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近日,重庆市公布2021年市级重大项目。其中,重大建设项目894个,估算总投资约2.8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532亿元,高于去年目标。
我们分析发现,今年的市级重大建设项目不仅分量重、手笔大,更重要的是,重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批重大项目充分体现出广覆盖、促创新等突出特点。
支持支柱产业优化升级
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
全,是重庆市级重大建设项目的显著特征,涉及的领域称得上“全方位”“广覆盖”。
894个市级重大建设项目中,乡村振兴项目有45个,基础设施项目有367个,产业项目有233个,民生项目有125个,区域协调项目有124个。包括了一二三产业融合、能源、工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商贸物流产业、片区园区基础设施及开发、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等。
体现在产业布局上,就是支持支柱产业优化升级。比如,荣昌电子电路产业园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永川多个汽车配套项目等汽摩产业项目,ABB重庆两江新区变压器智能制造基地迁建等装备产业项目,鸿路(南川)绿色建筑产业园扩建等材料产业项目,海南海药西部(忠县)医药产业基地等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璧山少海汇重庆智慧生活产业园一期等消费品产业项目,均纳入今年的市级重大建设项目中。
聚集创新资源
新,是今年市级重大建设项目中又一重要特征。
我们梳理发现,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有41个。包括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平台等项目预计今年完工,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等项目续建,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等项目新开工。这些项目将有利于优化创新生态环境,聚集更多创新资源,加快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上,重庆持续发力,布下一枚枚重要棋子。比如,两江新区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紫光华智电子数字工厂等今年完工,华润微电子12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等续建;巴南等地多个生物技术产业项目续建,中国汽研国家氢能动力质检中心等项目今年新开工。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重庆正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大步迈进。比如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永川星星冷链年产150万台智慧冷链终端智能工厂今年将完工,沙坪坝成都博宇集团总部暨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续建;再如新材料领域,长寿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合川气凝胶基地等续建,涪陵芳香腈新材料配套系列产品项目等将新开工。
让项目“有米下锅”
全市的重点项目投资将提质放量。钱从哪来?怎么投、怎么管?
对此,市财政局负责人明确表示,稳投资是今年财政保障的重点之一,将通过投资政策的引导和财政资金的保障,把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政府投资提质放量来带动社会投资,带动就业和居民消费。
今年,重庆将围绕“两新一重”,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重大项目为抓手,全力强基础、补短板、促需求、提质量。1月4日至今,重庆新开工重大项目251个,总投资达到1300亿元左右。
提前安排、早做计划。为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有米下锅”,重庆采取提前下达资金的方式为项目“加油”。今年前2个月,市级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420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2%。
从投资领域看,在确保传统基建和民生领域建设资金的同时,今年的重大项目投资更加突出一个“新”字,新兴产业和“六新”类项目占了大部分;更加突出一个“严”字,为盯好资金落实,重庆将按照项目全生命周期、经济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的思路,管控建设成本;并从账户开设、资金下达到用款计划、资金支付,对资金运行进行全过程监管,严格实施项目竣工财务决算,防止截留、挤占、挪用。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