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庆有3个案例入选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重庆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发展方面有什么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9月18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工商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谢华民对此作相关解答。
谢华民介绍,重庆“万企兴万村”行动成效得到全国工商联充分肯定,去年11月,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西部片区现场会在重庆忠县召开。今年4月,“石柱县桥头镇陶然居瓦屋小镇项目”“涪陵区红酒小镇旅游度假区项目”“巫溪县营养餐食材集中加工配送项目”等三个案例入选了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
谢华民表示,重庆主要通过“一载体五平台”来动员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市工商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谢华民回答记者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一个载体就是“万企兴万村”行动。
该行动是在国家统一部署下,由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共同发起,旨在动员广大民营企业通过村企结对、产业投资、就业带动、消费帮扶等多种方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自2021年行动启动以来,全市已有1.1万余家民营企业实施兴村项目1.3万个,产业投资总额达635.25亿元,捐款捐物27.65亿元,有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科技强农兴农和农民增收致富,取得了村企互惠、共建共兴的良好成效。
五大平台具体包括:
——会企联村平台。重庆制定工商联系统企业家执委和所属商会“结对帮村”专项方案,实现所属商会和市县两级工商联执委企业联村结对全覆盖,引导11605家民企对接6035个村。同时,搭建起企业与乡村之间长期、稳定的直接帮扶桥梁,商会和企业点对点帮助结对村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实现村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产业对接平台。重庆组织开展“知名民企区县行”等系列活动,聚焦国家和市级两类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梳理并发布县情、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为企业投资提供精准指引。目前,已举办产业对接会40余场,促成腾讯、京东等全国知名民企在彭水、巫溪开展产业帮扶。推动重庆三峡云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研发”模式,在云阳、开州、奉节等10余个区县建设中药材核心基地2.5万亩,带动3万余农户增收1.4亿元。
——人才返乡平台。重庆通过深化“回报家乡”专项行动,常态化举办区域间民企的对接联络活动,积极推动“渝商归渝”。例如,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大会”,推动四川重庆商会会员企业返乡投资近30亿元。
——消费进乡平台。重庆鼓励商会和企业采取“以购代帮”等方式,直接采购农产品,帮助解决“卖难”和“价低”问题。通过“渝货进山东”“农鲜直采”及各类商会采购渠道,实现消费帮扶金额超过20亿元。
——服务支持平台。重庆联合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强化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统筹财政补助资金13亿元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推出“联企兴村贷”“榨菜贷”“柑橘贷”等专项金融产品,提供信贷支持16.63亿元,切实为企业纾困赋能。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