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位于綦江高新区桥河组团的重庆椒香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一幅现代化泡菜生产景象取代了传统泡菜制作的固有印象:新鲜的辣椒在自动化清洗流水线上翻滚,随后被精准送入整齐排列的发酵坛中。工人们在钢结构操作平台上,通过“管道抽吸”技术轻松完成物料的干湿分离和精准取料——这项技术为西南地区首创,正在申请专利。
“过去泡菜制作需要工人搭梯子投料取料,不仅效率低,还存在安全风险。”该公司负责人霍睿指着崭新的操作平台介绍,“现在,员工在平台上能安全、快速地监测每个发酵坛,实现精准操作。”与此同时,企业将泡菜贮藏区设在了恒温恒湿的防空洞内,配合自动化温湿度监控,泡菜经过至少90天发酵后,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
科技创新带来显著效益。企业用工量降至原来的15%,产能却实现翻番——以往每名员工最多管理80个发酵坛,如今两人即可管理1200余个。
技术革新的背后,是政策的强力支撑。綦江区农业农村委为企业申报的“重庆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第二批)”,总投资1000万余元,获中央财政补贴210万元。“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霍睿说。
綦江区农业农村委规划发展科工作人员代鑫介绍,该项目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为核心,正打造集泡菜生产、仓储物流、品牌运营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建成后预计年产泡椒1500吨,实现年产值1100万元,每年可消化本地蔬菜1300吨。这将推动綦江区辣椒、生姜、萝卜、青菜等农产品实现“种植有订单、加工有标准、销售有品牌”的良性循环。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