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0年

重庆理工大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0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11 16:09
发布时间:2022-04-11 16:0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1787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理工大学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开展人才培养   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社会服务 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重庆市巴南区红光大道69号

法定代表人

杜惠平

开办资金

33000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8640.19

333702.05

网上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

从业人数

217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2020年4月完成了法人年度检查,同时法定代表由“石晓辉”变更为“杜惠平”。   按规定申请了变更登记,于2020年12月将学校住所由“巴南区红光大道69号附1号”变更为“重庆市巴南区红光大道69号”,将开办资金由“39966万元”变更为“330000万元”。

2020年,学校落实《重庆理工大学章程》,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强化和内部运行管理,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理论武装水平。强化政治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实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肃执纪问责,深入开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工作。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全年交流、提任或进一步使用处级干部15名。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被教育部批准认定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刘小康院长获评“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积极助力脱贫攻坚重大政治任务,学校获评定点扶贫先进单位,2人获市重庆市先进个人嘉奖。 二、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疫情防控重大决策部署,严格制定防控措施,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稳妥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及全面复学复课,课程开课率达到99.4%,复课率达到100%,实现全校师生零感染、零传播。学校克服疫情影响,千方百计稳就业,网络招聘就业指导服务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获点名肯定,就业工作举措和成效获重庆市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充分肯定。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学校聚焦“双一流”建设,积极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准备,学科建设质量逐步凸显,工程学科跃居ESI全球排名前1%,工商管理学科跻身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获推高水平新工科大学项目建设特色单位;3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课程入选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课程入选重庆市2020年一流课程。陈旭教授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荣获“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成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制定实施《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工作台账,积极推进   “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落实高校思政课“创优攻坚行动”,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配齐配强思政队伍,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获重庆市最美高校辅导员、优秀辅导员等3人。强化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社区育人功能,学生在重庆市普通高校学生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评选中获各类荣誉称号200余人次。学生竞赛成绩创新高,获国际奖10余项,全国性、区域性奖120余项、市级奖200余项;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在科技创新服务方面,学校成功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3个项目入驻西部(重庆)科学城,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取得积极进展。全年科研实到经费持续增长,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奖项8项。“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等标志性研究成果转移转化取得优异成绩。共建重庆巴南先进技术创新中心,获批重庆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承办重庆市军民融合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第四届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荣获年度川渝最具影响力学术活动奖。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坚持引育并举,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带头人、一流高校省部级骨干人才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深入推进共建共享高水平博士师资计划。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国家级人才2人,入选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等省部级人才20余人。在凝聚发展动能方面,建校80周年庆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重理工的良好风貌,极大提振了师生校友精气神。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拓展深化,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6所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日本山口大学等4所伙伴高校拓宽加深合作领域。联合两江新区加快两江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与巴南区合力推进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深化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合作。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启动两江国际学院教学核心区等项目建设。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学校强化事业发展顶层设计,积极谋划“十四五”事业发展,积极思考学校建校80周年新起点的目标愿景和发展路径。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照负面清单深入开展查纠整改。持续深化巡视整改成果,配合做好离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坚决落实高等学校企业改制要求,整改完成情况优异。稳妥推进绩效工资方案优化工作,巩固深化学校第六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成果,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当前,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仍在驰而不息加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下一步,学校将以制定实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为契机,落实有关整改工作任务要求,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共3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三等奖3项,获得重庆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重庆市发展研究二等奖1项、中国汽车工业学会二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三等奖1项。本年度涉及诉讼案件2件,均系工程合同纠纷。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2020年签订协议捐赠资金约2800万元,到账资金545万元。共实施公益项目50个,年度总支出335万元,公益事业支出334万元,受益师生人数约1175人。






填表人: 杨仁辉联系电话:18996153084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26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