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消息,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近日发布消息,2021年我市看病就医环境满意度达85.87%,较2019年提升7.67个百分点,是民生工作10方面中满意度提升最快的。这表明随着医改深入推进,我市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看病难、看病贵”困境一定程度得到缓解,受到患者认可。
璧山区福禄镇居民陈正凤上个月突发持续性胸痛,镇卫生院检查发现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常危险,但镇卫生院没有治疗能力。通过绿色通道,陈正凤第一时间被转送到区人民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置入手术,很快转危为安。
福禄镇卫生院是璧山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双方除建立起病人快速上转下送的绿色通道外,区人民医院还根据基层需要,定期选派专家到卫生院进行全脱产指导交流。“我的任务是把最好的经验和技术分享到基层卫生院,帮助他们规范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一个诊治”,璧山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陈世伟表示。
感受到看病更方便的还有很多。在潼南区中医院,患者要看病,可先在医院公众号上预约挂号,按照预约的时间过来看病就行,不用排队等待。到现场挂号也很方便,门诊大厅设置的五台自助机也可轻松完成挂号缴费。
在破解“看病贵”难题上,医保部门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大力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品种大幅降价。潼南区中医院药剂科主任李和平举例说,“比如这盒预防血栓的利伐沙班片,带量采购前每盒价格是138元,平均每颗药27.6元,现在集采后每颗药只要5毛钱,按现在我们医院每年的用量,单单这个药一年就可以为患者节约上百万元。”
与此同时,我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结束了多年来以药养医、以耗材养医的历史。市中医院院长左国庆表示,“我们全面落实药品、耗材‘零加成’政策,就2021年,已惠及276万患者,为患者节约了约9000余万元的就医负担。”
目前,我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实现常态化,药品交易机制更加完善,全市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价50%以上,累计节省费用约33亿元。此外,我市不断完善医保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目前,全市基本医疗保险覆盖3266.7万人,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3%和65%左右,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分别增长到85%和70%,患者看病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