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2020年

重庆文学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0年度)

发布时间:2021-07-20 17:08
发布时间:2021-07-20 17:0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68888342F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文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文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开展文学培训、创作,促进文学事业发展。 文学创作、研究 创作员聘任、管理   作家培训以及相关社会服务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30号

法定代表人

邓 毅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作家协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6

52

网上名称

重庆文学院

从业人数

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策 马 扬 鞭 自 奋   蹄 ——重庆文学院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的武汉新冠疫情到年末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砥砺前行。重庆文学院虽已建院十余年,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策马扬鞭自奔蹄”,脚踏实地做好分内工作。   一、疫情无情,写作有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庆文学院接市作协的抗疫写作任务,院长邓毅亲自组织和推荐专业作家、签约作家和创作员,聚焦采访援建武汉的医务工作者,满含深情书写“战疫”作品。圆满完成作协布置的任务。   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创作的散文《春天花会开》,《光明日报》2020年3月20日整版推出,随即中国文明网等数十家网站或APP转载;诗歌《没人想在二月死去》,2月17日在个人微信公众号“无限事”推出,引起广泛的传播。专业作家唐力创作的散文诗《向死而生——献给抗疫战士》发表在《星星散文诗》2020年第03期。 重庆文学院签约作家李燕燕抒写陆军军医大学援鄂医疗队首席专家毛青教授的纪实散文《信心与勇气》,刊发在《人民日报》2020年2月10日第20版“大地副刊”头条位置;描写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护士姑娘动人故事的报告文学《抗疫“姐妹团”》(2700字),刊发在《人民日报》2020年3月23日第20版“大地副刊”报眼位置;中篇报告文学《战场之约》,刊发在《解放军文艺》2020年第4期。 重庆文学院创作员何真宗创作的歌词《一声到》唱出中国力量,影响广泛,8次荣登学习强国,连续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网、央视频、文旅中国、工人日报、重庆都市频道、科教频道、重庆卫视等全国10余家主流媒体推广、展播;创作歌词《中国奇迹》凝聚民族力量,备受关注;2月16日,《昭通日报》第四版头条发表何真宗的抗疫诗歌《隔离隔离(组诗)》;2月19日,何真宗的抗疫歌词《等你在春暖花开》被重庆市音乐家协会“爱不隔离”重庆市抗疫原创音乐作品推送。 二、创建重庆作家原创作品陈列馆   创建重庆作家原创作品陈列馆,是重庆文学院多年的夙愿。重庆文脉源远流长,无数作家创作出优秀作品,留下珍贵的文本,具有不可磨灭的史料价值、人文价值、文学价值。比如著名作家黄济人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等作品的手稿及初版图书,具有珍贵的价值,保存它们,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作家原创图书、手稿的陈列,衔接历史和未来,既上溯到往昔的源头,又通向辽远的将来,展现重庆文学恢弘壮丽的景观。 2020年,在文化部专项资金的扶持下,重庆作家原创作品陈列馆的工作有序开展。经过数月的收集整理,登记造册,目前重庆作家原创作品陈列馆已初具雏形。各类文新学书籍(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藏书逾五千册。   三、与重庆大学图书馆联合创建重庆作家书院 为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文化艺术界提出的“四个坚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重庆文学院与重庆大学图书馆于2019年开始合作创建重庆作家书院,今年继续推进该项工作。目前,已收藏重庆籍作家作品逾七千册。重庆文学院和重庆大学图书馆联合共建的“重庆作家书院”实体空间已在重庆大学图书馆建成,以“收藏重庆、读懂重庆、感知重庆”为主题,专题整理收藏历年来重庆籍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和文学作品研讨、作家讲座、新书发布、作家与读者见面会等活动,让重庆文学在重庆大学图书馆得到更好的宣传和推广,走进广大高校读者的视野。   怎样在疫情防控常态下推进重庆作家书院的各项工作?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读者,依靠写作者,不断推进重庆作家书院的各项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为读者、为写作者服务的工作,才能真正把人民至上充盈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之中,也才能很好践行服务读者,服务作家的铮铮誓言,创造美好的生活,奔向更美好的明天。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学斌肯定重庆大学图书馆与重庆文学院共同创立的重庆作家书院有利于培养工科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赞誉重庆作家书院的创建,为重庆大学文化育人工作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四、倡导组建“全国文学院微信公众号联盟” 重庆文学院主办的“文学新时代”微信公众号是全国文学院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文学平台,自创办以来,平台推送了一系列全国著名作家、诗人以及重庆作家讴歌祖国,书写大美重庆的作品。如舒婷赞美大足石刻,傅天琳讴歌黔江、北碚,邓毅挖掘重庆美食文化,李元胜、唐力讴歌祖国,黄兴邦、宋尾、洋子等书写重庆历史的佳作,引起读者热议。 2019年第十八届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上,重庆文学院倡导建立全国文学院微信公众号联盟。由重庆文学院发起的“全国文学院微信公众号联盟”正式成立,目前已有津晋冀等全国兄弟文学院加入联盟,共同打造品牌栏目“全国文学院之星”,同步推介优秀作家、发布文学精品,宣传各地文学活动。   五、举办郭琳短篇小说作品研讨会 10月23日下午,“郭琳短篇小说作品研讨会”在重庆文学院   举行。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陈川,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刘运勇以及木兰、赵历法、贺彬、唐力、泥文、程浩等来自重庆文学评论界、小说界、诗歌界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重庆文学院办公室主任彭小容主持会议。   “关注心灵,尊重生命!郭琳的系列短篇小说无不触动我们隐秘的心灵深处那根感动之弦……”----重庆文学院院长邓毅在会上对郭琳作品由衷评价。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抽丝剥茧,详细深入地剖析了郭琳作品的亮点。并从小说的语言、结构、人物塑造、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作了高屋建瓴、深入细致的解析。同时,针对小说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陈川对郭琳的写作精神、创作初衷和经历都非常感动。他说,郭琳在患有腰疾、眼疾的情况下,还有旺盛的精力和澎湃的激情从事文学创作,这是文学之喜,也是郭琳之喜,她爱好文学,对文字充满敬畏,成为她生命中强大的动力。陈川认为,郭琳的作品语言优美,蕴含感情。她的作品基调温暖、阳光、悲悯、善良,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指出,短篇小说虽小,从细处着手,但短篇小说的创作具有很大的难度,需要人物的刻画、凝练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最难把握,是个“结晶体”。   重庆文学院院长邓毅对郭琳作品撰写评论《坚守民间立场 抒发人间大爱》,在中国网和中国作家网引起好评。他说,青年作家郭琳系列短篇小说,则运用虚构的艺术手段,将极奇幻的故事情节和极现实的人情世态巧妙地结合起来,叙写生活感应,客观且不冲动,悄悄施展故事,以世俗化和人性化的审美意识,作品小人物多,人情味浓,没有霹雷闪电,只有日常事件,小说题材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和社会关系。他称赞,青年作家郭琳表现出旺盛的创作活力,强化个体对生活的体验和思索,叙事技巧、人生阅历和艺术功力,能够传达出驳杂的城乡人生经验,展现时代精神。   六、专业作家潜心创作 、成绩斐然 文学院认真组织专业作家进行抗疫和脱贫攻坚题材作品创作。专业作家们不负众望、潜心创作、成绩斐然。除了前面提到的专业作家李元胜、唐力创作的“抗疫”作品,专业作家张者精心打造的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中篇小说《拯救故乡赵家庄》(五万字左右)即将发表;李元胜创作的随笔集《旷野的诗意》也即将出版;唐力创作的组诗《大地起身》创作谈《与白纸对话》刊发于《阳光》杂志栏目“诗林漫步”头题。《诗刊》主办的中国诗歌网推出了“抗疫诗歌”诗选第12期,头条刊发唐力的诗歌《向死而生》。组诗《词语之手》刊发《中国作家》2020年第11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彭小容联系电话:13896664616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19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