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施情况

巫山创新“四步协同法”防返贫监测体系 累计识别6753名监测对象

发布时间:2025-02-21 15:43
发布时间:2025-02-21 15:4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2月20日,记者从巫山县农业农村委获悉,该县累计识别6753名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下简称“监测对象)。

“巫山县共有脱贫人口8.8万余人,虽然他们已经脱贫,但其中一些人的脱贫基础比较薄弱,一些农户可能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巫山县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精准识别出这些存在返贫风险的人群,并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是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的必要举措。

为此,巫山县创新“四步协同法”防返贫监测体系,精准监测识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并采取“一户一策”帮扶措施。

“四步协同法”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工作任务清单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二是建立健全“网格监测、集中监测、汇总监测”常态化监测机制,多维度开展动态监测;三是精准实施多项帮扶政策,减少返贫致贫风险发生;四是按照“村提名、入户核实、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定”的方式,联动式管控返贫致贫风险。

“在实施‘四步协同法’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八类人群,即家庭人均纯收入较低和明显减少的农户、单人户等特殊困难家庭、农村低保对象,特别是新识别和申请低保的农户、残疾人家庭,新致残和重度残疾人家庭,多子女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子女较多的农户,务工收入占比高且务工时间不稳定的农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的严重困难农户,返贫致贫风险消除的监测对象。”该负责人介绍,对这八类人群,将实施常态化监测、动态化管理,重点关注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

基层干部监测是巫山县“四步协同法”中的重要环节。在镇村干部进行监测识别出存在返贫风险的人群后,由村级采集识别监测户名单上报乡镇审核,再由乡镇组织住建、医疗、教育等行业部门人员联合审核后报区县审定。常态化监测的同时,每年巫山县还会开展两次集中排查,做到“在家必进门、在外必通话”,确保纳入及时、不漏一人。

据悉,通过实施”四步协同法“,巫山县已累计2228户6753名监测对象,相关帮扶措施也在逐步跟进。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