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促进就业>实施情况

2025年,重庆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招聘人才不少于4000名→

发布时间:2025-02-19 17:10
发布时间:2025-02-19 17:1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2月18日,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议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仪式顺利举行。会议系统总结了2024年工作成效,全面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现场发布并解读了《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及配套政策清单,这也标志着重庆乡村振兴人才工作进入新的推进阶段。

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议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仪式现场。

2024年新增引育人才6万余名

打破农村基层职称晋升“天花板”

会议发布了2024年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成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01

乡村紧缺人才加快引育

重庆市实施乡村人才培育“五万计划”,全年新增引育人才6万余名。培育劳务经纪人新增1.2万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电商等为重点,开展技术技能培训5.2万人次,支持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02

人才下乡帮扶走深走

选派专家服务团、退休“双高”人才(即退休高级职称、高技能人才)、“三师一家”(即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科技特派员等下沉到乡村,开展技术推广、技能培训等1.7万人次,解决技术难题3820项,帮助发展特色产业27万亩,创造经济价值超5亿元。

03

政策激励保障有力有

全年为乡镇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人才5800余人。落实服务基层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对乡镇事业单位新聘用高校毕业生高定1至2级薪级工资,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增长机制,惠及基层事业单位人员14.3万人。深化基层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改革,645人获评高级职称,打破农村基层职称晋升“天花板”。

到2027年新增引育

各类乡村振兴人才10万人 

本次会议重点发布的《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由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会同19个市级部门共同研究制定。

《实施方案》明确“两步走”目标:到2027年新增引育各类乡村振兴人才10万人;到2030年,新增引育乡村振兴各类人才20万人以上。

《实施方案》从产业、生态、文旅、公共服务、专家帮扶、人才赋能等6个方面明确了20项重点任务。

实施产业人才发展专项时,要实施乡村产业振兴“金白领”培育项目,建立全市乡村产业振兴重点人才培育的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给予创业培训、技术指导、财政补助等政策扶持,提升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等方面能力,每年遴选1000名左右。

实施生态人才发展专项时,要培育跨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价值实现专业人才。每年引进乡村生态环境领域人才20名左右,培育乡村生态人才100名左右。每两年培育国家级林草乡土专家5—8名。

实施文旅人才发展专项时,要实施乡村“守艺人”培养项目,开展乡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大力培养民族手工艺技能传承人。

实施公共服务人才发展专项时,要实施乡镇公共服务人才集聚项目,支持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基层紧缺医疗人才、公费师范生及公费医学生等开展公开招聘。

实施专家人才帮扶专项时,要结合市内“医联体”“校联体”建设,每年选派1000名左右教育、卫生人才,到4个国家级和8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组团式”帮扶。每年引导基层企事业单位聘用退休“双高”人才600名以上。

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赋能专项时,要探索在基层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和行业推广事业单位人员“县聘乡用”。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人才贷、人才险、人才担等金融产品服务下沉基层力度。试点建设乡村人才振兴学院、“新农人”创新创业学院,集成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2025年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招聘人才

不少于4000名

会议现场同步发布了《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01

在实施产业服务团选派项目方面

选派126个团队、1041名专家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服务。支持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基层紧缺医疗人才、公费师范生及公费医学生等开展公开招聘,为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招聘人才不少于4000名。优化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聘600名。

02

在“新农人”培育方面

试点建设乡村人才振兴学院,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万人,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1000名,开展电商人才培训3000人次,重点打造“乡村守艺人”“林草土专家”等特色人才品牌。

03

在生态人才储备方面

通过“高校委培+一线历练”模式培育生态修复、环境监测人才120名,建立市-区县-乡镇三级人才梯队。

04

在跨区域协作方面

深化鲁渝、川渝人才协作,实施“双百”基层骨干研修计划,推动20名川渝医疗技术骨干双向交流。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