展招投标相关工作。完成2020年全年共计完成招标项目146项,合同金额7425万元。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做好固定资产台账管理,定期开展国有资产盘点,按规范流程开展国有资产报批、处置、产权变更、房屋出租出借等工作,2020年,学校固定资产建账入库共计2745件,金额1026万元,完成验收项目98个,总金额2500余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报废审核15台件,总金额4.38万元。 (九)有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大力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开展全校性数据治理,推进数据共享,完成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12个工作流程梳理,完成智能大数据平台等8大数据分析系统建设。完成信息系统等级测评,学校网站群管理系统达到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S3A3G3)”要求。2020年,全市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学校召开,获全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智慧校园试点项目《基于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的泛在智慧校园建设》成功通过市教委验收,并获优秀等次。   (十)加快提升教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 2020年,学校教科研项目立项120项,其中省部级项目44项,获校外资助经费770万元。教师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60篇。申报专利225项,授权156项。开展科普活动48场,科普受众人数近2万人次。开展各级各类医药卫生类培训项目7项,培训累计10930人次,312575人.天。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完善生物医药众创天地场地和团队建设。2名教师参加市卫生健康委巴布亚新几内亚援外任务。   (十一)加快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步伐 学校制定《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管理办法》《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落实外事管理责任、规范经费使用,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政策、人员及经费保障。制定2020年度因公出访计划,积极推进整建制派遣援外医疗队工作,做好援外医疗队员及家属安抚及抗疫工作。年内未发生因公出国(境)违纪违规或涉外安全事件。   (十二)全面加强基本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2020年,学校培训中心投入使用,大学城校区科技楼工程主体施工至第九层,新校区西北角地块景观工程完成施工并投入使用,9 号学生宿舍及室内体育用房工程等项目完成施工设计;医学营养专业实训教学和运动营养   1+X 证书考核站点职场化改造等项目项目完成施工招标,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十三)全力以赴做好安全与信访维稳工作 高度重视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召开完全稳定工作会议5次。严格执行《敏感时期保证学生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实施预案》,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整治,建立消防、安全台账,落实责任人。积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化解工作,按规定办理信访件25件。制定学校应急安全预案,开展消防风险评估,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护理、临床、急救等路演,开展消防演习、逃生演练。2020年,学校未发生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及火灾。 (十四)切实做好扶贫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将脱贫攻坚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学校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消费扶贫,2020年,依托学校优势精准帮扶石柱县黄水镇金花村开展中药材、农产品等种植及加工,创造经济效益达200万元,通过各类平台累计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服装等100余万元,有力地助推困难群众就业增收。2020年10月、11月,学校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实地走访了学校对口帮扶的黔江、石柱地区,慰问困难群众和帮扶干部,在多方的协助下,学校对口帮扶的6户贫困户均已实现脱贫摘帽。实现2020届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100%就业。学校驻黔江区金溪镇清水村“第一书记”李小兵扶贫先进事迹获人民日报报道。 (十五)扎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按时上报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与去年相比,人均综合能耗下降2.69%,人均水耗同比下降3.6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2.13%。切实做好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做好食堂灶具及油烟净化设备等各类设备安全治理。继续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校内充电设备增加至30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相关资质认可文件:教发函〔2006〕52号、渝编〔2006〕50号、渝府人〔2014〕11号、渝府〔2006〕62号有效期:自2019年3月22日至2024年3月22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1.学校获批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2.学校获2020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 3.学校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团总支) 4.学校获2020年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 5.学校获2019年全市普通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6.学校获2020年重庆市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优秀组织奖 7.学校获批2018-2020年度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管理先进典型 8.学校获批2018-2020年度高校在线教学支撑服务先进典型 9.学校获重庆市第六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优秀组织工作奖 10.学校2个支部荣获首批“重庆市样板党支部”称号 11.学校中药学等6个专业获批国家骨干专业 12.学校临床药学实训中心等4个基地获批重庆市生产型实训基地 13.学校获批重庆市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本年度无捐赠资助






填表人: 邹沛耘联系电话:15823970827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30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