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施情况

人大监督助力乡村发展 重庆这个乡走出农文旅融合振兴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5-11-20 17:24
发布时间:2025-11-20 17:24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如今,来的游客多了,蔬菜产量也大幅增加,还能远销到上海、武汉等地,日子越过越红火了。”谈起村里今年的变化,重庆市巫山县建平乡蔬菜种植大户陈大勇竖起大拇指。

今年初,建平乡人代会票决确定乡级民生实事,并将“农文旅融合发展”列为2025年度监督工作重点。通过深调研、促落地、优环境、强服务,走出了一条“文旅赋能、农业增效、群众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资料图

明确方向 走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农文旅融合发展,怎么融合、怎么发展,不能光是一句口号。”今年初,建平乡人大主席陈增梅提出,要“摸清家底、找准痛点”,深入群众精准调研,摸准发展方向。

乡人大随即成立专题调研组,组织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柳坪、青台、黄岩等景区核心村开展农文旅发展专题调研。

“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都可以提。”第一场专题调研会上,陈增梅率先打开话匣子。

“脆李的品质不好,一遇到下雨就裂口,能不能换个品种统一种植?”“我希望能把黄岩游客接待中心至索道下站道路重新油化,方便来游玩的车辆通过。”“我们在景区内的住户也想把自家改成民宿,想请专业人员来帮我们规划。”企业家、民宿老板、种植户纷纷提出建议。

15场专题调研会共收到32条建议。根据建议,乡人大迅速牵头组织乡属职能科室、辖区民宿、农家乐、农文旅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并推动成立“建平乡农文旅发展联盟”,明确“文旅搭台、农业唱戏”的协同发展路径,为后续产业升级奠定组织基础。

巫山脆李。资料图

产业升级 农户钱袋子鼓起来

建平乡地理位置优良,原本就是“蔬菜+水果”种植大乡。收集到种植户们的建议后,全乡优化了种植产业布局,在海拔1000米以上种植脆梨,海拔1000米以下种植脆李,在全乡原有蔬菜3000亩、脆梨1500亩基础上,今年又根据种植户意愿增种了蔬果1100亩。

“全乡虽然种植户不少,但大多是散户。”陈增梅介绍,要把农业和旅游融合起来,首先就是把种植户拧成一股绳,于是乡人大挨家挨户进行了摸底,还从山东烟台请来一位种植专家,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采收之后,由县、乡两级政府联系经销商统一销售,村民收入大大增加。“如今,靠种植蔬菜,我一年就能收入20万至30万元。”陈大勇说。

在巫峡神女景区,民宿成为村民们的又一主要收入来源。

位于景区中心的柳坪村,许多村民外出务工,房屋基本闲置。乡人大牵头与村民沟通,将房屋统一装修后移交村里,再由专业运营团队打造“目涯巫山”特色民宿,每年给村合作社分红。据悉,这批民宿去年盈利260万元。

“有了这样好的先例,今年我们持续投入,将有效进行资源整合,让大家都能吃上旅游饭。”县人大代表、建平乡党委书记李养兵表示,今年结合“美丽庭院”打造,实施景区内农房改造180户,既解决了环境整治遗留问题,又改善了景区风貌。

以文养旅 让风景变“钱景”

截至2024年底,巫峡神女景区接待游客达61.17万人次,带动综合收入7340.63万元,建平乡特色农业年产值突破1亿元。

“但是青台村的老百姓喜欢在景区内随处设点摆摊。”陈增梅告诉记者,“村民需要摆摊增收,但摆摊产生的垃圾、乱象,实在有损景区形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以来,由乡人大牵头,乡文旅部门统计了有摆摊设点意愿的村民数量,统一购买了流动摊位车。

“车是找专人设计的,带有神女景区特色。”陈增梅表示,乡里以每年10元的租金租给村民,并统一规划了摆摊点位,“这样一来,村民们摆摊有了去处,同时也维护了景区风貌。”

据了解,乡人大还将在柳坪村推广艺术家“深蹲基地”,邀请四川美术学院、三峡学院等艺术生来体验。

“我们与市文旅委和四川美术学院达成合作,通过美术作品宣传景区风景,为文化植入神女景区旅游线路做更多准备。”李养兵介绍。

据介绍,下一步,建平乡人大将坚持“农文旅”深度融合理念,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利用好巫峡神女景区资源,让资源变资产、风景变“钱景”。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