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17097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外语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开展人才培养 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社会服务 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 |||
法定代表人 |
董洪川 | |||
开办资金 |
3400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9263 |
195574 | |||
网上名称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从业人数 |
148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1、教育教学活动:(1)本学年我校共录取普通本科招生3300人,硕士研究生936人,博士研究生24人,第二学士学位2020年首次招生,实际录取140人,录取率、报到率再创新高。2020届本科毕业生共3274人,就业人数2508人,就业率76.60%;创业人数124人,创业率4.94%;学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达95%以上,整体就业符合国家基本政策导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整体满意度较高。(2)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组织完成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市级银奖2项、铜奖5项和优秀奖4项;组织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得市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最佳创意奖2项,学校获得最佳组织奖;以迎接校庆“兼程七十载,多语展风采”为主题,组织开展校级英语综合技能大赛、外语晚会等活动。(3)“三进”工作全面推进。一是“三进”工作全面铺开。受中宣部、教育部委托,我校作为三所试点院校之一,承担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试点工作。在2017级各外语类专业的翻译类课程中嵌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相关内容,嵌入内容不少于总量的1/3。二是“三进”工作采取重点培育。在试点的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7个试点语种各自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三进”教改实验班,设置专门课程模块,开展卓越“中译外”翻译人才培养。三是严格落实教材征订等规定要求。对嵌入相关内容的翻译类课程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对参加试点教师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开展“三进”专题教改项目申报评审、和中宣部及市委宣传部对接落实“三进”专项经费、组织开展“三进”专题教学研讨会等。四是“三进”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组织申报市级课程思政专项教改项目并成功获批为重点项目,组织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并获批一等奖。(4)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成绩。一是全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我校7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6门课程首批获批“三类”(线下、混合、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名单。3个案例入选《重庆市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优秀案例》正式出版作品;7名教师荣获重庆市2018-2020年度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先进典型。二是继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组织开展“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专项项目申报评审,评定法学专业为“专业思政”立项建设项目,《时政英语视听说》等12门课程为“课程思政”特色课程立项建设项目。遴选推荐《基础俄语》《英语听力》2门课程申报“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一流外语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项目”,组织遴选7门课程申报重庆市第四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三是严格教材选用与审批。严格按照要求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组织开展教材专项排查工作,经排查所有选用教材均符合要求。五是继续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建设。今年共评定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2项,获批市级教改项目18项。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5项。5个项目申报市级课程思政专项项目全部获批。(5)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一是继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修订研究生指导教师增列制度,上半年组织遴选增列硕士生导师58名。在职博士生导师总数达到25人,在职硕士生导师总数达到331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导师结构。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研究生教务系统,全程跟踪和监督指导教师对学生学习和论文撰写的指导情况;使用cnki课程论文查重系统加强对学期学位论文进行管理。三是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平台建设。研究生新教务系统已初步投入使用,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的大数据化与智能化。四是继续深化和推进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获批市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验收市级和校级项目共计16项。获批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项。获批重庆市市级重点建设教材2项。 2、师资队伍建设:(1)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工作。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以及发挥“三个作用”的重要指示,全面启动综合改革之“三定”工作。拟定了 “三定”工作方案,结合学校机构设置情况,对干部编制和内设机构提出了优化方案。经上报市教委和市委编办审核,已通过我校内设机构调整方案。(2)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完善。一是强化人才推荐工作。主动强化政策研究和队伍分析,本年度实现了名家名师零的突破和巴渝讲座教授零的突破,同时新增巴渝学者青年学者3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共获得省级人才称号10人。二是人才引进工作。应对疫情影响,本年度完善人才引进方法和机制,创新采用“云招聘”、“在线面试”等方式,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人才引进任务,新进在编专任教师42人,行政管理人员2人,其中教授2人,研究员1人,招收博士后1人。三是人才引进制度更加规范。完善了安家费预算管理机制,规范了引进人才的激励制度。出台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3)教师发展工作扎实有效。一是涵育“课程思政”教师专业素养。拟定“课程思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计划;邀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法、西语定稿专家、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习思想”研究院专家等开展系列讲座5场。组建线上教师交流平台,共享学习资源,开展学习交流。二是进一步完善“四模块”结构化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去年中心初步建成“四模块”结构化培训课程,内部项目招标和培育14项。今年加大项目成果转化力度,课程运用率达到92.8%。三是加快教师线上教学技术能力提升。迅速提升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教师对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应对能力和数字资源的使用能力。四是扎实抓好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加强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开展校本培训讲座6场,课堂观摩15门,开展“一对一”老带新传帮带,充分发挥老教师在青年教师培养上的传、帮、带作用。 3、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1)加大国家级项目申报的规划和培育力度。本年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承担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承担教育部规划项目6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9项,厅局级项目44项,校级项目77项。(2)科研成果产出丰硕。在质和量上都较往年提高50%以上。本年度共出版著作59部,CSSCI期刊论文108篇,其中权威48篇;王寅教授的著作荣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3)各研究平台资政研究活跃。多篇报告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其他省部级部门采纳,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影响力也逐步提升。(4)积极主动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西部科学城(重庆)建设,筹建的“一带一路”科技交流中心,被重庆市列为了科学城建设的重大项目。 4、对外交流活动:(1)国际交流合作有序开展。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或修订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外事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等7个文件,共计出台文件达到12个,基本达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及港澳台相关管理文件全覆盖。二是开拓思维,依序开展对外交流工作。聘请长期外籍教师64人,与国(境)外23个国家/地区的81所高校/机构开展校际交流项目105个。接访校际交流国(境)外团组10批次21人,使领馆访团(不含校庆来访)4批次16人,参与使领馆活动2场。因疫情原因,本年度无因公临时出访团组和汉语教师志愿者派出,部分在外志愿者申请留任。三是平稳推进孔子学院工作。根据国家政策调整,2020年两所海外合作孔子学院工作面临改革。多哥洛美大学孔子学院已完成转隶属关系工作,俄罗斯下语大孔子学院转隶工作进入尾声。四是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有望突破。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目前已通过教育部形式审查。(2)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一是直接划拨35万到教委指定专项账户。采用集体采购、职工团购等方式购买万州、巫溪天元乡农副产品,约153.3万元。5月,学校资助万州龙沙镇老林村5万元,用于灾后生产生活恢复。二是与万州外国语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同时该校也将作为我校的学生实习基地。与白羊镇鱼泉中学进行教育精准帮扶座谈会,并签订帮扶协议。三是邹渝书记和董洪川校长多次带队前往万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四是扶贫工作得到肯定,学校工会荣获2019年先进单位,张琴荣获2019年“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重庆市教委授予我校社会与法学院教育精准扶贫团队集体嘉奖,授予我校招就处处长、万州区白羊镇大悟村第一书记秦勇个人嘉奖。(3)校友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是构建校院两级校友工作机制。组织指导成立院系分会10个,充分调动了二级院系校友工作小组的活力与积极性,为进一步完善学校“五位一体”的校友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二是协调推进校友会网站以及校友信息管理系统的更新与升级,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校友之家微信公众平台全年共推送新闻100余条,引起了校友的关注,受到了校友的广泛认可。三是加强沟通联系,进一步增强校友会的凝聚力和贡献力。通过多种方式定期与国内外24个校友分会、5个正在筹建校友分会联系100余次,推进成立了德国、澳大利亚2个新的国外校友会。 5、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做好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制定了《四川外国语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安排预案》、《四川外国语大学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不延学”教学运行方案》,做到“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做到教师、学生、课程全覆盖,提供多种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指南,课程开出率达到99%。在做好各方面保障与应急预案的前提下,组织师生分批返校复课。5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对学校复学复课准备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调研,对准备情况给予了高度肯定。(2)全力做好学生返校相关工作。建立了符合返校条件学生返校方式、返校路线、报到时间等信息台账。对返校学生前14天行动轨迹、健康情况进行全覆盖数据摸排。开展全方位、拉网式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统筹做好了门岗、食堂、学生宿舍、教学楼、办公楼和实验室、运动场和图书馆等重点区域的标识提示及防控知识宣传工作和消毒杀毒工作。在重点区域均设置了临时隔离观察室,主要用于感冒发热者及密切接触者临时观察。(3)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管理与制度设计。进行学生入校闭环管理演练。对门岗、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和实验室、图书馆和运动场、办公区域六个场景中感冒发热等症状师生及密切接触者的应急处置进行了演练。围绕“两方案”“六场景”,制定了校园封闭管理、师生健康管理、宿舍管理、师生请销假和缺课登记追踪、学生活动管理、错峰上下学及就餐管理等六个制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0年12月,江树镜诉四川外国语大学生命权纠纷一案。 2020年10月,陈世琼诉四川外国语大学等三单位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 2020年10月,张夕容诉四川外国语大学等三单位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 2020年12月,重庆市能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诉四川外国语大学等三单位游泳池建设人身损害赔偿一案。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学校共接受社会捐赠580余万元,其中26.7万用于学校70周年校庆工作、奖优助困等,剩余捐赠未使用。 | |||
填表人: 闫鹏 联系电话:13048418881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17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