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施情况

农村饮水提标升级 好日子“水”到渠成

发布时间:2025-04-23 16:17
发布时间:2025-04-23 16:1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川渝跨界河流琼江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后,璧山群众用上了干净、平价的自来水

铜梁智慧水务管理平台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农村供水事关民生福祉,是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大事。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提升农村饮水质量专项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列为今年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可以看出,推动农村饮水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是国家所需、重庆所能、群众所盼,更是重庆水利情之所系、职责所在。”重庆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重庆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含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为蓝图,推动农村供水工程布局更加科学、体系更加完备、功能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精细、水质更加清洁、服务更加优良,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农村供水县域统管等工作正在持续推进。

如今走进巴渝大地,一项项农村饮水提标升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批批运行良好、管理规范、内外兼修、服务优良的农村水厂不断涌现……全市提升农村饮水质量专项行动全面铺开,正以水为笔,谱写水润巴渝崭新篇章。

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畅通

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8%

从“面的覆盖”迈向“质的提升”,这是重庆持续优化供水保障的第一个生动注脚。据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市始终把建设农村饮水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将巩固饮水安全保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分区分层分级,因地制宜大力实施水源提升、水厂提升、管网提升工程,加快供水管网互联互通,全市城乡供水融合发展、区域供水规模发展正稳步推进。

在主城都市区,全市加强了水源地的保护和开发,新建和改造了一批集中供水工程,提高了水源保障能力,通过新建管网、改造老旧管网、延伸管网等措施,实现了城乡供水管网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

例如,在璧山区,该区通过实施城乡供水互联互通的“大管网、大联通”工程,实现了城市水厂管网延伸覆盖多个场镇和行政村,水资源高效配置互补。目前,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了99.3%,农村供水规模化覆盖率提升至98.3%。

在渝东北三峡库区,我市通过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等跨区域水资源配置项目,串联形成多水源、多工程、大中小微连通配套的水网体系。引导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与市级骨干网的互联互通,完善城乡供水网络体系,不断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

渝东南武陵山区则积极新建和改造集中供水工程,选择水量、水质有保障的稳定水源。通过新建水库、整治病险水库、维修养护工程等措施,提高了水源保障能力。通过新建管网、改造老旧管网、延伸管网等措施,提高了供水网络的覆盖率和可靠性。

做强水源、做优供给,供水管网互联互通,巴渝大地上,农村供水更有保障。2024年,全市累计落实农村供水保障项目资金计划5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供水工程投资比重大幅上升,达到84.6%,为历年来最高。在实施620处农村供水工程的基础上,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0.8%,解决了21.1万人的因旱缺水,因旱缺水人口保持动态清零,守住了农村饮水安全底线。

从“有人管”向“管得优”提升

全市14个区县初步实现县域统管

鼠标轻轻一点,实时水质、机器设备状态等要素信息便汇集于“水厂一张图”,生产运行情况、供水实时情况也可以尽收眼底……在铜梁,维新水厂、高楼水厂、土桥六赢山水厂等3座水厂,通过水厂技改升级与智慧化试点建设,搭起了一座与现实水厂相匹配的“数字水厂”。

该“数字水厂”正是铜梁大力探索的场镇供水管网DMA分区计量管理试点。通过农村智慧水厂关键技术研究及运用,借助数字水厂的“数字巡检员”,这里让场镇供水管网精准控漏,场镇供水有效率提高到90%以上,实现了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管控,减少设备损失和药剂消耗,让水厂运行更放心。

数字技术,让现有农村供水长出“智慧芯”,新建水厂则不断增强自身含“绿”量。目前,全市已开展“政务·农村供水保障”子应用系统开发,推动实现对全市范围内农村供水现状“一屏掌控”、政令“一键直达”、监督“一览无余”。去年以来,累计完成全市15.6万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上图,为数字化转型问题一键咨询、任务一触直达打下良好基础。

这是全市农村饮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农村供水,建设是基础,管理、运行是关键。”据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让农村饮水从“有人管”转向“管得优”,近年来,全市将统一建设、管理、运维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进行强力推进。

按照“政府监管、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总体思路,2024年,全市范围内布置了县域统管工作,并出台《重庆市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选择北碚区、忠县、巫溪县、武隆区等8个区县为试点区县,先行先试提速探索。

目前,各区县均制定了县域统管工作方案,全市有14个区县已初步实现县域统管。

从“喝上水”往“喝好水”转变

全市农村供水水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水量足、水质好、水费还一分没涨。”4月15日,拧开水龙头,看着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进水缸,忠县白公街道的村民刘向前不禁感叹:好水滋润好生活。

刘向前的用水之变,缘于去年全国首座标准化智慧浮船水厂——忠县杨家坝水厂的建成投用。据忠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水厂采用浮船式超滤制水模式改变了传统供水格局和方式,不仅受原水变化波动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之前提高约四成,为6个乡镇(街道)5.5万农村居民提供了品质供水保障。

水质是供水安全的生命线。近年来,面对农村供水水质的更高要求,重庆还着力强化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水质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农村供水水质保障能力。

按照系统观念、全面覆盖,问题导向、靶向施策,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工作原则,我市全面摸清农村供水水质现状、技术队伍状况和制水能力水平,找准问题和成因,因地制宜采取强化水源保护、改善水源水质、完善净化消毒、加强检测监测等措施,推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全市构建起了“供水企业自检—区县主管部门监督检测—市级部门抽查”的三级监管体系和水质抽检机制,确保水质监管到位。同时,创新开展水质专项检查、应急机动采样检测和“市级—区县背靠背”平行抽检工作法,通过多种检测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此外,全市还将水质提升行动同提升能力相结合,着重培养一批负责水厂制水、日常检测、行业巡检和水质监测关键环节的高素质技术队伍,为农村供水水质保障环节有序有效运行提供专业支撑。

“农村饮水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还将继续保持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按照《重庆市提升农村饮水质量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为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有力“水支撑”。

全市现代水网建设加速推进 “源头活水”有保障

2024年以来,重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水网规划建设。两江互济(长征渠引水先导工程)、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等成渝“双圈”重点水利项目和玉滩大型灌区等“两重”标志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全市水网规划体系加速布局,36个区县水网建设规划全部完成,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藻渡水库、跳蹬水库、向阳水库4座大型水利工程同期在建。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动态开展水源工程防洪工程前期项目149个,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4个,大型水库8个,中型水库35个,小型水库84个,长江干流防洪工程1个,主要支流治理项目17个,全市在建重点水源工程、防洪工程207座(处)。

重点项目扫描

1.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大(1)型引调水工程,受益人口近1000万人。工程建设任务为年均新增供水量10.12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4.6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5.45亿立方米。渝西地区2030年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达到95%。2024年12月工程东干线全线贯通,2025年3月嘉陵江干线全线贯通。目前工程正加快推进西干线和金刚沱泵站等建设,计划2025年9月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并开展联调联试。

2.綦江藻渡大型水库

藻渡水库是兼具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二)型水利工程,将使綦江城区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还将为渝南地区343万人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工程已于2024年10月完成截流,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大坝填筑工作及输水工程。

3.开州跳蹬大型水库

跳蹬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具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将使南门、长沙、赵家等乡镇街道及开州浦里新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解决24万城镇人口供水。工程已于2024年11月完成一期截流,全面进入大坝枢纽主体施工阶段。

4.云阳向阳大型水库

向阳水库是以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兼顾发电的大(二)型水利工程,涉及云阳县8个乡镇62个村,建成后可巩固提升64万余人的饮水安全,并将江口场镇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目前,项目施工营地场地平整和基础工程已完成,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

川渝河长联防联控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流淌

联合巡河,河长清:常态化运作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组织开展琼江省市级河长联合巡河,加强河湖问题交叉暗访,联合督办31个重难点问题,大足、荣昌、开州、潼南等区县与四川省毗邻地区累计开展跨界河流联合巡河96次、召开联席会议46次,川渝跨界河流25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共推共建,河长美:川渝探索建设跨省界幸福河湖迈出坚实的一步,潼南、铜梁、遂宁共同打造琼江示范河湖,成功打造为川渝首条跨界幸福河湖。《探索共建川渝幸福河湖》被列入20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集成式标志性重大改革事项。

党建引领,河长治:川渝两地共同谋划实施“万名机关党员净岸巡河,助力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战”行动,市、区县两级招募党员志愿河长8000余名,开展爱河护河支部共建1675对,经验做法获评机关党建协同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十佳案例”。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