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0年

重庆医科大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0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11 16:52
发布时间:2022-04-11 16:52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1805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医科大学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医科大学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医药卫生人才,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开展人才培养   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社会服务 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法定代表人

黄爱龙

开办资金

15402(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4203.22

421765.75

网上名称

重庆医科大学

从业人数

201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2015年成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6年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首批立项的地方高校之一。   学校由位于渝中区的袁家岗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650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亩。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925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529人,本专科生18841人,留学生555人。学校具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2020年3月,科睿唯安发布),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2个重庆市“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等学科排名全国前列。 学校设有21个学院(系),并设立研究生院。开设36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临床医学专业已通过临床医学国际专业认证,口腔医学、护理学专业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现拥有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现有各类教师4500人(含临床教师3500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近50人、省部级人才400余人。 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二五”以来,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100余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学校独立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属世界首创,是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学校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现已获得欧盟CE认证。 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44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平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部委级平台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省级平台33个。另有7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与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的20个国家和地区的44所教育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国际名校;与英国莱斯特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正式启动,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获批的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全国4个临床医学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一;同时,与复旦大学、西南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长学制医学生的联合培养。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9所(综合性医院5所,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康复医院、中医院各1所)。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连续8年入选“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18年分别排名第59位、第67位、第98位。各直属附属医院共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8个,编制床位11000余张,年门诊量1035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0万人次。此外,学校还有2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24所教学医院,分布在重庆、成都、西安、深圳等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附属医院269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武汉、孝感,数万名医护职工镇守重庆,用仁心仁术和责任担当书写了抗疫史诗;学校科技人员火线攻关,用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在检测试剂研发、全人源抗体获取、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贡献了重医力量;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认真组织复工复学,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获得“教育部网络空间学习优秀学校”;用“有序管理”模式创新,保证临床见实习、规培轮转有序开展,确保两校区3万余名在校师生零感染。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500000450401805G)   有效期自2018年04月17日至2023年04月17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学校按市教委统一部署,实施绩效。 获奖情况:1.国家级教学建设项目1项,2人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9项成果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第十二届大学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国家银奖1项,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获创新组一等奖3项、三等奖4项、创业组三等奖1项;2.3人荣获全国抗疫先进、1人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校侨联荣获中国侨联抗疫先进集体,9人荣获党派中央抗疫先进;3. 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表彰奖励150人,其中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1人等。 诉讼投诉情况无。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无。






填表人: 杨伟伟联系电话:13618200801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09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