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武隆区民政局巧做“加减乘除法”,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广度、深度和温度,交好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提标扩面做“加法”
主动顺应低保、特困、孤儿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稳步提升区域内城乡低保标准。全面实施“单人保”,将低保政策范围扩展至家庭收入在1.5倍低保标准以内的重病重残人员。截至目前,已将1400余名困难重残、重病单独纳入低保。
提升效率做“减法”
优化简化救助办理程序,打通服务群众“绿色通道”,根据救助对象急难情形简化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实施“先行救助”。截至目前,已为急难对象15户提供“先行救助”,发放临时救助金近5万元。大力推进社会救助“渝快办”,通过“渝快办”实现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线上申请和线上受理,打通困难群众救助“最后一米”。
凝聚合力做“乘法”
为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中有照料需求的重度一、二级残疾人购买送医陪护、心理慰藉社会救助服务。探索建立服务类社会救助的长效机制,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让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救在身边”。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救助需求,加快形成“物质+服务”的社会救助服务多元化供给格局。依托关爱援助中心平台,联络心理咨询师、大学生志愿者、爱心企业等社会资源,丰富服务类救助,预计今年年内为800户以上特殊困难家庭提供送医服务、心理疏导、个性化服务。
扫除盲点做“除法”
完善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和社会救助对象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规范村(社区)困难群众主动发现、低保户长期公示等工作落实,对有疑问的、群众举报的对象开展100%入户抽查。瞄准因病、因学、因残、因失业等主要返贫致贫因素,将三类监测对象和已脱贫人口纳入民政社会救助兜底保障5000余人,持续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