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56205671Y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城口县气象局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城口县气象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 气象法规建设 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业务管理 气象宣传 气象地球环境观测 气象预报 气象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城口县葛城街道文化路9号 | |||
法定代表人 |
龙显琼 | |||
开办资金 |
121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上级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气象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23.5 |
2069.4 | |||
网上名称 |
城口县气象局 |
从业人数 |
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本单位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融入地方扎实开展气象服务工作。 1.全力做好灾重天气的预测预警服务。全年我县出现了2次强降温天气过程,6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26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由于我局准确预报、提前预警,县委县政府根据预报及时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联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防范措施得当,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如“7.15”、“7.21”暴雨天气过程中,我局提前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各界发布《重要天气服务快报》,并通过电话向相关部门和降雨强度较大的乡镇进行叫应,各方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灾害损失最大限度降低,未出现人员伤亡。 2.扎实开展重点工作和项目的气象保障服务。全年共发布决策服务材料743期,其中气候趋势预测17期、重要天气服务快报29期、强对流天气警报35期、预警信号41期、旅游天气预报41期、中高考和节假日及其他活动专题天气预报23期。共发布气象信息575条,接收人数达696万余人次,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气象科技服务支撑。 3.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气象服务工作。做好脱贫攻坚结对帮扶,派出2名党员分别驻乡、驻村,组织帮扶干部开展入户走访慰问等。积极开展消费扶贫,通过线上线下采购扶贫产品,100%完成消费扶贫任务。做好脱贫攻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联合县农业农村委制作发布为农气象服务材料84期,配合市局科研所制作发布脱贫攻坚周预报131期,每日制作深度贫困乡镇气象保障服务天气预报共307期,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气象支撑。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组织岚天乡、鸡鸣贡茶申报重庆市优质气候品牌,岚天乡获得重庆气候清凉避暑地称号,鸡鸣贡茶获得重庆市优质气候农产品称号。积极建设气象为农服务体系,通过突发平台、手机APP、微信农业精细化平台等多种渠道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现有服务主体362户,覆盖率达到82%。农业天气通APP注册用户覆盖本县4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强作业人员人影相关知识培训和学习,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全年作业1次,用弹量为3枚,并通过电视公告、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等方式开展作业公示,确保作业安全。 (二)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 1.发挥“智慧气象”效益。同重庆市渝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高观镇核桃基地共同建设一个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站,共享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站采集的气象数据和核桃生长数据,联合开展核桃专项科研,提高核桃的产量和品质。为鸡鸣乡食用菌基地安装1套农业气象服务联网及实景监控系统,进一步加大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建设。通过农业精细化平台建立本地茶叶、马铃薯、玉米、山地鸡等主导产业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生育期气象适宜指标等农业气象数据库,并汇交市级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 2.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做好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管理工作,对预警发布制度和流程进行了对照检查,两次更新预警信息发布对象,及时通报预警平台使用情况。认真履行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职责,以城气防办的名义下发工作通知15次,组织部门临灾会商5次。开展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复查,确保“三体系一机制”和突发平台在防灾减灾中稳定发挥作用。每月通报各乡镇预警工作站使用情况,并将通报结果纳入乡镇年终考核,督促各乡镇加强平台应用管理。开展突发平台信息员培训,讲解平台日常操作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强化信息员能力,提升防灾减灾水平。与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委、县交巡警大队等部门签订了预警联动合作协议。在两端两信两窗口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基础上,建设企讯通和百度短信备份通道,提高预警信息的发布速率,目前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短信用户19246人,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923人。 3.加快推进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气候明珠园建设。截至目前,业务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业务用房信息网络及大屏系统、业务楼室内装饰工程均已招标完成,环境整治正在联系财评事宜。继续开展气候旅游资源普查调研,确定建设亢谷景区为气象旅游体验区。 (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气象行政执法。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与班子成员和科室责任人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全年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13次,主要领导每月带队组织开展2次安全生产巡查,分管领导每月带队开展3次安全生产巡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单位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强气象行政执法,编制印发了《2020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和《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通知》。截至目前,我局对19家加油站、4家液化气充装站、11个非煤矿企业、4所学校、4家医院、2个烟花爆竹、1家炸药仓库、1家旅投公司、1家煤矿、1家氧气站、1家水库、2家防雷检测资质单位共计51家企业或单位完成了防雷安全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47条,对存在隐患的22家企业或单位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对其中存在违法行为的9家企业进行了经济或警告处罚,共计罚款7000元整,并通过门户网站公示气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执法活动信息。经复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或企业已全部整改到位,我局全面完成了2020年执法检查任务。 (四)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和宣传工作。 利用“3.23”、“5.12”、气象科技活动周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防雷公益行动,通过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等方式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活动7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举办讲座3次,与县电视台协作播放科普宣传片2次10天,大大增强人民群众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防御能力。积极在各媒体宣传气象相关工作,其中在中国气象报和中国气象局门户网站及其新媒体共发表了4篇文章、4张图片、1个视频。全年未出现负面报道。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李洁琳 联系电话:15852907502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22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